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鈺 谷笑艷
一、引言
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對幼兒的身體、智力、社會性等方面產生影響。伴隨幼兒年齡的增長,幼兒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提升,到大班時期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如今,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幼兒家長們也開始重視幼兒心理狀況和行為發(fā)展。與此同時,我們要重視幼兒心理的發(fā)展,向家長和教師傳授正確引導幼兒的方法,讓幼兒能夠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自我控制能力的內涵
目前,國內外對于自我控制能力的定義有很多種。楊慧芳、劉金花認為自我控制是兒童根據(jù)社會環(huán)境的要求對自我的認識、情緒、行為進行調節(jié)與控制以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特征[1]。楊麗珠、董光恒等人認為自我控制能力是由自制力、堅持性、自覺性和自我延遲滿足四個維度構成[2]。根據(jù)以上結構劃分可知,有學者提出四維度結構,有學者提出五維度結構,且各個維度的內容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楊麗珠教授提出:自我意識包含著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不僅是個人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掌握,也是個體自覺的選擇目標,是為了保證某種目標的實現(xiàn)而自發(fā)地在無其他外部控制的情況下,主動采取一定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行為。
本論文以楊麗珠教授的定義和結構為前提,從自制力、堅持力、自覺性和自我延遲滿足等方面來研究大班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影響大班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的因素
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只有了解這些影響因素,才能處理好這些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要正確認識影響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并從各方面努力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性別因素
學前后期,大班幼兒的情緒和情感得到了比較穩(wěn)定的發(fā)展,但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并不完善,幼兒仍具有易沖動、易興奮的特點。男孩女孩的性格差異也顯示出來,特別是男孩表現(xiàn)出明顯的好動性。男孩性格活潑,喜歡運動,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較低的自我控制能力,而女孩喜歡手工、繪畫等較安靜的活動。有學者研究表明女孩之間發(fā)生沖突事件的次數(shù)明顯少于男孩,且女孩能表現(xiàn)出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謝軍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觀點[4]。男孩在中班時行為控制能力最慢,大班的時候有所提高[5]。另外,男女兒童的基因也有所不同,家長所提供的玩具類型以及愛看的動畫片類型也有所不同,因此楊麗珠等人認為生物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也可能是造成女孩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強于男孩的原因[6]。
(二)遺傳因素
遺傳素質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并決定著兒童的某些個別差異。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也沒有相同的兒童。幼兒身上流淌著父母親的血液,攜帶者他們身上的基因,這也決定著幼兒之間一定會有差異。因此有學者提出遺傳素質會影響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者對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做了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基因與自我控制能力所具有的聯(lián)系[7]。一些幼兒也遺傳了父母一方的氣質類型,氣質是個性心理的一個特征,是與生俱來的,后天很難改變。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不同氣質類型的幼兒性格也不相同,他們活潑或聰敏,沖動或抑郁。因此幼兒之間由于氣質的不同,自我控制能力的程度也不相同。
(三)家庭因素
幼兒自出生起就接受著父母的影響,父母教育幼兒的態(tài)度以及父母的舉動都會影響幼兒性格的養(yǎng)成。這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家庭教養(yǎng)的方式。從類型上可將其分為民主型、專制型、權威型和放任型。不同類型的教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出不同性格的幼兒。專制型的父母教養(yǎng)出的幼兒會產生逆反心理,這些幼兒在不恰當?shù)慕甜B(yǎng)方式下變得暴力、冷漠,嚴重時甚至表現(xiàn)出攻擊行為,其所作所為也很難得到控制。幼兒在權威型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會使他們產生壓抑情緒,他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被家長所支配,使得他們自卑、膽小[8]。最好的教養(yǎng)方式應該是嚴慈相濟的,既要民主又要嚴厲,父母能夠聽取幼兒的想法,又能提出嚴格的要求引導和約束他們,使幼兒擁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四)社會因素
幼兒能夠順利成長為一名社會人,需要通過自己不斷感知外界、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交流去體會不同的社會因素。因此社會因素會對幼兒成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當今社會,大部分幼兒早早的就接觸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這些通過電子產品進行學習、看動畫片的方式也已經非常普遍。這些教育早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雖然幼兒的年齡小,發(fā)育不完善,但他們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模仿影視作品(動畫片)中的行為。影視作品中的榜樣行為會使幼兒進行自我強化,加強好的行為,進而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以達到自我控制。但暴力的影視作品和家庭環(huán)境也會使幼兒出現(xiàn)攻擊行為。研究表明,外界的誘因對四歲幼兒的自我控制行為已經有了較明顯的激勵作用。盡管四歲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但仍然不穩(wěn)定,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誘因對他們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作用[9]。
(五)教育因素
幼兒從出生到成長再到成熟,一直是在父母與教師的教導下學習與進步。當一個幼兒犯錯誤時,人們會說“子不教,父之過”,將幼兒的錯誤歸結于父親沒有教育好幼兒。由此可見,教育對于幼兒的行為舉止產生著很大的影響。當前,我國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讓更多適齡兒童能夠接受到正規(guī)教育。學前期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他們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如何與同伴和成人交往、如何適應社會,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在這一時期有了飛躍的發(fā)展。因此良好的教育是保證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四、培養(yǎng)大班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對策
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不僅體現(xiàn)在幼兒成長方面,也關乎幼兒未來的成功。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學前時期要進行的必修課,家長和幼兒園都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來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提高幼兒自身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然而小學的學習生活與學前期大不相同,人際關系變得復雜,學習壓力更大,生活節(jié)奏也比學前期快得多,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會使得幼兒難以適應、想要退縮。因此家長和要是要大力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讓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克服困難,融入小學生活,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同時,家長和教師要讓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以此提高幼兒的自信心。當幼兒面對挫折和困難時,能夠相信自己,并去克服困難。這不僅有助于幼兒減少初入小學的不適感,而且能使幼兒更加快速地投入到緊張而不同的小學生活中。
(二)教師在一日生活中引導幼兒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幼兒進入幼兒園后,一周7天中有5天的時間都是在與教師以及同伴相處,在幼兒園中,教師角色占據(jù)領導地位。在幼兒園生活中,他們首先需要學會生活自理和人際交往,教師要做好引導?!?—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天生活,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盵12]我們要采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1.游戲法
幼兒們生性活潑,不能采用刻板的方式,比如不讓他們亂跑亂跳、不讓他們說話等,這些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幼兒的本性,難以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性。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動就是進行游戲。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大量具有趣味性的游戲進行活動,比如走直線、木頭人等。在游戲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也可以讓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行為,在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榜樣示范法
幼兒不僅善于模仿別人,而且也渴望受到表揚。教師可以將自我控制能力強的幼兒樹立為全班小朋友的榜樣,從而激起幼兒的競爭意識,通過適當競爭和個體影響群體的方法達到提高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此外,被列為榜樣的幼兒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其他幼兒的監(jiān)督,也會努力做得更好,更利于自身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也可以采取講繪本的方法,通過文學作品中的良好形象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當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出色和當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自我控制能力明線增強時,教師不能吝嗇自己的鼓勵,要贊賞幼兒,肯定他們的變化,以此強化幼兒好的行為,從而提高幼兒自我控制能力[10]。
(三)家長注重家庭教育,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周內,幼兒有5天在學校,2天在家過周末,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出現(xiàn)“5+2=0”的情況。因此,正確的家庭教育必不可少。
1.統(tǒng)一家庭教育觀念
想要教育好幼兒,首先家長要統(tǒng)一教育觀念。年輕家長與老一輩們有很多不同的教育觀念,在家庭教育過程中也難免出現(xiàn)分歧,這時幼兒被兩種不同的要求所左右,但他們還不能正確做出決定。面對親人的分歧,幼兒也不愿讓彼此生氣,自己也變的畏首畏腳,對自己的事情不能果斷下決定。統(tǒng)一的教育觀念,不僅讓幼兒在溫馨的環(huán)境中成長,也能讓他們明辨是非,明確處理事情的方法。家長也要尊重幼兒本身的意見,讓幼兒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幼兒有了自己的思想,自我控制才能更好的發(fā)展。
2.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
幼兒的年齡還小,很多時候不能照顧好自己,因此放任幼兒,讓幼兒自己發(fā)展是不可取的。在養(yǎng)育幼兒的過程中,成人要對幼兒百般呵護,幫助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悉心照顧也是需要有限度的,一旦越過了這個度,照顧便成了溺愛。溺愛幼兒會使幼兒過于任性,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會比其他幼兒弱,嚴重時影響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我認為家長應采用“民主+嚴厲”的教養(yǎng)方式,不僅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要對幼兒適當?shù)囊?,讓幼兒能夠明辨是非,更好的控制自己?/p>
(四)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到“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的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家長的參與,只有教師和家長共同配合,形成統(tǒng)一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才能夠促進幼兒自控能力的發(fā)展[11]。盡管學校是教育幼兒的場所,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要承擔者,但幼兒的教育也離不開他們所處的家庭。只有家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1.幼兒園應多開展親子活動,定期組織親子互動
家長與幼兒共同參加活動可以培養(yǎng)親子關系,增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在活動中,家長和幼兒共同克服困難,團結一致,使家庭氛圍變得更加溫馨。在集體活動中,孩子們可以相互合作,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家長們可以相互學習、溝通交流,使每個家庭都收獲一份和諧和快樂。
2.召開家長會,引領家長樹立培養(yǎng)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意識和正確方法
教師在召開家長會時,應向家長普及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讓家長增強這方面的意識,并教給家長培養(yǎng)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正確方法,在課堂外也能培養(yǎng)幼兒自我控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在幼兒園和家中共同引導幼兒,進行有意識的訓練。
3.通過延遲滿足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自我控制能力
延遲滿足是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延遲滿足不僅讓幼兒懂得什么是忍耐,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耐心,提高他們的耐力。美國斯坦福進行了有關延遲滿足的實驗。研究者通過十幾年的追蹤觀察發(fā)現(xiàn)能夠延遲滿足的幼兒比缺乏耐心的幼兒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也較好。通過十幾年的跟蹤觀察,最終發(fā)現(xiàn)在學習和工作中表現(xiàn)的出色的往往是有耐心的孩子,成功的幾率也更大,不難看出延遲滿足能力與取得成功的概率成正比。
家長和教師要有意的對幼兒進行適當?shù)难舆t滿足訓練,當幼兒提出一些要求時,在幼兒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后再滿足他們,在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的同時提升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莉.3-6歲幼兒情緒調節(jié)與自我控制能力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7.
[2]董光恒.3-5歲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結構驗證性因素分析及其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5.
[3]謝軍.3-9歲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4,6(4):2-3.
[4]周少賢,陳尚寶,董莉,沃建中.3-6歲幼兒獨立性和自我控制的發(fā)展特點及家庭影響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04,1(11):1-3.
[5]沈悅.幼兒自我控制的發(fā)展特點及影響機制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1.
[6]謝超.論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yǎng)[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6(22):7-9
[7]張丹華.誘因對3-6歲兒童自控行為發(fā)展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89,2(3):2-4.
[8]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2012.
[9]袁園.5-6歲幼兒自控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以江西省瑞昌市A幼兒園為例[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24(6):20-21.
[10]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5-7.
[11]金蓉.幼小銜接中大班幼兒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2-3.
作者簡介:
王瑞鈺(1997-),女,漢族,籍貫:河南省義馬市,洛陽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谷笑艷(1998-),女,漢族,籍貫:河南省嵩縣,洛陽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洛陽師范學院 學前教育學院?河南洛陽?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