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
摘? ?要: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三進”研究,呈現(xiàn)逐步深入的態(tài)勢??傮w來看,學術界在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現(xiàn)實意義、實踐路徑及方式方法,以及效果評估等方面,進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對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有效機制和模式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尤其缺乏從學生視角出發(fā)的相關研究和成果,從高職院校角度出發(f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進行的相關研究和成果甚少。
關鍵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三進”? ?研究綜述
當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下簡稱“習近平思想”)作為新時代的指導思想,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論述的重點內容。從國內對習近平思想的研究情況來看,關于習近平思想“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研究已經展開?,F(xiàn)將國內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相關研究情況綜述如下,以求教于學界同仁。
一
從國內對習近平思想的研究來看,在中國知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詞搜索,共找到3,562條結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三進”為主題詞搜索,共找到115條結果;百度搜索輸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可以找到相關結果約62,500,000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找到相關結果約1,470,000個。上述數據顯示圍繞習近平思想的研究正處于深入開展的過程中,并且取得了比較多的成果,對習近平思想的”三進”研究,作為習近平思想應用研究的組成部分,還處在方興未艾的狀態(tài)。
二
從當前國內對習近平思想的“三進”研究來看,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內容共有綜合整體研究、路徑研究、理論思考、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長效機制、話語體系、評估體系、模式研究、新媒體背景、實效性研究、實踐策略研究、世界意義、研究綜述等方面。目前,學界的研究重點側重于三個方向:綜合整體研究、路徑研究、較宏觀的理論思考。
1.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綜合性整體研究。此方向是目前習近平思想“三進”研究所發(fā)表論文最多的,一般涉及高校習近平思想“三進”的意義、原則、途徑和方式方法等,并且往往是以具體的學校實踐活動為例進行闡述的。此類研究雖然從內容上看體系龐大,囊括了多個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整體性,但往往泛泛而談,內容大同小異,缺乏應有的深度和可操作性,缺乏創(chuàng)新性。
陳方芳、張明海[1]在文章中對習近平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全過程進行了回顧,闡述了融入的理路和機制,認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過程,關鍵要做到“三進”,對于青年大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大的價值意蘊。既要從基礎、關鍵、目標三個層面積極探索有效推進習近平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過程的實現(xiàn)理路,又要從宏觀、中觀、微觀等層面建構融入的長效機制。
張毅翔[2]研究認為整體性推進習近平思想“三進”工作具有堅實的哲學依據、現(xiàn)實根基、理論基礎和實踐條件。應從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四個維度理順習近平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之間的關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相互之間及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三進”工作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關系。在“三進”工作的推進實踐中,遵循整體性的辯證本質、目標指向、空間結構和發(fā)展特性,突破重點并帶動整體工作,協(xié)同各要素保障總體方向,構建課程“三大場域”交疊強化功能,激發(fā)創(chuàng)新性保持活力與效力。
2.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具體路徑的研究。當前對于習近平思想“三進”具體路徑的研究著述比較多,并且往往基于高?;蚪處煹木唧w實踐活動。該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的相關路徑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可操作性。在具體方式方法上雖然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但缺乏結合新時代特點的創(chuàng)新路徑。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如何開拓更多更有效的習近平思想“三進”路徑,相關論述基本鳳毛麟角。
李玲、劉銳騰[3]在文章中認為課堂教學活動要守好渠、種好田。要在日常教學中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此外,還要緊抓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相應的網絡教學活動,促使習近平思想進入黨團支部、學生社團,以及社區(qū)和網絡。
劉榮材[4]以“概論課”為例,論述了正確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思想的科學內涵,以教材本身的邏輯及內容框架為依據設計“三進”的教學邏輯,遵循相應的教學原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正確處理好“三個有機結合”,以此推動習近平思想的“三進”工作。
3.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理論思考。從宏觀理論角度對習近平思想“三進”進行思考往往是研究人員擅長之處,目前這一方面的研究文章和著述較多。不管是從戰(zhàn)略的角度,還是從改革的視角,對“三進”的理論思考是比較系統(tǒng)的和深入的,給人以較大的啟發(fā)。但是在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實際方面還需要加強和落地。這些思考的實際意義和實踐效果如何,還需要檢驗。
崔健、劉雨思[5]通過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戰(zhàn)略思考,闡述了習近平思想的“三進”,是當前教育系統(tǒng)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要充分認識“三進”工作的時代意蘊,深刻把握本質規(guī)定,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大學生頭腦,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就需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這個功能發(fā)揮的根本在于完成“兩個重大轉移”,實現(xiàn)從理論體系通過教材最終向價值體系的轉化。他們認為這既是思政理論課教學所要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又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最終目的。
王殿文[6]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推進習近平思想的“三進”是實現(xiàn)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為大眾所掌握的重要途徑。既要正確理解“三進”的內涵與意義,更要理清“三進”的思路與邏輯,還要立足思政課教學改革視角,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三進”的方法與途徑,才能取得實效。
4.對于習近平思想“三進”的機制和模式的研究已經開始起步,但研究成果較少,相對于“三進”機制和模式的研究甚少,目前中國知網只有2篇文章專門探討模式問題。
(1)習近平思想“三進”相關機制的研究。
鄭尚植、趙雪[7]論述了用習近平思想占領學生頭腦這一思想陣地的重要意義,探索了“三進”的機制和實施路徑。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意識形態(tài)工作,對思政課老師來講,用習近平思想武裝大學生的頭腦是不可推卸的偉大責任和光榮使命。因此,積極探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的有效機制和實施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叭M”機制建設包括進教材的機制、進課堂的機制和進頭腦的機制等三個方面。但總體來看,在機制建設內容上論述比較單薄,主要講了幾個進入途徑,屬于初步的探討。
(2)習近平思想“三進”相關模式的研究。
何承云[8](175-177)認為習近平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已經成為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指南。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思想“三進”是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所有高校當前的頭等大事。針對當前高職院校的特點,何承云在文章中提出了習近平思想“三進”的“1+2+N”模式:一個圍繞、兩個融合、N個主體。圍繞進學生頭腦,實現(xiàn)學校與企業(yè)、課堂與課外、信息技術與“三進”工作、教育者與被教育對象兩方面融合,充分發(fā)揮多種育人元素和多個育人主體的作用。
5.目前中國知網專門針對高職院校習思想“三進”工作進行研究的文章只有4篇,加上涉及高職的文章,合計16篇。因此,針對高職開展的習近平思想“三進”工作的相關論述和研究,側重點在“三進”路徑的研究,模式和機制的研究目前還有待深入和拓展。
(1)高職院校習近平思想“三進”路徑研究。
王佳[9]研究認為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仍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對新思想的精神實質與深刻內涵缺乏精準、穩(wěn)定的認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挖掘和發(fā)揮實踐育人的教育功能,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幫助高職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悟領習近平思想。此外,還應該幫助高職大學生理清認知與實踐的辯證關系,以認知促進實踐,以實踐反作用于認知,使學生將自身對新思想的認知與感悟付諸社會實踐活動當中。要把習近平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落到實處,就應該從“認知、情感、意志、行動”這四個維度出發(fā),學會辯證看待實際問題,實現(xiàn)知行合一,即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才能在高職院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習近平思想“三進”的一個長效機制。
李娜[10]研究認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承擔著為大學生講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義務,應該從高職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建一種“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把占主體的課堂教學、定期開展的實踐教學、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加強的師資建設、多方挖掘的教學資源等五個方面結合起來,將新思想更加深入全面地融入高職思政課程,推動新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實現(xiàn)三全育人。
冀巧英、何曉卉[11]研究認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是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需要,又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習近平新思想融入思政課教學體系的有效路徑包括:一是把現(xiàn)代新媒體技術運用在思政課教學中,增強時代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加強輿論引導,突出典型示范;三是研究習近平話語的特點并應用于教學;四是以第二課堂為抓手,在實踐中做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
楊婕音[12]主張從高職教育實際和學生特點出發(fā),圍繞一條主線,堅守兩大陣地,融入三大課程,搭建四大課堂,創(chuàng)新五大載體,即所謂的“12345”體系,實現(xiàn)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tǒng)、生動、扎實地實現(xiàn)“三進”目標。
(2)高職院校習近平思想“三進”模式研究。如前所述,何承云針對高職院校特點提出了“1+2+N”模式的工作思路。
三
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研究的總體認識。目前學界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研究還處在蓬勃發(fā)展的起步階段,相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一課題未來會成為習近平思想研究的一個重點。從當前學界對該主題的研究成果來看,呈現(xiàn)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充分認識到了習近平思想“三進”,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世界意義;二是結合思政課教學和不同學校的實際對于習近平思想“三進”存在的問題、實踐路徑或具體的方式方法進行了積極思考和探索,比較具有實操性和可推廣性;三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相關機制和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和總結,比較切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啟發(fā)意義;四是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效果如何評估進行了可貴的初步研究,并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廣意義的成果。
從目前學界的研究來看,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還需要繼續(xù)深入探索和研究:一是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有效機制和模式的研究需要不斷深入,以保證習近平思想“三進”的深入發(fā)展,取得良好成效;二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研究,基本上是從教學管理和教師視角出發(fā),缺乏從學生視角的相關研究成果;三是對習近平思想“三進”的研究,大部分是從普通高等學校的角度出發(fā),從高職院校角度出發(fā)進行的相關研究和研究成果偏少。
參考文獻:
[1]陳方芳,張明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全過程:回顧、理路與機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
[2]張毅翔.系統(tǒng)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的整體性視角[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3).
[3]李玲,劉銳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方位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3).
[4]劉榮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路徑探討——以“概論”課為例[J].高教論壇,2019(1).
[5]崔健,劉雨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戰(zhàn)略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4).
[6]王殿文.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的若干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
[7]鄭尚植,趙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的有效機制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9(4).
[8]何承云.高職院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模式研究[J].高教學刊,2019(19).
[9]王佳.高職院校大學生新思想教育路徑探析[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12).
[10]李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職思政課程路徑研究[J].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2).
[11]冀巧英,何曉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的路徑研究——以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為例[J].傳媒論壇,2019(11).
[12]楊婕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路徑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