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紅
【摘要】隨著社會地不斷變革,人們的思想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在全球化經(jīng)濟背景下,傳統(tǒng)的小學德育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下社會對人才德育素養(yǎng)的需求,而班主任作為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施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不斷提升德育意識,夯實思政理論基礎,提升個人的德育效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讓小學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效能的必要性,然后重點提出小學班主任德育效能提升策略,希望能有效提升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措施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立德樹人既是各階段學校教育的重點,也是教學的發(fā)展方向。在小學德育過程中,班主任作為德育的主導者,為學生指引前進的方向,在學生德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德育效能制約著小學生德育水平。因此為有效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效能,本文在分析小學班主任德育效能提升必要性的基礎上,針對性提出一些有效地提升班主任德育效能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對小學德育水平提升提供幫助。
一、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效能的必要性
第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小學階段,班主任負責組織和指導學生的各項活動,在塑造學生人格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制約教師德育效果主要有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因素。其中,主觀因素包括以下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教師的德育工作受到管理人員與實施人員的個人意志影響。例如,因當前我國教育競爭的原因,班主任德育觀念容易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而這種功利性影響著班主任德育的主觀性。二是班主任的德育水平還受到教師個人德育理論知識的制約,而小學班主任一人兼任數(shù)科,在德育理論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經(jīng)驗不足等現(xiàn)象,缺乏對德育理論的深入研究,在德育理論理解方面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客觀因素包括以下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學生家庭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制約學校德育地更好開展,而德育工作需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家庭教育往往受到家長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家庭教育理論與學校教育理念很難實現(xiàn)統(tǒng)一。二是當前的社會德育環(huán)境的影響。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各種不良的傳媒信息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復雜的社會德育環(huán)境制約小學生德育效果。
第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提升的必要性。小學生處于價值觀啟蒙重要時期,辨別能力還有待提高,受到不良價值取向的沖擊,受到社會上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影響。另外,在當前我國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升學率,忽視了德育的真正意義。因此,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小學班主任工作效能至關重要,班主任在學生學校學習和生活中扮演重要的德育角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質(zhì),提升小學德育水平。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提升策略
第一,明確德育目標。在小學德育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德育目標,充分利用傳統(tǒng)德育內(nèi)容,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增強小學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時代精神。教師都要始終將德育當作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以便在接觸社會上不良風氣能夠分辨事物的好壞對錯。在班主任開展德育過程中,要將以人為本作為將教育的核心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針對性開展德育的各項工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手段,將育人作為教學的核心目標,積極將以人為本理念應用到小學德育實踐過程中,結(jié)合小學生個性及特點開展各類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活動。
第二,加強對班主任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為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需要加強對教學進行道德素質(zhì)培養(yǎng)教育,如可以進行在職教育、崗前教育等多種形式,提升班主任德育水平。另外,有效的德育需要堅實的思政理論基礎來支撐,故學校要組織班主任定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通過學習和培訓,規(guī)范教師的言行,并提升學生指導能力,教會學生明辨正確的言行,糾正錯誤的價值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學校要重視對班主任道德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通過組織各類教育培訓活動,積極提升班主任德育素養(yǎng),提升德育工作效能。
第三,學校做好班主任的堅強后盾。首先,在班主任工資待遇方面,學校要區(qū)分班主任以及其他科任教師的工資待遇,設置班主任津貼,將班主任津貼??顚S?,有效提升班主任的工資待遇,積極調(diào)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熱情。其次,學校還要做好班主任德育課時量及工作量的折算保障工作。班主任動作比較瑣碎繁雜,在日常上班時間不但需要負責班級學生管理的各項工作,還兼任一些學科的教學工作,而在下班時間還需要利用QQ、微信等社交軟件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監(jiān)督和落實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因此,學校需要折斷這些瑣碎的工作量,并直接體現(xiàn)在班主任的工資待遇上。另外,為了讓班主任可以專業(yè)做好德育工作,學校盡量不給班主任額外安排一些行政事務,確保德育的針對性。最后,學校要確保德育工作的持續(xù)性,因德育工作需要長期的堅持,因此在小學德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要確保德育的頻率以及工作效率,充分發(fā)揮德育工作的作用。例如,學校在工資待遇方面,合理折算德育工作量,保障班主任的工資待遇,調(diào)動班主任德育積極性。同時,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學校盡量少給班主任安排一些行政工作,確保班主任的德育質(zhì)量。
第四,探究高效的德育手段及方法。在小學德育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探索積極有效的德育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內(nèi)容,提升德育水平。結(jié)合個人多年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首先,班主任要重視將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jié)合起來,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向先進的道德模范學習,通過耳濡目染建立自己的正確的道德思想。其次,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教學形式,重視隱性教育,通過熏陶、引導以及激勵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道德需求與動機,盡量避免因說教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最后,重視學生的參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體驗,通過學生的參與解決德育突出矛盾,有效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例如,教師針對班級后進生情況,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差的原因,然后結(jié)合學生性格特點以及愛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德育活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認識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小學生德育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缺乏社會經(jīng)驗,容易被身邊的不良風氣所影響。而在學校學習生活中,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班主任的悉心指導。因此,在小學德育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不斷提升德育效能,積極發(fā)動學生、社會以及家庭的力量,確保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俊.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提升研究[J].名師在線,2021(10):56-57.
[2]倪紹旺.融德育:讓關鍵課程發(fā)揮關鍵作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9(11):5-9+1.
[3]李娜.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提升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