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有群 黃淑音
這是一本以時間和生命為主題的繪本。在這本書里,自然景象和時間概念被賦予可愛形象和天真情感:光明與黑暗化身為白色和黑色的大兔子,黎明、清晨、中午、傍晚、深夜化身為兔寶寶。寶寶們熟睡時,時間給他們送來了禮物。黎明、清晨、白晝和傍晚都獲得了美妙的禮物。但深夜醒來時,眼前只有一片黑暗?;锇閭儗⒆约旱亩Y物送給傷心的深夜,深夜的世界越來越美,深夜也把自己的一部分送給了伙伴們……
一、教學目標
第一,結(jié)合圖畫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依據(jù)圖文進行合理的想象與思考。
第二,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片,借助原文的句子,發(fā)揮想象,能把句子說得更生動、具體。
第三,在角色體驗中感受繪本故事流淌的愛與美好,珍惜時間送的禮物。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為學習細致閱讀圖書的方法,能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片,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為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圖書中畫面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包括教學課件、繪本圖畫。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美”
同學們,你們收到過禮物嗎?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最令同學們印象深刻的一件禮物呢?(是呀,禮物包裹著人的心意,就像溫暖的春風一樣美好)
最近,老師也收到一份禮物了,瞧,它是一本繪本。今天我們就來共享這一份禮物吧!這是繪本的封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者疑問?
(二)共賞圖文,感受“美”
同學們,光明和黑暗生了五個孩子,還記得有誰嗎?瞧瞧,繪本里的這五個孩子就是五只兔子,同學們能根據(jù)顏色辨認出來嗎?(黎明、清晨、中午、傍晚和深夜)這是老大黎明,老二清晨,老三是中午,老四是傍晚,老幺是深夜。
(三)細致品讀,發(fā)現(xiàn)“美”
1. 黎明圖
一天的開始就是黎明時分。(出示圖片)
我們看繪本的時候要認真看圖,我們一起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仔細觀察一下,看看他收到哪些禮物?先看天空,然后是山上、地上、湖里。
你們看,在圖畫中還有文字呢!我們來讀一讀吧!
黎明真是個幸福的孩子,時間送了這么美好的禮物給他。
2. 清晨圖
老二清晨也不遜色,他伸伸腰,青鳥帶來了涼爽的風,開心地和它們打招呼。(出示圖片)
讓我們按從下往上的順序觀察清晨收到的禮物。
出示句子(那么就讓我們一起揮起魔術(shù)棒,試著把這段話說有趣):清晨伸伸腰,發(fā)現(xiàn)微風(? ? )吹著(? ? )小草。葉子在(? ? )天空中(? ? )跳舞,一只只青鳥銜著葉子從遠方飛來,清晨開心地和它們打招呼。
3. 自主學習中午、傍晚圖
這些禮物實在是太吸引人了,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中午這位孩子決定把收到的禮物送給一二組的同學們,而傍晚決定把收到的禮物送給三四組的同學,禮物就藏在同學們的抽屜里,請大家拿出圖片。
待會,請各位小偵探首先用“觀有序”的方法觀察圖片,然后變身成為語言魔術(shù)師,揮起魔術(shù)棒,用自己的話把時間的禮物“說有趣”。
(四)師生共讀,體驗“美”
1. 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傷心
同學們,你發(fā)現(xiàn)了嗎,還有一位孩子沒有現(xiàn)身呢,是誰呀?(老幺深夜)此時出示圖片,播放錄音。
2. 送禮大行動
黑夜多可憐呀,他多希望自己能收到禮物呀!如果同學們是他的哥哥,同學們會送給他什么禮物?
送禮物前要亮出身份,開火車說一說:我是____(黎明、清晨、中午、傍晚),會給他送____________。
師生合作讀繪本:同學們真是善良的孩子。來吧,來吧,我們一起把這份善良讀出來,并出示相關(guān)圖片。
感謝善良的同學們,深夜很感動呢!看,深夜也送給哥哥們禮物,那是什么?(影子)是呀,深夜也把影子送給了我們每一位小朋友呢,同學們的影子在哪兒呀?并出示相關(guān)圖片。
(五)快樂想象,升華“美”
1. 聯(lián)系實際,快樂想象
故事的最后,深夜睡著了,做著幸福的夢,他會夢見什么?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雙手合十,把手放在臉旁,我們閉上雙眼想象一下。誰來說一說?讓老師看一看同學們的腦袋瓜中有多少有趣的想法。
2. 拓展遷移,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想不想讓這些禮物變得更美好?瞧!黑夜收到的禮物都在這幅圖里面,今天下課以后,同學們試著用上“觀有序”“說有趣”的方法把這幅圖畫變成美麗的文字(出示圖片)。
【課例點評】
繪本圖文并茂,書中的“小兔子”化身為四種時間,分別做為禮物送給“黑夜”。教師結(jié)合圖畫理解故事內(nèi)容,讓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片,借助原文的句子,進行角色體驗感受,在閱圖中學法,請學生看圖發(fā)揮想象,把句子說得更生動、具體。
師生共話—閱圖。課堂伊始,以美好的禮物導入,師生在交流互動中,共同探討禮物。師生談話共創(chuàng),協(xié)同勾畫了美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對禮物的認知,在思維碰撞激發(fā)智慧的火花。繪本化身為禮物,鏈接著師生共創(chuàng)話題,成為愛的寓意。
品讀促學—得法。在教學中,教師以“送禮物”為線,品讀繪本細節(jié),促進學生讀圖、說圖的能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細讀“黎明圖”圖,潛心會文,認真思考,讓學生變身為“機靈小偵探”,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考,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讀圖觀察,共同描繪出“觀有序”的畫面,既學習得法,架設生活與繪本的橋梁,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圖能力。
角色體驗—悟美。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繪本表達的情感,往往趨于表面。請“小偵探”運用“觀有序”的方法觀察圖片,變身成為“語言魔術(shù)師”,用自己的話把時間的禮物“說有趣”。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角色體驗,并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導作用,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使繪本教學獲得預期成效。
讀中想象—升華。教師利用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為,鼓勵學生說說送給“黑夜”的禮物,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臨摹所學的方法,運用于想象中,使學生融入繪本的世界,深入體會所表達的情感,并將這種情感表達靈活運用于想象中,獲得想象力的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藝術(shù)審美能力的提高。
課堂中教師引導繪本的插圖流露出大自然的美好,給了學生更多讀圖主想象的欲望。學生沉浸在繪本的美好,體驗到了愛的分享,當這些美好的愛浸潤學生的身心,沉淀在他們的思維深處時,他們與大自然有了和諧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