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造創(chuàng)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體育鍛煉意識越來越低。就當前中學生來說,對體育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厭煩上體育課等問題泛泛出現(xiàn)。本文就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象,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體育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談談一些教學建議。
關鍵詞:體育教學;培養(yǎng);積極性;激勵;興趣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278
激情是每個人做好事情的關鍵。同樣,新課程初中體育教學離不開學生學習激情的培養(yǎng)。作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要認真根據(jù)現(xiàn)在的中學生普遍存在著自我為中心,貪玩,安全意識差,懶惰,怕苦怕累,好吃懶動,不愿學習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他們的認識。培養(yǎng)其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積極性。本文就此談談幾點教學建議:
首先,德育為先。教師本身應是一個具有思想品德良好的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儀表,良好的教學態(tài)度,文雅的語言,強烈的事業(yè)心,認真的工作作風去影響學生,使之成為一種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從知﹑情﹑意﹑行幾個方面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清除學生的疑慮心理及對立情緒,使學生信任教師。對學生的各種身體練習和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言行等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滲透。例如,對學生的違紀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教育,使其自己改正。發(fā)現(xiàn)學生有偷懶行為,不要恐嚇學生,挖苦學生,諷刺學生,體罰學生,而是耐心教育,向學生說明鍛煉身體的目的和意義,使學生明白生命在于運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學生對體育課教學無興趣,這些現(xiàn)象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產(chǎn)生的。其中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更為重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影響學生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同時,教師在教學情感上、在教學行為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都會偏離正確的基線,勢必直接影響到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為主體,多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積極性才能有效地使學生健康成長。首先,要激勵學生的興趣愛好,激勵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運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能否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
在體育教學中要以鼓勵的口氣布置任務, 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榮譽感,使其潛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生硬的命令,一開始就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降低了他們的上課熱情。如教師布置學生跑步練習:“你們必須給我跑到幾分幾秒,否則要受罰!”學生聽了心里有壓力,帶著顧慮練習,效果肯定不會好。如果換成鼓勵式布置:“同學們要大膽地練習,達不到要求沒關系,我再繼續(xù)輔導,你們再努力練習,肯定會達到要求的?!蓖瑢W們聽了不但樂意去練習,而且練習時沒有心理負擔,也容易接受,練習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還有行為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參與管理、參與決策,是人的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種高層次的需求。從這一原理出發(f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有什么要求;吸取學生的建議,讓學生獻計獻策。這樣的課,肯定是從實際出發(fā),集思廣益,教師教得自在,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極大提高。
在體育教學中,表現(xiàn)特別好的學生,非常希望能得到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表揚;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學生,則害怕受到教師的批評和諷刺。遇到這樣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該表揚的,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有過失的,不要過多批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鼓勵并激發(fā)其補缺改過。課堂上,師生之間產(chǎn)生矛盾是常有的現(xiàn)象。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教師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并容人之短,不懷成見。教師的寬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決矛盾、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其次,教師對學生要熱情教誨,以情感人。如果教師顧及自己的所謂“師道尊嚴”,采取“以牙還牙”的辦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壞師生關系,嚴重影響教學。
通過思想品德教育,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后,在體育教學的活動中,要培養(yǎng)學生自學好學的學風。培養(yǎng)學不厭的終身學習意志和自覺能力,所以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是現(xiàn)代教育的顯著特點,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觀念。培養(yǎng)學生好學的學風,需要明確體育鍛煉的目的。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推動體育鍛煉活動,只有明確這一目的,才能煥發(fā)出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的活動中來。
其次,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是多方面的。他們有正面的交往,還有負面的、側面的交往。在整個教學交往過程中,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是人格上的平等的朋友。學生是有情感需要的。從上第一堂體育課開始,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教師要永遠牢記自己的工作是因學生而存在的,是教書育人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一?;ㄙM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勞動只有師生雙方做到相互平等、相互理解與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還要學會調控學生的情緒變化,使他們保持愉快、積極上進的心境。重視師生之間的交往,教師應與學生經(jīng)常廣泛地接觸,了解他們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狀況。以情感人,“傾注”母親般的愛去關心他們,真誠相待,學生才會理解教師、信賴教師。只有尊重和愛護學生,學生才會與老師主動配合,積極參與,課堂才能自始至終處于良好的情感環(huán)境之中。
最后,在教學中應有輔助練習,簡化動作從易到難。
對覺得容易的要求要完成,而要有質量,并可適當提高難度。注意別用大量時間批評學生,這樣會使學生情緒緊張,而應根據(jù)同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幫助與指導。教師的教學只有結合教學規(guī)律以及教材和學生特點,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學之果。這樣既有效地推動學生在深思中練習與學習,在練習中深思,又使學生越來越積極地學習,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課堂教學情境是教學能否推動學生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主要條件及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重要策略。要讓課堂充滿民主、自由、和諧、安全的氛圍中,才能有思維的活躍與激蕩,進而才能讓學生有新潛能的發(fā)展,從而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在語言的嚴厲中透著和藹、活躍中透著規(guī)范,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使學生感到教師既是師長又是朋友。這樣才會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也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只有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才會有所提高,才能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紅霞,淺談創(chuàng)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
[2]馮國鐵,談中學生在體育課中的惰性問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8
[3]曾娟,體育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甘肅農(nóng)業(yè),2004
云南省廣南縣舊莫鄉(xiāng)昔板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