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根
耐久跑是體育教學中《大綱》規(guī)定的中學各年級都要學習的主要教材和必測項目,又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必測項目。1000米跑則是浙江省衢州市初中升高中體育素質測試中的必測項目,也是高中男生每年達標測試項目,但現(xiàn)在學生的耐力素質持續(xù)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教學中,中長跑教材相對比較乏味,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第二,時下中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缺乏必要的鍛煉時間。第三,現(xiàn)在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導致其任性、懶惰、怕苦怕累,意志和毅力薄弱。第四,缺乏對體育鍛煉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正確認識等。再因為耐久跑在教學中由于持續(xù)時間較長,又要跑出一定的速度,體力消耗大,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其他機能反應。在生理、心理上長時間高強度的負荷,從而引發(fā)對耐久跑的畏懼心理,使學生談長跑色變。學生絕大多數(shù)不愿意練習耐久跑項目,總是請假,找原因不跑,耐久跑這項目考核也是最難的,考起試來多數(shù)學生不及格,有些學生知道自己跑不及格干脆不跑,反正不及格。教學雙方不能較好配合,學生極易產生被迫參與的感覺。因此,如何提高耐久跑的課堂效益?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成了體育課堂教學耐久跑教材教法的關鍵和重點難點。本人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點教學經驗,對提高學生耐力素質效果很好。因此,改進耐久跑的教學方法,樹立健康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這對廣大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就此作了為期3個月的教學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動機作為切入點,強調科學鍛煉的理論指導與意義。
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杜澤中學高一(8)、(10)班的男生,其中一(8)班為對照班,共22人,一(10)班為實驗班,共22人。
2 研究方法
一(8)為對照班,按原定的教學方法上課,一(10)班為實驗班,按實驗的要求上課。
在研究前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一次測驗均在準備活動充分,不作任何宣傳動員的情況下進行,3個月以后對實驗班再同樣進行一次測試。
2.1 實驗設計:對照組常規(guī)教學一般是在田徑場上饒場進行練習,進行變速跑、定圈跑、重復跑等教法;
實驗組設計如下:
①加強宣傳教育,多講、多宣傳鍛煉耐久跑的目的、意義、重要性、好處等,提高耐久跑理論知識的教學,通過理論課專題講座,黑板報,校園廣播,校報等形式宣傳講清楚耐久跑意義,認識到耐久跑素質對其身體、學習、生活、事業(yè)的近期作用和長遠作用。告訴他們經常參加耐久跑練習能使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機能得到改善,心肌因此而增厚,心肌毛細血管開放數(shù)量增加,收縮力量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加,保證運動時和運動后的血液供應。使學生先從主觀上感知耐久跑練習的必要性,使他們真正懂得增強體質,培養(yǎng)意志,不僅是國家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更是自身的需要。從而再繡導、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逐漸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
②比賽和游戲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使大腦處于良好的機能狀態(tài),有利于提高練習積極性,富有吸引力,可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提高教學效果。所以要寓耐久跑練習于游戲和比賽中,使學生在愉快的游戲和比賽氛圍中,忘卻疲勞,達到積極練習的目的。在教學中,我經常采用貼膏藥游戲,跳棒游戲,排球攻擊游戲,大魚網(wǎng)游戲,在運動場上跑動運球、傳球、搶球接力比賽,小足球比賽,橄欖球比賽等游戲、比賽方法來進行耐久跑練習,這樣學生在練習中很投入,而且情緒高漲,運動負荷也較大,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有氧代謝能力,而且使學生的無氧代謝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③可根據(jù)課的任務來安排音樂,即根據(jù)一堂課中耐久跑練習的內容、強度、量來選擇樂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最好選用節(jié)奏明快,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音樂。如:《亞洲雄風》、《運動員進行曲》、《大中國》等曲子,使音樂的節(jié)奏與練習內容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誘發(fā)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調節(jié)下,忘卻疲勞,學生在練習中往往精神振奮,步幅輕盈地跑完全程。練習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繞跑道前進跑法,也可以用各種輪流領先跑法練習等。為學生提供一些適宜的音樂,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歡快和愉悅的氣氛。
④改變傳統(tǒng)的場地繞圈跑法,可利用場地進行各種形式的圖形跑和體操隊形跑,使學生產生新鮮感,提高練習積極性。如: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花瓣形跑,長方形跑,正方形跑,對角跑等,還可以通過不停地變換隊列隊形跑,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認真參與練習。如:合隊跑,分隊跑,錯肩跑,穿插跑等。讓學生跑的輕松而有樂趣。
⑤可用跳繩的形式來練習耐久跑項目,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可原地單人跳短繩、雙人跳短繩;雙人或多人跳長繩、跑進繞環(huán)跳法、跳雙繩、定時跳繩、跑進中跳繩練習等。
⑥利用多種練習方式,改變跑的速度,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強度。如:折返跑、變速跑、重復跑、計時跑、定時跑、定距跑、彎道跑、放松跑等。再次,要合理地安排好運動負荷,每次課最高心率原則上均要求控制在160~180次/秒。
3 實驗的結果與分析
3.1實驗的結果
實驗后調查發(fā)現(xiàn),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改觀,不感興趣的人數(shù)有原來的14人減為3人,比較感興趣的人數(shù)有原來的7人增加為13人,有6人對1000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對照組的變化不太大,只有2人產生濃厚的興趣,比較感興趣的人數(shù)有8人增加到10人,不感興趣的人數(shù)13人減為10人。
通過對實驗組22名學生進行3個月的速度訓練,訓練前后測得每人1000米的成績(單位:秒)如下表,問訓練前后1000米跑的成績的差異有無顯著性意義。(a=0.05)
解:
1)(訓練前后1000米跑成績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2)計算t值:
列∑計算表,計算 ,
=17.64
3)查t值表(雙側):a=0.05 n’=22-1=21 則t0.05/2(21)=2.08
4)比較:
差異顯著,否定原假設.
結論:訓練前后1000米跑成績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3.2實驗分析
從體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實驗組學生感興趣程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心理學表明:興趣是學習和活動的動力之一,可以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的積極性,興趣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養(yǎng)的關鍵是在于教師要結合學生特點,正確合理地組織體育教學。本設計是從這方面人手的,學生1000米興趣的提高,對教學任務的完成起到促進的作用,說明形式多樣的教學比單調的教學,更有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
總結出的只是一些提高耐久跑教學的練習方法, 耐久跑在體育教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學田徑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我們不但在高一年級要重視而且在各個年級的體育教學中也給予高度的重視。教學實踐也使我們深深地認識到;耐久跑既是一項身體鍛煉價值很高的運動,又是增強學生耐力素質的典型練習。經常進行耐久跑,可以改善和提高學生心肺機能,磨煉頑強的毅力、堅強的意志,有利心理氣質的培養(yǎng)以及生理發(fā)育和身體的均衡發(fā)展??傊还苣囊荒昙壍膶W生,要取得耐久跑項目考試合格和體育達標,絕非輕松之舉,僅靠身高或體壯是不能獲得的,必須加以一定時日的鍛煉,且注重選擇科學有效的練習,方能奏效,別無捷徑可走。再有,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個體承受運動負荷的能力,有針對的安排合理的運動量及強度,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得到練習,做到課課有收獲,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和成績的提高。
(作者單位:衢州市衢江區(qū)杜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