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琴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變?yōu)榱藱C動車,這種變化使人們對出行的交通安全性與快捷性需求越來越高,相當一部分橋梁特別是早期修建的橋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或已無法正常使用。因此,在實踐中,有必要積極改善施工技術方案,提高建材質量,有必要選擇成熟,負責任的施工人員來解決常見病,及時改善道路條件,發(fā)揮作用。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防治措施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在城市化發(fā)展過程中,無論是貨物運輸還是人們的日常出行,交通運輸系統都是重要的任務內容,并起著重要的作用,與橋梁工程有著密切的關系。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貨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私家車數量迅速增加,給橋梁工程帶來一定壓力。長時間使用后,橋梁結構質量差會帶來安全隱患。如果橋梁工程中有疾病,必須由專業(yè)人員進行及時修理和處理,以確保道路交通的正常運行并防止發(fā)生安全事故。本文提出了在橋梁工程中進行常見疾病研究和參考的對策。
1 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
1.1 橋頭跳車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經過橋梁時,有時會有跳車的感覺,橋梁跳車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病害。產生橋頭跳車的原因主要有:(1)地基土質深陷。橋涵位于溝壑,水系發(fā)達,地下水位比較高,天然空隙率大,含有雜質,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一旦受到擾動,天然結構易受破壞,強度顯著降低。橋頭路基填筑高度較大,在荷載作用下,發(fā)生地基沉降,形成跳車。(2)橋臺回填未分層填筑或壓實不到位,在車輛荷載和自身重力作用下,產生的壓縮沉降,使橋面與搭板存在高差,形成跳車。(3)橋頭搭板施工時,沒有嚴格按施工規(guī)程作業(yè),用料或施工措施沒達到要求,施工后沉降大,使橋面與搭板存在高差,形成跳車。
1.2 裂縫
裂縫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病因主要有: (1)溫度?;炷辆哂袩崦浝淇s性質,當外部環(huán)境或結構內部溫度發(fā)生變化,混凝土將發(fā)生變形,若變形遭到約束,則在結構內將產生應力,當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即產生裂縫。(2)負載。隨著車輛數量的不斷增加,橋上的負載繼續(xù)增加,超出設計荷載的重型車輛通過;受車輛的接觸、撞擊;發(fā)生大風、大雪等產生裂縫。(3)干縮和膨脹?;炷两Y硬后,表面水分逐漸蒸發(fā),濕度降低,混凝土體積減小,因混凝土表層水分損失快,內部損失慢,產生的不均勻收縮,表面收縮變形受內部混凝土的約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當超過抗拉強度時,便產生收縮裂縫。氣溫低于零度時,混凝土中的水分出現冰凍,水轉變成冰,體積膨脹9%,使混凝土產生膨脹應力,裂縫出現。(4)材料質量?;炷林饕伤?、砂、骨料、水及外加劑組成。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質量不合格,可能導致結構出現裂縫。特別是砂、石骨料粒徑、級配不良時,以及雜質含量超標時,容易引起裂縫。
1.3 鋼筋腐蝕
公路和橋梁的鋼筋結構的腐蝕在公路工程中可以說是非常普遍的,由于混凝土質量較差或保護層厚度不足,混凝土受二氧化碳侵蝕至鋼筋表面,鋼筋中鐵離子與侵入至混凝土中的氧氣和水分發(fā)生銹蝕反應,銹蝕物氫氧化鐵體積增長為原來的2~4倍,周圍混凝土產生膨脹應力,使保護層混凝土開裂、剝離,結構承載力下降。
1.4 混凝土剝落
混凝土剝落的原因主要有:(1)腐蝕。受水的影響,混凝土發(fā)生堿集料反應、鹽腐蝕、凍融等腐蝕,發(fā)生剝落。(2)碳化。混凝土中的水化物與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鹽或其他化合物,導致強度變低,開裂剝落。(3)外力碰撞。防撞護欄被車輛撞擊發(fā)生剝落。
2 道路橋梁病害的防治措施
2.1 合理優(yōu)化工程設計
為了有效提高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必要在項目前期設計階段,根據詳實的勘察文件,合理優(yōu)化工程設計。很多橋梁項目為節(jié)省項目資金,未進行地勘或地勘不詳實,設計者在設計橋梁項目時沒有考慮全面,造成后期施工中現場與設計不符,又未及時變更或采取相應措施,造成后期使用過程中的病害及隱患發(fā)生。因此,在設計橋梁工程時,相關人員應在工程前進行詳實的調查,掌握項目實際施工情況,在設計過程中有效預防病害的發(fā)生,為后續(xù)的項目實施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2.2 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
施工單位從確定施工計劃的階段起就遵守規(guī)章制度,嚴格按圖施工,各工序嚴格按施工規(guī)范、制度進行管理。監(jiān)理單位嚴格按照監(jiān)理大綱、監(jiān)理細則,在熟悉合同條款及技術規(guī)范、設計圖紙的基礎上,在施工過程中對質量、進度進行全面控制,嚴把質量關,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按合同文件要求,及時提出處理意見。針對公路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制定具體的技術方案,并做好規(guī)劃,設計和指導。在所有環(huán)節(jié)上執(zhí)行質量第一原則,鼓勵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相互合作,并減少不必要的質量問題。積極開展工程參與各方的技術學習和培訓,使所有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都了解自己的職責,并能夠更好地完成工作。
2.3 病害處理措施分析
無論因何種原因形成的橋頭跳車,歸根結底都是橋頭不均勻沉降造成的結果,處理這種病害較為簡單,沉降穩(wěn)定后將跳車位置橋頭板塊更換重新澆筑即可。
裂縫的處理多采用以下三種方法:(1)表面處理技術,這種處理方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是一種相對方便的處理方法,可處理施工階段存在的淺裂縫。裂紋的承載力應在加工過程中進行評估,同時考慮裂紋的承載力要求,并結合力標準,確定修復計劃。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方法比較簡單,需要在橋梁,道路施工中發(fā)現混凝土裂縫并進行施工。選擇的材料可以是水泥漿或環(huán)氧水泥。在涂抹結束時,承包商必須選擇高性能的材料,例如油漆和瀝青,以覆蓋原始的破裂表面。最后,施工人員可以選擇更實用的玻璃纖維進行遮蓋工作,以免發(fā)生膨脹現象。(2)填充技術,如果裂縫面積較小,則可以使用填充技術。所謂填充技術,是指將樹脂水泥和水泥漿填充到工程裂縫中,操作簡單方便,可以滿足施工要求。由于樹脂形狀相對穩(wěn)定,因此可以通過施加水泥漿來達到理想的填充效果。此外,施工部門可以根據裂紋發(fā)展和擴展的方向來修復裂紋,并且可以將具有較高耐水性的橡膠和材料放入凹槽中,以防止發(fā)生嚴重的疾病。(3)注漿法是一種重要的處理方法,應將水泥材料,環(huán)氧樹脂材料等注入裂縫中,并在裂縫中填充并粘結后,可獲得理想的處理效果。注漿后,應進行加固管理,以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并滿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修補技術,不僅可以修補剝落的混凝土,還對鋼筋腐蝕處理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混凝土修補過程中,可將附著于鋼筋表面的異物清除,修補之后的混凝土結構性能可隨之提升?;炷列扪a的工序較復雜,修補工作可分兩個工序,首先,涂抹丙酮。丙酮的濃度為3%,溶液的化學性質呈酸性,目的是去除油污,提高整潔度,故而只需將丙酮涂在混凝土表面含有油污的地方。其次,合理處理混凝土中鋼筋腐蝕的部分。先準備亞硝酸溶液,選擇鋼筋被腐蝕的地方,然后將準備好的溶液涂到被腐蝕的地方,之后就可以澆筑混凝土。
3 結語
公路橋梁工程是一個相對系統化的大規(guī)模工程項目,在特定的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即使嚴格按照特定要求進行施工并且工程質量達到標準,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問題。因此,考慮到道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病害,施工單位需要全力以赴,積極運用有效的施工處理技術,預防和治療各種病害,進一步提高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確保路橋工程安全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孫欣.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5):117+120.
[2]徐國強.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5):142.
[3]霍光.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居舍,2019(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