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晗
摘要:與城市高中學生相比,在面對農村高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存在更強的復雜性與差異性,而且存在更加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對農村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農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200
引言
相對于其他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言,高中生面臨高考升學,學習壓力較大,加上人際關系問題,家庭教育等問題,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如:厭學、抑郁、焦慮等情緒,甚至出現(xiàn)輕生的念頭和自殘行為。這種狀況得不到解決不僅會影響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重視農村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展農村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一、教師需要接納學生,理解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需求
高中生普遍存在成熟性心理和逆反心理,即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fā)育,讓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成為“成人”,并渴望受到成人的待遇;但是,學生在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依然說到父母、教師的管束,這自然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教師不應該“硬碰硬”,而是應該學會接納。教師應將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平心靜氣和學生一起商量學習、生活的方式;尊重學生的成人感,尊重他們的成人意識,應給予他們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對學生的一些可行的意見積極采納,對學生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議,與他們共同商量改進;對學生的叛逆心理給予一定的寬容,讓學生自我調整。這樣才能推動傳統(tǒng)的命令式的單向溝通方式轉為平等、探討式的雙向溝通,使學生在被尊重、被接納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重視教學內容中心理教育的安排
在對農村高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教師首先要從教學內容上下功夫,在現(xiàn)有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安排一定的心理教育內容。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文化課教學始終是頭等大事,教師如果能在學生學習文化課時,妥善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其中,那么將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學生在收獲學科知識的同時收獲心理健康知識。教師在日常開展學科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高中學生,特別是農村高中的學生,往往面臨著很大的心理壓力,一方面這種壓力來自家庭關懷的缺失;另一方面則來自學業(yè)繁重所產生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對癥下藥,積極教授給學生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譬如,教師在上習題復習課時,如果有學生因為做不出題或者做錯題而懊惱,甚至是氣憤,那么教師可以在講解習題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度的引導,告訴學生知識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面對不會做和做不對的習題應該想到的是如何去做好這些內容,要學會合理地宣泄情緒,盡量在下一次的習題課上攻克習題。通過這樣不斷地引導和教育,學生能在教學中透過知識的學習,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為學生培育良好健康的心理打下堅實基礎。
三、通過實踐提高他們的認知
高中生之所以與家長和老師對著干,是因為他們的認知與老師和家長的認知發(fā)生了沖突。高中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喜歡自己去探索,去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是家長和老師由于知識多,社會經驗和閱歷豐富,他們已經走過了一些彎路。因此,老師和家長在學生做某些事情的時候,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能在更少的時間內取得更多的成就,進而少犯或不犯錯誤,就會對學生過度保護,就會告訴他們這不能做,那不能碰,從而嚴重束縛了他們做事情的手腳,引起了他們的反感,使他們產生了逆反心理。針對這樣的情況,要在犯錯不大、損失不大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一些事情,哪怕他們遇到了困難,造成了損失,也要讓他們自己承擔后果。這樣學生獲得的經驗和教訓比老師和家長事前的指導或警告,或比事后的老師和家長給出的教訓要來到真切,要得到的感受更深刻,從而讓實踐去指導學生,讓他們在實踐中知道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并獲得進步和學會承擔責任。
四、家校共育,充分發(fā)揮家長教育的作用
進入高中以后,部分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幾乎為零,偶爾的家校聯(lián)系,除了溝通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他方面幾乎不會涉及,使學校和家長并沒有真正形成合力,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成效甚微。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要引起教師重視,豐富家校合作,讓家長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常見的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家長座談會,除了探討學生的學習狀況外,要重點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感和心理狀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教師在組織一些與家長有關的主題班會時,如孝心的培養(yǎng),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加,以提高班會教育效果。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親子活動、家校聯(lián)席會議、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結束語
在面向農村高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全體教師要端正自身的教育思想,盡快轉變教育理念,與學生之間建立起新型師生關系。此外,教師還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當中,找到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點開展融合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崇高偉大的人生理想和思想信念,為學生日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麥平.農村高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初探[J].甘肅教育,2019(16):52.
[2]石喜蓮.農村高中學生心理壓力調查及緩解教育初探[J].高考,2019(06):231.
[3]李曉梅.關注農村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考試周刊,2012(23):171.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