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推行,高中語文教學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與要求,高考內容的變化勢必會對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產生影響。身為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當認真研究新高考改革細則,注重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促使學生朝著更加全面的方向發(fā)展,為學生適應新高考以及社會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簡單闡釋了新高考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策略,期望能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策略
高考是不僅僅是對教師教學工作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檢驗,同時也是為社會以及國家選拔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市場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發(fā)生一些變化。受此影響,我國的新高考改革進程也在不斷推進。從新高考改革變化中可以看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今教學形式的發(fā)展,新高考中對于學生的知識、思維以及能力要求在不斷提升,身為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者需要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進與創(chuàng)新,應當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能夠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充分展示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喜悅與樂趣,進而激發(fā)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參與積極性。實現學生知識技能以及能力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促使學生朝著綜合型人才方面進行發(fā)展。做到上述幾點,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夠實現新的突破。
一、提升教師素養(yǎng),打造專業(yè)過硬的師資團隊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主導者,是各項教學工作開展的實施者,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2]。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不過關,或者是教師對新高考政策研究的不透徹,勢必會對學生做出錯誤性指導,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fā)展是不利的。因此,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首先,在專業(yè)技能方面。一方面,教師應當不斷學習、研究新高考政策中的要求與規(guī)定,找出其與往年要求中的不同之處,進而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導。另一方面,教師應當進行不斷自我總結與反思,能夠從既往的工作中吸取教訓并積累豐富的經驗,進而實現自身專業(yè)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與提升。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不斷的學習,通過上網或者與同事之間進行不斷的交流來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借鑒他人身上的長處與優(yōu)點,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其次,在個人素養(yǎng)方面。一方面,教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向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為人師表”良好形象,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學習語文[3]。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放下“身姿”,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能夠從學生的內心需求出發(f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于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感受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課堂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4]。相比一味向學生傳授知識,遠不如將學習方法與技巧教給學生的效果要好得多,當學生掌握了學習語文的技巧與規(guī)律之后,就能夠以“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tài)來面對新高考中的題目。對此,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課堂目標,讓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得到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學《祝福》的時候,教師不能再像之前一樣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是應當將課堂教學目標以學習任務的方式板書在黑板上,例如,首先,學生需要自己回憶并復習小說相關的文體知識“三要素、記敘順序以及結構布局等等”;其次,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精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能夠理解祥林嫂最終悲慘結局的原因,能夠通過小說故事內容認識并理解到舊社會封建禮教對人的思想禁錮以及迫害......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以及與老師進行探討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學習主人公地位,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思維以及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與提升,促使學生應對新高考變化的能力也會得到不斷的加強。
三、開展專題教學,更新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碎片化”的教學方式,未能及時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與歸納[5]。對此,教師應當對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改建,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實現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解讀,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學習思維,進而采用更加科學、高效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
例如,高中語文教材分很多個單元,每個單元有著特定的主題,教師完全可以改變原有的“單篇”閱讀教學方式,進而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實現課堂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高度,同時還可以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效率[6]。再比如,在古詩詞教學中,古人經常用某種特定的意象來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采取“專題訓練”的方式對學生開展教學,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比如“月”是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教師可以搜集帶有月亮的古詩詞如《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玉階怨》、《春江花月夜》等等將這些內容進行集中講解,讓學生對古詩詞作品中“月”有個清楚、全面的認知與了解。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牢固度,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課堂拓展延伸,擴充學生的語文知識視野
新高考改革中加強了讀學生閱讀量和閱讀速度的考察,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中的內容,還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堂知識的拓展與延伸,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不斷的閱讀訓練中擴充自己的閱讀量并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7]。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應當立足于語文課堂,盡量不要讀與課堂知識無關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性作用,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讀物推薦。例如,在教學李清照《聲聲慢》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將《菩薩蠻》、《念奴嬌》引入至課堂上供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對李清照的凄涼悲切的寫作風格產生深刻的印象。再比如教學《祝?!返臅r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魯迅先生其他的作品如《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等,通過這種拓展閱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其自身作品的風格特點產生深刻的理解,這對于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本主旨思想的理解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改革對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要求教師必須進行適當的教學改革,改變原有教學模式中的弊端,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將學生朝著更加全面的方向進行培養(yǎng)。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從提升教師素養(yǎng),打造專業(yè)過硬的師資團隊;注重課堂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開展專題教學,更新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課堂拓展延伸,擴充學生的語文知識視野等方面開始著手,以充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素養(yǎng),適應新高考改革中的新變化與新要求。
參考文獻:
[1]王偉楠.淺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中外交流,2019,000(009):204.
[2]張海碧.淺談新高考改革中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38.
[3]楊偉平.高中語文教學面對高考改革的相關思考[J].讀天下(綜合),2020(11):0211-0211.
[4]司水玲.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1):46.
[5]王大勇.高中語文教學面對高考改革的相關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68-69.
[6]安佳佳.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提升[J].文理導航,2020,000(001):24-24.
[7]王媛.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實現高中語文有效閱讀[J].新智慧,2019,000(02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