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飛
摘要:合作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學生與他人之間的互動學習,實現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拓展思維的深度。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與高中數學連接的橋梁,與小學數學知識相比更加抽象和復雜,所以學生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吃力,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小組合作法為主,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探討,從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加強對課堂知識的掌握。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242
引言
合作學習法也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開展合作教學時,教師需要將之視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與他人在共同進步、共同探討的過程中獲得主觀能動性的提升,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從而獲得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的提升。然而,對于合作教學方法的運用,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手段,避免讓合作教學擾亂教學的正常節(jié)奏和效率,應當發(fā)揮出合作教學的優(yōu)勢,將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之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性提升。
1合作學習基本流程
合作學習基本流程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構建合作小組。構建科學合理的合作小組是合作學習成功的關鍵。因此,構建合作小組時,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異質搭配原則。即同一小組的學生在知識、情感、態(tài)度、能力等方面應該是不同層次的,這樣便于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二是異性搭配原則。各個小組內的成員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同,這樣可以優(yōu)勢互補,有效地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際競爭。經過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四人一組比較合理,能保證各組之間的相對均衡,使交流能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目的。其次是明確教學任務。共同的學習目標是小組合作的前提。因此,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清楚要做什么。其次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問題設置要難易適中,避免太難學生無法完成,太簡單學生失去合作興趣。最后是引導督促,目標達成。各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一是指導小組成員明確分工,二是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一步探討,三是組織學生小組內互相合作,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實現共同學習、整體提高的目的。
2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
2.1提高合作學習意識
從初中生角度出發(fā),初中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沒有得到一個正確的認識,因此對這種教學方式并沒有產生興趣甚至是排斥。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不一樣,性格也決定著這種教學方式適合不適合在這個群體使用,有的學生性格孤僻、不愛與他人溝通,而有的學生有過于話多等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影響,所以造成小組合作學習只是單純的學習任務,并沒有讓學生們切身體驗其中的樂趣。這個時候教師要求起到一個引導和調和的作用,引導初中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想法、互相幫助解決問題等,重視培養(yǎng)初中生自我表達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學習去傾聽別人和與人溝通,從而實現學習目標,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2.2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形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條件性,如果教育工作者傳授的待學知識處于一般難度水平,僅依靠教育工作者單方面的信息傳輸便可實現既定的教育目的,那么便無需使用組隊的方式開展學習實踐。而真正的小組模式更適用于針對難度加大或者爭議較強的待學內容,僅憑受教個體難以獨自準確把握信息的核心,因此組建團隊共同探討待學內容,并在研討的過程中實現思想和語言等方面的交互碰撞,這樣不但可以有效豐富受教群體的思維方式,更能大幅提高團隊內的整體習得效果??梢姡〗M模式的應用主要取決于傳輸內容的復雜性。如進行《有理數》部分的講授時,此部分只涉及一般難度的知識點講授,受教群體只需理解并記憶知識點內容及應用方式即可,個人可獨自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可不必組織小組模式的學習。但進行到有理數加減運算環(huán)節(jié)時,便需運用組建團隊的方式實施開展。教育工作者可參考教育對象之前對有理數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進行合理分組,使每個團隊都包含不同層次的個體,通過對統(tǒng)一問題的研究和摸索,掌握知識情況較好的個體可進一步在應用中鞏固知識,同時發(fā)揮優(yōu)勢輔助掌握程度相對薄弱的成員,而后進成員也能夠在團隊的幫助下快速掌握知識要領,提高對該部分內容的理解程度。
2.3充分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
教育工作者鼓勵受教群體實施團隊互助模式,并不是意味著自身的職能得以弱化,反而在此模式下,教育工作者需發(fā)揮更重要的職責。在受教群體開展組內學習時,教育工作者看似以旁觀者的身份不介入活動,而事實上則需隨時關注每個小組內部討論的狀態(tài)并發(fā)現共性問題。針對小組整體難以解決的問題,教育工作者應及時給予專業(yè)的引導,或對思路的偏差給予及時干預,或及時調整討論的狀態(tài),維護整體環(huán)境等,從而站在更高的層面統(tǒng)籌各討論環(huán)節(jié)。如實施《幾何圖形》部分內容的傳授時,教育工作者可鼓勵團隊集體搜集幾何圖形的例子,并總結特征。在討論中也會呈現出觀點不一的情形。有的教育對象認為幾何圖形應指平面形式,而有些則堅持指立體形式。面對類似的爭論,教育工作者應鼓勵不同觀點充分表達和闡釋,最后再公布正確答案,從而在受教群體加深印象的同時,讓其充分意識到自身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獨立地位。
結語
綜上,小組合作教學法是目前被教師們公認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所以教師還需繼續(xù)努力,結合初中數學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學生選擇探究內容,并讓學生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而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和保障。
參考文獻
[1]于鴿.淺談合作學習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8(2):86.
[2]陸炳山.合作學習有效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及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8):72.
[3]杭建平.淺析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中應用的幾點建議[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7(4):25.
[4] 張偉剛 , 孫文建 .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J]. 才智 ,2015(02).
云南省富寧縣洞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