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
體育教學在職業(yè)學院中存在不可撼動的地位,是培養(yǎng)學生協(xié)調能力、健康意識的關鍵學科。對于學生來講,由于學習壓力的增加、沒有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體育后進生的出現(xiàn),不利于其健康發(fā)展。因此,必須要不斷探尋有效的轉化策略,從而激發(fā)體育后進生運動的欲望,達成良好的教學成效?;诖?,本文首先針對職業(yè)學院體育后進生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視作切入點,探尋更為有效的轉化策略,以求提高后進生的運動水平。
在學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期間,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會造成學生喪失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進而造成體育后進生的出現(xiàn),對其身體素養(yǎng)的強化、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只有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模式、觀念并做出轉化,來確保后進生能夠提高運動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意識、健康意識。
1 職業(yè)院校體育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部分學生在思想的層面上,出現(xiàn)重視文化課程而忽略體育課的情況,沒有針對體育課程投入更多的興趣與熱情,因此成為體育后進生。另外,部分學生因為外傷、肥胖、體質虛弱、先天性疾病等因素,逃避或者是無法參與到體育課程的學習當中,難以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也導致其成為體育后進生。加之一些家長沒有重視體育課程,擔心學生會影響到學習,不允許或者是反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致使體育后進生正在逐年呈增長的趨勢。
2 職業(yè)院校體育后進生轉化策略
2.1 關心愛護,表揚激勵體育后進生
在體育后進生對技術動作進行學習期間,有些雖然付出了較多的努力,但是并未取得理想的學習成果,此時,其內心極有可能出現(xiàn)失落感,教師此時應該對體育后進生投入愛關心、理解與寬容,對其實際情況做出分析,減少隨意的指責與批評。同時,教師需要以朋友的姿態(tài)與體育后進生相處,時常引導、鼓勵學生,確保其能夠對教師的關懷與愛護有真切的感受,進而對日后的學習保持堅定的信心。在平日開展教學活動期間,必須要維護體育后進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采取批評與表揚相結合的方式,對其學習期間的優(yōu)勢、閃光點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給予相應的表揚與肯定,進而將學習體育知識的信心強化。除此以外,必須要對體育后進生的特長、興趣愛好充分發(fā)揮,為其提供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將其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同時,在肯定的基礎上,將要求與標準不斷提升,在達成新要求、新標準后,再為后進生給予肯定與表揚,達成良性循環(huán),確保體育后進生能夠不斷獲得進步。
2.2 有的放矢,耐心指導體育后進生
體育后進生對技術動作的學習期間,極有可能造成錯誤的發(fā)生,部分是身體素質比較差、部分是沒有清楚技術概念、部分是心理原因、部分是受到外部因素影響。針對學生在訓練期間的不同表現(xiàn),教師要協(xié)助其對問題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對體育教學有的放矢的進行。例如:某些學生在短跑學習期間,會表現(xiàn)出“坐著跑”的狀態(tài),此時,教師必須要展開細致的分析與觀察,了解是技術概念不夠清楚還是腿部力量差導致,一旦了解問題發(fā)生的原因,及時予以糾正,促使體育后進生能夠對技術動作更快的掌握。
2.3 個別指導,區(qū)別對待體育后進生
在身體素質方面,由于體育后進生同其他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必須要應用針對性的對策來協(xié)助其提高,例如:展開個別指導、布置課外任務等方法。在指導期間必須要保障細致耐心,方式方法必須要具備多樣性,實現(xiàn)課上課下相結合,將訓練的效果不斷強化。除此以外,教師可以要求技術比較好的學生協(xié)助體育后進生,在同學之間形成團結互助、取長補短的學習氛圍,促使后進生能夠消除在教師面前的自卑與膽怯,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體育練習活動當中。
2.4 激發(fā)個性,團結幫助體育后進生
教師需要將體育后進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強化,真正的對其投入尊重。通過平等的身份,對每一位體育后進生給予關心,對每一位學生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特性有所認識,如此才能夠促使體育后進生對自身存在的價值有正確的意識,達成個性發(fā)展促進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后進生播放一些奧運會等為國爭光的比賽視頻來引導后進生,促使其能夠樹立起為國爭光的觀念,確保其能夠知曉鍛煉好身體、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成長后同樣可以為祖國做出貢獻。除此以外,在教學期間,教師還應該重視競爭式教學,促使其能夠逐漸適應競爭、勇敢競爭,充分調動其參與體育活動、學習體育知識的熱情。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在開展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期間,重視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投入更多的積極性、自主性,進而對學生健康意識、運動意識做出培養(yǎng),確保學生能夠轉變后進生的狀態(tài),推動其健康、良好發(fā)展,并且提高自身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身體素質,進而保障教師能夠收獲預期的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新疆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