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推行,音樂教育在各學校教育中越來越受重視,音樂教學也是各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相結合即體現(xiàn)了學校音樂教育的豐富多樣性,又體現(xiàn)了音樂教育的群眾性,也能讓學生在參加音樂活動中掌握和學習各種新的音樂技能,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能有效增強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提高高職院校的文化力量。本文提出了當前高職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高職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相結合的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高職音樂教學;群眾歌曲;文化傳承
引言:隨著國民經(jīng)濟不斷向前發(fā)展,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變成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藝術就是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必定會更加重視各種藝術,包括音樂藝術。高職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的結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在此背景下,研究高職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相結合的策略是勢在必行、意義重大的。
一、高職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傳承音樂時的基礎知識不扎實
學生的基礎知識指的是樂理知識。音樂理論,簡稱“樂理”。它包括簡單的基礎理論和難度較高的理論。簡單的基礎理論包括讀譜、音程、和弦、節(jié)奏、節(jié)拍等。難度較高的理論就包括和聲、復調(diào)、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內(nèi)容。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樂理知識不牢固,在演奏、演唱歌曲時中也會出現(xiàn)問題,尤其是學生做不到音樂學習和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的結合。一些學生對音、音色、共鳴、基音、泛音、音高、音名、唱名、音域、調(diào)式、調(diào)性、音量、音級等的具體內(nèi)容不明所以。如果學生對這些基本的知識掌握不牢固,就會在演唱中出現(xiàn)“卡殼”的情況,最終影響歌曲演唱的效果。
2.忽略了群眾歌曲的重要性
群眾歌曲也是我國音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的也是國家的,也是世界的。在當前的高職音樂教學中,許多教師忽略了對群眾歌曲的教育,許多學生也不樂于學習群眾歌曲,這會導致群眾歌曲文化傳承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群眾歌曲傳承人才缺乏、與生活相結合的群眾歌曲數(shù)量不足等。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到群眾歌曲也是形式多樣、感情豐富、題材充裕的,他們一味的追求流行音樂,一味的學習流行歌曲,而忽略了歌曲的群眾性,也忽略了歌曲原本就源于群眾的日常生活,這就導致了生活與歌曲的脫節(jié)。
二、高職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結合的策略
1.要求學生全面學習群眾歌曲
在當前的高職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最新的音樂動態(tài)和音樂創(chuàng)作技巧,教師也應該讓學生全面學習群眾歌曲,通過全面學習,讓學生掌握群眾歌曲的演唱技巧,并將群眾歌曲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比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都熱愛與國家、與我們的黨相關的歌曲或者抗日的歌曲。那么,在高職學校的音樂教育中,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全面學習這些與歌頌祖國、歌頌我們的黨或抗日相關的歌曲,通過他們的學習,增加他們?nèi)罕姼枨膶W習量,讓他們能夠在演唱中做到信手拈來。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大刀進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走進新時代》、《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讓學生廣泛涉獵各種愛國群眾歌曲,只有做到學習面廣,學生才會掌握群眾歌曲的特色和基調(diào),在演唱的過程中才能夠做到更流利。
2.舉辦群眾歌曲演唱比賽
要有力地推動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相結合,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舉辦群眾歌曲演唱比賽,讓學校的學生廣泛地參與到群眾歌曲演唱比賽之中,通過歌曲比賽實現(xiàn)群眾歌曲中文化的傳承。比如,教師可以舉辦紅歌比賽,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紅歌,參與到比賽之中。比如,學生可以選擇《團結就是力量》、《十送紅軍》、《五星紅旗》、《保衛(wèi)黃河》、《愛我中華》、《紅旗飄飄》、《祝福祖國》等各種紅色歌曲。通過比賽,他們既學會了一些歌曲,也學習了群眾歌曲文化。再比如,民族歌曲也是群眾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和重要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在學校舉辦民族歌曲演唱比賽,學生在參賽的過程中就可以選擇《青藏高原》、《故鄉(xiāng)是北京》、《掀起你的蓋頭來》、《月下情歌》、《茉莉花》等各種各樣民族歌曲進行演唱。在比賽的過程中,他們了解了各地的民歌,學到了各地的民風民俗,也學到了群眾歌曲文化,有效地傳承了群眾歌曲文化。
3.加強群眾歌曲內(nèi)涵分析
在當前的高職音樂教育中,要讓學生將音樂學習與群眾歌曲文化結合在一起,教師就應該著重分析群眾歌曲的內(nèi)涵和背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愛上群眾歌曲,比如,《青藏高原》這首歌旋律深情,表達了作者對青藏高原的神往和贊頌,這首歌無論是歌詞還是歌曲都滲透著長調(diào)的韻味,表現(xiàn)出悠遠的意境,表達了人們對純凈、圣潔的雪域高原的崇拜和向往。教師讓學生學習時,就應該著重分析這首歌的內(nèi)涵,讓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愛上群眾歌曲。
結語:在當前的高職音樂教育中,讓學生將音樂學習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相結合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全面學習群眾歌曲,舉辦群眾歌曲演唱比賽,并加強群眾歌曲的內(nèi)涵分析,通過這些策略,真正將學生的音樂學習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結合在一起,推動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推動群眾歌曲的傳承。
參考文獻:
[1]邱續(xù)榮.高職音樂教學與群眾歌曲文化傳承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1):62-63.
[2]楊巍.關于高職音樂專業(yè)《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改革的一點思考[J].文教資料,2011,(11):122-124.
作者簡介:劉趙群(19910412),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省市):四川瀘州,職稱:助教,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