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學文
(北京市順義區(qū)婦幼保健院<北京兒童醫(yī)院順義婦兒醫(yī)院>放射科 北京 101300)
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為惡性腫瘤性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女性群體,存在Ⅰ型(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Ⅱ型(非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之分,其誘發(fā)病因復雜,可歸結為糖尿病、高血壓、月經初潮早、絕經晚、卵巢疾病、內分泌疾病、雌激素影響、生活習慣不良等,對患者影響較大,尤其表現(xiàn)在身心健康、生活質量方面[1]。據(jù)相關醫(yī)學研究調查,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癌后,患者生存周期可適當延長,總體效果好。因此,對子宮內膜癌疾病開展有效檢查、診斷就顯得尤為必要[2]。然而在當前階段,被臨床上譽為“金標準”的子宮內膜癌診斷技術為:病理活檢法,主要依據(jù)腫瘤形態(tài)學分析,通過病理試驗中各項因子的不同表達,對子宮內膜癌具體情況、分期進行判定,但是該措施屬于侵入性操作,對子宮內膜癌患者構成的創(chuàng)傷嚴重,因此無法有效推行。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醫(yī)療水平不斷完善,CT螺旋掃描的應用也趨于廣泛。本文研究中,選取我院在2018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癌患者37例,觀察其CT平掃、三期增強掃描具體步驟及最終結果,現(xiàn)將內容做如下匯報。
選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于我院經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患者37例,患者年齡28~67歲,平均(47.53±2.64)歲,疾病分類:26例腺癌,10例鱗腺癌,1例透明細胞癌;國際婦產科協(xié)會(FIGO)分期:12例Ⅰa期,14例Ⅰb期,8例Ⅱ期,3例Ⅲ期;受教育水平:5例本科及以上文化,10例大專,13例高中及中專,9例初中及小學。以上子宮內膜癌患者月經紊亂、經期延長、陰道出血程度各有不同。
納入標準:(1)病理活檢后,子宮內膜癌患者已確診;(2)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研究同意書;(3)子宮內膜癌患者具備完整病歷資料;(4)在臨床檢查中,患者無抵觸心理及行為,配合度較高。
排除標準:(1)在重要臟器方面(心、肝、腎、肺),伴隨嚴重障礙性疾病者;(2)既往有精神疾病,正常理解能力、溝通能力喪失患者;(3)CT檢查禁忌證患者,碘佛醇造影劑過敏患者;(4)伴有其他惡性腫瘤患者;(5)妊娠期、哺乳期子宮內膜癌患者;(6)子宮部位存在手術史患者;(7)研究中途無故退出參與者。
CT掃描:設備名稱:16排螺旋CT掃描儀,型號:東芝Toshiba;步驟:(1)子宮內膜癌患者需保證膀胱充盈狀態(tài),可在臨床工作人員指導下,攝入飲用水,約800~1 000 mL;(2)展開CT平掃,調整相關參數(shù),管電流為210 mA,管電壓為120 kV,層厚5 mm,螺距1.15 mm,薄層螺距4 mm,機架轉速2 r/s,后實施掃描:患者取先足后頭順序進入掃描床,保持仰臥位,手臂與頭部緊貼,由臨床工作人員負責囑咐患者避免亂動,掃描范圍上至髂脊上緣5 cm,下至恥骨聯(lián)合下緣[3]。
以上操作完成后,行三期增強掃描,即:調整設備參數(shù),管電流為200~250 mA,管電壓為120~140 kV,層厚3 mm,層距5 mm,矩陣512×512,在高壓注射器輔助下,將100 mL碘佛醇經患者肘靜脈注入,速率為3~4 mL/s,而后實施三期(動脈期、靜脈期、門脈期)掃描。碘佛醇(Ioversol Injection)規(guī)格為100 mL:67.8g(每1 mL含320 mg碘),國藥準字:H20113430,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
(1)掃描結果:以金標準(病理活檢結果)為參考,分析子宮內膜癌檢出率、診斷準確率;(2)檢查圖像情況。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金標準診斷檢出率、準確率為100%(37/37),三期增強掃描子宮內膜癌的檢出率、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CT平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CT平掃、三期增強掃描結果[n(%)]
圖像方面,37例子宮內膜癌患者中,CT平掃結果為子宮壁增厚,子宮增大,其前后徑數(shù)據(jù)最小值為52 mm,最大值為105 mm,平均(78.55±4.97)mm,且具有模糊邊緣線,形態(tài)不規(guī)則特點,條索狀影存在于患者宮旁間隙處。
三期增強掃描結果為宮腔內部強化,有乳頭狀不規(guī)則軟組織影,體積增大;動脈期子宮內膜、子宮壁強化;靜脈期、延遲期呈持續(xù)性強化趨勢,CT值分別為60 HU、50 HU,且部分患者中,腸道受侵、子宮外播散圖像、盆腔、腹膜后淋巴結腫大也普遍存在。
子宮內膜癌發(fā)作廣泛,已成為當前階段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三大疾病,僅次于乳腺癌、肺癌。臨床發(fā)作后,患者下腹部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伴隨陰道流血、月經紊亂、血性分泌物、發(fā)熱,甚至感染癥狀,對其生命健康的威脅較大。因此應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痊愈作為研究核心[4-5]。
在此次研究中,三期增強掃描的子宮內膜癌檢出率和診斷準確率高,其對比金標準為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病理活檢結果,CT平掃、三期增強掃描的檢出率分別為75.68%、97.30%,診斷準確率為70.27%、94.59%,可見,三期增強掃描具備明顯優(yōu)勢;關于檢查圖像,子宮壁增厚、子宮增大為CT平掃的主要表現(xiàn);三期增強掃描后,患者檢查圖像為宮腔內部強化,體積增大,動脈期、靜脈期、延遲期強化,在靜脈期、延遲期的CT值分別為60 HU、50 HU。表明檢查子宮內膜癌疾病時,三期增強掃描結果顯著,究其原因得出:就子宮內膜癌患者而言,CT平掃技術具備操作便捷、使用時間短、分辨率高的特點,但是具體操作期間,只能對規(guī)定區(qū)域內病理組織的變化情況進行檢查,其檢出率較低[6]。而三期增強掃描,不僅具備以上優(yōu)勢,而且能夠擴大病變區(qū)域的可視范圍,通過注入造影劑,實施跟蹤觀察,且內部組織強化程度的不同對患者宮腔內改變情況的反應性較好,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辨別子宮內膜癌疾病分期情況,為臨床醫(yī)生的治療提供重要參考,更好地保障子宮內膜癌患者生命安全[7-8]。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患者應用CT三期增強掃描,具備確切效果;其一表現(xiàn)在觀察患者體內病灶情況方面;其二表現(xiàn)在促進患者疾病檢出率、診斷準確率提升方面,臨床推廣意義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