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松,李海波,王 君,王茂富, 董志強,梁 宇,阮安明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種高發(fā)于成年男性群體的常見生殖系統(tǒng)疾病[1]。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治療以西醫(yī)為主,但是臨床治療起效慢且多難治愈,治愈后也容易復發(fā),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及經(jīng)濟負擔[2]。中醫(yī)辨證慢性前列腺炎多歸屬腎陰虛、濕熱下注和氣血瘀范疇[3]。黃芪赤風湯出自《醫(yī)林改錯》卷下,原方組成為:黃芪60 g、赤芍1錢(3 g)、防風3 g,具有大補元氣、活血化瘀之功效[4-5]。近年研究表明,黃芪赤風湯基于針對中醫(yī)“虛-風-瘀-毒(熱)”發(fā)病機制網(wǎng)絡,對慢性炎癥如慢性腎炎的治療效果顯著[5-7]。本研究觀察黃芪赤風湯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年齡29~61歲,平均(43.4±13.5)歲。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之間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42.6±13.3)vs.(43.9±13.8)歲]。入選標準:①符合1995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所(NIH)提出的前列腺炎分類方法和2014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慢性前列腺炎診斷標準;②病程達3個月以上;③入組前2周內(nèi)未應用治療藥物; ④患者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其他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②患有其他生殖系統(tǒng)疾病者;③過敏體質(zhì)患者;④研究者認為不適合入選的其他情況。
1.2 治療方案 對照組給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商品名:哈樂,安斯泰來制藥有限公司,0.2 mg×10粒),每次0.2 mg,睡前口服,每晚1次,連續(xù)治療1個月。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黃芪赤風湯治療;黃芪赤風湯組方生黃芪30 g、赤芍9 g、防風9 g、黨參9 g、白術(shù)9 g、當歸9 g、陳皮9 g、升麻6 g、柴胡9 g、炙甘草6 g,水煎,每天早晚分2次溫服,連續(xù)治療1個月。
1.3 療效評價 采用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NIH-CPSI)評價患者的臨床療效,內(nèi)容包括疼痛不適評分、排尿癥狀評分、生活質(zhì)量評分,并計算總分值,分值越低表明臨床治療效果越好[7]。療效分為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NIH-CP SI 評分為0分,前列腺液檢測無異常;顯效:臨床癥狀消失,NIH-CPSI評分降低25%,前列腺液檢測白細胞降低25%;有效:臨床癥狀減輕,NIH-CP SI評分降低25%,前列腺液檢測白細胞降低<25%[8]??傆行?(治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CPSI評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排尿癥狀評分、疼痛不適評分、生活質(zhì)量評分以及NIH-CPSI總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CPSI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有效率為98%,顯著高于對照組(8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IL-1β、IL-6、TNF-α水平變化 治療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血漿IL-1β、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漿IL-1β、IL-6、TNF-α水平顯著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IL-1β、IL-6、TNF-γ水平變化(n=50)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顯著減少,且觀察組少于對照組(P<0.05),見圖1。
圖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變化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前列腺液IL-1β、IL-6、TNF-α水平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前列腺液IL-1β、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前列腺液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前列腺液IL-1β、IL-6、TNF-α水平變化(n=50)
2.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中Th1、Th17細胞數(shù)量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細胞數(shù)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細胞數(shù)量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中Th1、Th17細胞數(shù)量變化(n=50)
2.7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T細胞亞群上IFN-γ、IL-17a表達水平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IFN-γ、IL-17a表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IFN-γ、IL-17a表達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中T細胞亞群IFN-γ、IL-17a表達水平變化(n=50)
現(xiàn)代醫(yī)家根據(jù)古代中醫(yī)書籍對慢性前列腺炎癥狀的相關(guān)描述,結(jié)合古代中醫(yī)基礎理論,將慢性前列腺炎歸屬于“精濁”等范疇,而“精濁”的病因主要包括“濕”、“熱”、“瘀”、“郁”、“虛”,濕熱毒邪為標,腎氣虧虛為本,瘀血濁邪阻滯為變,肝氣郁結(jié)貫穿疾病始終。濕熱瘀阻、肝氣郁結(jié)、精室被擾、精關(guān)不固、不通則痛是最基本的病機,其中濕熱瘀滯是臨床最常見的慢性前列腺炎證型[5-6]。
黃芪赤風湯的藥效方向與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機有重疊部分。本研究顯示,黃芪赤風湯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NIH-CPSI評分顯著低于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單獨治療者。聯(lián)合黃芪赤風湯治療的患者排尿障礙、疼痛或不適、生活質(zhì)量各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此外,通過聯(lián)合黃芪赤風湯能夠顯著提高治療的有效率。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炎癥反應異常,包括體內(nèi)炎癥細胞異常激活,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異常分泌等,繼而使機體處于炎癥狀態(tài),是導致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遷延和反復發(fā)作的主要原因[9-11]。其中白細胞異常激活浸潤可促進細胞因子的分泌,細胞因子IL-1β、IL-6、可通過調(diào)控促炎因子的合成,促進炎癥反應的發(fā)生;TNF-α是一種重要的致炎細胞因子,可促進前列腺素的大量合成,進而激發(fā)炎癥反應[7]。本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赤風湯能夠顯著降低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以及前列腺液、血漿中細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表明黃芪赤風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機制與抑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體內(nèi)炎癥反應有關(guān)。
除炎癥反應異常外,免疫功能失調(diào)是影響前列腺炎病情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組織中發(fā)現(xiàn)大量T細胞浸潤[12]。CD4+T淋巴細胞有多種細胞亞群,包括促進免疫反應的Th1和Th17細胞,繼而促進炎癥反應細胞因子的分泌[13-14]。有報道,前列腺炎患者外周血中Th1和Th17細胞數(shù)量顯著增加,且伴有IFN-γ、IL-17a高表達[15-16]。研究表明,IFN-γ、IL-17a均參與慢性前列腺炎的發(fā)病過程。本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赤風湯顯著降低了外周血中Th1和Th17細胞數(shù)量,并降低Th1和Th17細胞上IFN-γ、IL-17a的表達。
綜上所述,黃芪赤風湯聯(lián)合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體內(nèi)炎癥水平,降低體內(nèi)Th1、Th17細胞數(shù)量;本研究為臨床使用加味黃芪赤風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實驗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