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之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是文言文教學,長久以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因為文言文不僅晦澀難懂,而且和學生的生活有著較大的隔閡,文言文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這篇文章對目前文言文教學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適當?shù)慕鉀Q方法以及有效對策,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學生的學習欲望得到激發(fā),開展多元化的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不斷地提升,使學生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等。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學習難度;有效策略
文言文學習是初中語文學習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因為文言文本身較為晦澀難懂,而且和學生的生活有著較大的隔閡,所以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往往存在一種畏難心理,甚至是如一句順口溜所言“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學生的這種對于文言文的強烈抵觸態(tài)度使得整個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一直較為低下。而教師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式普遍較為單一,使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變得更為抵觸與害怕。所以,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有效的方式與手段,提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目前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欲望不強烈
興趣是學習之中最為重要的鑰匙之一,只有具有充足的興趣,學生才能對學習產生較強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興趣能夠使學生進行文言文知識學習的內在動力不斷地增強。文言文的內在含蘊非常突出,但是因為學習的難度較大,整體較為晦澀難懂等特點,使得學習過程較為艱難,并且簡單地讀讀背背等學習的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欲望變得更低。并且,文言文的學習需要一定時間的累積,從最開始的文學常識積累到文言文知識的閱讀應用等都需要較為豐富的積累,這并不像數(shù)學等科目解出一道題就能馬上獲得成就感,學生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反復地記憶與練習才可以得到成就感,因此學生并不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并且還可能逐漸對文言文學習產生一定的厭煩。這種欠缺成就感的心理會滲透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之中,使得文言文學習的效果較差,產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而且部分教師沒有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一直都是使用單一不變的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進行重復地背誦與默寫,這就使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對日常的背誦和默寫更為重視,只是為了取得更高的分數(shù),因此雖然學生的知識不斷地積累,但是整體的文言的素養(yǎng)并未提升。
(二)文言文的“言”理解難度大
文言文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瑰寶之一,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重要,同時對于塑造學生正確的觀念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許多文言文的“言”即字詞句本身的意義或作用非常的復雜,理解難度非常大,如果學生自身的文言文基礎比較薄弱,那么就沒有辦法理解其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沒有辦法了解其中的深意。而且文言文里面具有非常多的通假字以及一些古今異義的字詞,這些詞的數(shù)量多,同時出現(xiàn)的情景并不一樣,往往需要到具體的語境之中才可以得到正確且詳盡的回答,這樣對學生的文言文學習帶來了非常大的阻礙,使學生難以進行文言文學習,而且要實現(xiàn)對于文言文閱讀的真正理解,不僅要明白文辭的含義,同時也需要結合文章具體的寫作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生平經歷以及典故等進行熟悉與了解,能夠更為全面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這就使學生應該具備的文言文架構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么“重言輕文”,要么“重文輕言”長久的失之于偏頗之中。
二、提升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術,激活學生學習欲望
文言文的文辭理解難度比較高,其中具體的語法結構與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結構具有一定的差異,如果只是教師口頭講述,那么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具體含義,同時也沒有辦法正確分析語法內容,而且這樣的較為枯燥且乏味的敘述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但如果借助信息技術,就可以將文言文之中想要表現(xiàn)出來的人、事、物等用圖片、視頻以及動態(tài)圖等表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文言文之中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對于字詞以及語法等具有更為深入的認識。比如在學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時,教師就可以選擇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醉翁亭記》之中“流觴曲水”一段的視頻,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景之美”,同時也能夠從中感受到“人之樂”,這樣可以讓學生對于其中那一種寄情于山水之間,與百姓同樂的情懷形成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同時通過整體視頻的觀看以及欣賞,學生對于文言文之中的一部分字詞的認知也更為深刻,同時自身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一直提高發(fā)展。在這里,教師還可以馬上進行頭腦風暴,讓學生能夠在腦袋之中形成場景與記憶的再現(xiàn),并且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比如獎勵之類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不斷地提升。
(二)開展多元化活動,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不能夠僅僅止步于對于字詞的理解以及對于具體的語句的分析上,還應該在文言文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自主能力、協(xié)作能力以及主動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學習《世說新語》一文時,教師在進行課文的詳細講解之前,應該布置一些課前任務,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搜集古今智慧少年的相關故事,并且在課前五分鐘的時候可以和同桌或者周圍的同學進行分享。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之中,學生對于文言文的探究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又比如在進行一些話題的探究之時,如“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這一類的句子之時,教師能夠運用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在團結協(xié)作,合作交流的過程之中實現(xiàn)知識的鞏固以及內涵的挖掘,使學生能夠能夠進入到文言文的深入學習過程中。所以教師對于文言文的閱讀教學一定不能只在講解上,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探索,主動地進行探究,來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適當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對于初中語文文言文的學習來說,文言文的學習的基礎包括了字詞的積累以及句式的總結問題等,所以要讓學生不斷地沉淀相關的知識以及形成基本的能力,為此要培養(yǎng)良好的文言文的學習習慣:首先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整體意識,運用這種整體意識去對文言文之中的每一項內容進行詳細地分析,這樣結果較為全面,不會出現(xiàn)斷章取義情況,同時學生也應該多多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而不僅僅是局限于一種閱讀方法,僅局限于一種閱讀方法容易導致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及思維方式都被限制,阻礙閱讀的效率以及質量地提高。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要適當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文言文教學中,學生的文言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為了縮短積累的過程還可以從學情出發(fā),適當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特別是在剛剛進入七年級接觸到比小學更長更難的文言文時,教師不妨放慢學習的腳步,和學生一起回顧小學五六年級的文言短文,讓學生有著心理上的拾階而上的舒服感避免產生過強的不適感。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之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優(yōu)化與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同時改進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及加入適當?shù)男畔⒓夹g,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進而提升文言文的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李莉華.文言并重促養(yǎng)成——初中文言文教學感悟[J]知識文庫,2020(16):145+147.
[2]屈琴.有效的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8):60‐61.
[3]王靜.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06):67.
[4]徐玉金.初中語文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0(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