孫艷華 繆淑蕾
摘? 要:目的? 對協(xié)同護理應用于老年糖尿病臨床護理中的價值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50例。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協(xié)同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差異。結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紅蛋白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在老年糖尿病的臨床護理中,采用協(xié)同護理模式能夠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并且能夠得到患者的高度認可,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協(xié)同護理;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焦慮;抑郁;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1-0154-02
老年糖尿病主要是指發(fā)生于60歲以上人群的糖尿病,典型癥狀為多尿、多飲、多食以及體質量下降,部分患者也會表現為乏力、皮膚或者外陰瘙癢、視力變化等癥狀。該病具有患病率較高、起病隱匿以及異質性大等特點,并且會伴隨患者終身,長期的疾病折磨與治療也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1]。為盡量提高臨床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就協(xié)同護理在臨床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了簡要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60~77歲,平均(70.20±3.50)歲。對照組患者男性、女性分別為27例、23例,年齡60~79歲,平均(70.50±3.40)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本次分組研究具有比較價值。本次研究已提交至江蘇省徐州市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并許可。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確診為糖尿病;②年齡均不低于60歲;③糖尿病史不低于2年;④了解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書。
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患有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②患者合并患有精神疾病且無法有效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③患者無法接受隨訪;④因其他原因而無法參與本次研究。
1.3? 方法
予以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①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定期檢測,以評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發(fā)放糖尿病防治宣傳冊;③指導患者的飲食與用藥,并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相關疑問。
予以觀察組患者協(xié)同護理:①在患者入院后,與其進行詳細的交談,了解患者的疾病史、飲食習慣、作息習慣、性格特點以及用藥情況等,從而有根據地制定護理計劃與心理疏導方案;②對患者進行詳細的糖尿病健康知識宣教,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誘因、診斷結果、臨床治療方案、相關注意事項以及糖尿病的危害等,從而使患者正確認識糖尿病;③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了解患者產生焦慮、抑郁以及煩躁等負性情緒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安撫患者保持平靜,告知患者可通過觀看喜愛的節(jié)目、聆聽舒緩的音樂以及與親友多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減輕因疾病而產生的負性情緒;④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增加有氧運動的活動量,以促進機體對糖類的消耗,并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⑤對患者進行飲食、作息以及用藥等方面的綜合指導,進一步幫助患者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并告知患者堅持正確用藥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1.4? 觀察指標
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 h PB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水平差異。抑郁、焦慮評分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抑郁或焦慮程度越嚴重。同時調查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為十分滿意、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共4個等級,其中十分滿意率、滿意率以及一般率三者之和即為護理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所有數據均納入SPSS 2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FBS、2 h PB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BS、2 h PB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FBS、2 h PBG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SAS評分與SDS評分差異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嚴重的焦慮與抑郁等不良情緒,并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需要對其采取有效的治療與護理措施。臨床在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控制目標與綜合治療方案,臨床護理也應盡量采用具有較好的控制血糖效果的方法,從而盡量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水平[2]。
協(xié)同護理是一種較為新穎的護理模式,主張為患者提供更多方面的、綜合性的護理,并盡量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從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及其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3]。同時,在為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知識的過程中,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問,語言保持親切,回答的內容盡量細致等措施均能夠有效地增進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使其認真聆聽護理人員的講解,從而將相關注意事項牢記心間,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與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控制血糖[4-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各血糖指標、心理健康狀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體現了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臨床應用的良好效果,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更加理想,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得到了更有效的緩解,因此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協(xié)同護理在臨床的實際應用中能夠被患者廣泛接納,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與進一步的研究價值。
綜上所述,采用協(xié)同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值得采納。
參考文獻
[1]陳思鈴,趙儀.協(xié)同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7):122-123.
[2]宋濤,王海文.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24):4143-4146.
[3]楊秀俠.老年糖尿病患者開展協(xié)同護理服務的價值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10):257.
[4]王廣玲.協(xié)同護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9):266.
[5]顧麗娜.協(xié)同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護理干預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