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開珍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如今正被廣泛應用于語文、數學、英語等各個學科。相比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模式,微課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科技感強,信息技術的體現方式多元化,可以綜合聲光電技術來為學生營造非常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對于調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活力,深度展現學科知識有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學生正處于兒童身心成長階段,學生還不具備歸納、演繹、邏輯思維能力,對問題的看法就是一種直觀性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尊重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善于利用微課資源,在拓展學生數學思想的同時,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數學疑惑點,為學生進一步攀登更高數學高峰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
一、在小學數學中開展微課教學的必要性
微課是指借助微視頻載體,或者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平臺,對教學過程中的某一知識點或者環(huán)節(jié)開展的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理解能力較為薄弱,無法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同時,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聯(lián)系性思維不強,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而微課的內容短小、信息精練,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微課是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結合的產物,教學模式更加新穎,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教學模式能打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和鞏固知識,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促使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二、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圍繞微課內容布置任務,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
在微課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習慣于一次性地把整個視頻播放完畢,整個過程中缺乏和學生的活動對話,只在視頻完結后對其中的知識點做一下總結強調。我認為這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般來講,面向小學生的微課視頻長度不超過10分鐘。在這樣的時間段內,學生們可以接觸到的知識量依然比較大,很難保證每個同學都能精細全面地把握視頻內容。此外,每個學生看待事物的思路和眼界也會有不同。在微課視頻的播放過程中,有的同學能跟上視頻節(jié)奏,但也有的同學后知后覺,容易丟掉重點,或者對視頻內容的理解有誤。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做好學生思路的引導,讓他們可以在整個微課播放過程中把握重點,跟上節(jié)奏。
2.2在重難點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解疑釋惑
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來講,如果數學教師一味地用純粹性語言性解釋闡釋,而不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進行數字組合、數形相結合演示和論證,那么就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數學思想,也不能促使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挖掘出內在數字之間的邏輯關系,更不能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例如,關于20以內的“8加幾進位”問題,數學教師就要運用微課形式,具體重點詳細分解20以內的“8加幾進位”問題。在微課中,數學教師主要運用了動畫數字拆分形式進行生動講授,動畫繪聲繪色。值得注意的是,數字拆分重點講授圍繞數字8的相關組合系列拆分,及有關10的一系列組合,且留有空白,意在引發(fā)學生思考和聯(lián)想,進而真正地把圍繞數字8和10的拆分充分地展示出來。有條不紊地圍繞數字8和10的生動拆分幾分鐘演示引導,很快打開了學生的“8加幾進位”數學思維,當數學教師任意列出20以內的8加幾公式,學生也就都能夠按照微課中數學教師的那種方法快速得出準確加法結果,而不需要數學教師像往常一樣一再反復強調“遇十進位”問題,學生在腦海已經形成牢固“遇十進位”的認識,遇到與數字8組合結果有10的,就主動向前面一位進一。顯然,數學教師在講述本課時的20以內“8加幾進位”重難點環(huán)節(jié)微課運用,不僅實現了“8加幾進位”重難點集中呈現,詳細生動闡釋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把數字的邏輯導向思維逐步向學生引導,最終有助于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2.3配合活動創(chuàng)設,增強情感體驗
小學生對參與各類數學學習活動有著天然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利用好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借助微課資源直觀生動、啟發(fā)性較強的教學優(yōu)勢,積極創(chuàng)設更多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數學活動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情感。教師探索微課資源與自主學習活動之外的其他活動形式的對接點,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學習活動輔助數學課堂教學。以《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內容為例,在導課階段,教師可以直接引入微課,快速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為學生播放精心制作的微課。大屏幕中,小精靈飛入畫面,提出以下問題:“從下面4位小朋友身上,你們能夠發(fā)現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此時,學生紛紛回答:“每個小朋友拿了3個氣球,那么氣球的總數就是3+3+3+3=12個!”教師再一次提出問題:“我認為這種加法計算太麻煩了,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這樣啟發(fā)學生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利用“4”與“3”這兩個數字思考,得出“4(小朋友數量)×3(每個小朋友擁有氣球的數量)=12”這一結果,最終理解乘法的意義,形成“利用乘法解決生活問題”的思維。
結束語
總之,微課在不斷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銜接的過程中,豐富了課堂教學方式,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幫助學生解決了實際的數學難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意識到微課運用的重要性,發(fā)揮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并將微課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銀萍.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20(14):95-96.
[2]王麗鴻.巧用微課,助力小學數學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0(12):40.
[3]邱勇.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0(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