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楨貞
摘要: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實驗操作危險、實驗操作復雜等,困擾著很多科學教師。那么,我們到底該從哪些方面來改進實驗呢?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筆者對《水和水蒸氣》一課的三個實驗進行了改進,并以此課為例提出了關于實驗改進原則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實驗改進原則
一、實驗改進思路
《水和水蒸氣》是小學科學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的第六課。本課循著上節(jié)課產(chǎn)生的一系列問題展開水和水蒸氣的觀察研究活動,分為“水到哪里去了”、“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fā)嗎”、“空氣中的水”三部分內(nèi)容,每部分內(nèi)容教材都設計了一個小的實驗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科學概念: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fā);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fā);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凝結。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對教材實驗的再加工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诖?,筆者對三個實驗進行了適當?shù)母倪M,如表1所示。
二、實驗改進原則
本節(jié)課基于實驗改進進行設計,對教材中的三個實驗都進行了變動,筆者認為,改進不是盲目的,必須基于一定的原則。
(一)對比實驗改進遵循公平性原則
“公平性”原則是對比實驗的一項重要原則。只有遵循公平性原則,才能找準條件和結論之間的正確關系。小學三年級的孩子,開始接觸對比實驗,對這一階段的孩子,我們不要求他們能完整的設計實驗,但必須使孩子能清楚認識對比實驗“公平性”原則的重要性,教師在實驗改進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將對比實驗設計得更貼近“公平性”原則,加深學生對“公平性”原則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進行探究的科學精神。在本節(jié)課中,用注射器給小勺加水、設計“遇冷”和“遇熱”的不同條件對比得出凝結的條件,都體現(xiàn)了對比實驗的“公平性”原則。
(二)實驗改進遵循高效性原則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很多時候,一節(jié)課的時間并不足以完成某個實驗,學生對這些實驗的觀察、記錄就顯得很不方便。通過實驗改進,我們可以縮短實驗所需的時間,使學生高效完成實驗。在本節(jié)課中,用蘸水寫字的方法代替了觀察淺碟子的水分蒸發(fā),學生在較短內(nèi)就能觀察到水分蒸發(fā)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高效性是以達到實驗目的為基礎的,不能以縮短實驗時間為目的,使實驗效果大打折扣。
(三)實驗改進遵循便利性原則
每個實驗,對學生的操作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學生需要通過實驗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那么,是不是實驗的每一步都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呢?如:一些復雜材料的組裝?課堂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某些實驗操作的機械重復?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尤其對于低年段的學生,太繁瑣的實驗操作反而不利于他們實驗的觀察和記錄。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準備鐵架臺和培養(yǎng)皿固定勺子,解放學生的雙手,使學生能全心全意觀察加熱能加快水的蒸發(fā)嗎。實驗改進遵循便利性原則,不僅包括學生實驗操作的便利,也包含教師實驗材料準備的便利。
(四)實驗改進遵循安全性原則
對于有危險性的實驗,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做好培訓、指導工作,如:高錳酸鉀做溶解實驗、酒精燈的使用等等,有時候也可以選擇更安全的實驗材料替代。在這一課中,帶吸盤的酒精燈能牢牢吸住桌面,不易傾倒,更安全,同時,酒精燈的使用是四年級一個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