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那海峰
摘要:本文針對青少年在素描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造型能力的難點進行探究及提出策略。素描造型最基本籠統(tǒng)的概念無疑是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向整體擴散的過程,在此前提下遵循透視學原理巧用點、線、面作為空間距離參照,從而對達到精準度超高的造型能力更進一步。
引言
當今社會美育已經(jīng)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于說沒有美育的教育是有所缺失的,美育對于孩子的氣質和素養(yǎng)升華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而素描對于美育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小窺的影響,素描無疑是一切美術造型的基筑,在對造型技能的把握十分精煉老道之前,絕對不能打亂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的過程的順序,因而在沒有描定外框的情況下,局部的任何一點差錯會延升成整體的扭曲,必將導致最終造型失敗,所以應該牢記整—局—整這三步,不斷在檢查和修改中作出標準造型。
一、素描造型中點、線、面的應用
1.點在素描造型中的應用:點是視覺藝術中最小形式的單位,它像交通樞紐的位置一樣規(guī)定著線的延展方向和角度,和線與面聯(lián)系著。最高點和最低點、最左點和最右點限制了畫面中物體范圍的大小,最遠點和最近點以及許多點的轉折點又規(guī)定了物體形態(tài)的輪廓。造型前應仔細觀察對比點和點之間的偏移,從空間距離的感覺出發(fā),重復相互參照,提高造型整體的精度。
2.線在素描造型中的應用:線是對點運動軌跡的延續(xù),任何素描都是由成千上億條無數(shù)的線構成的,線在素描中處于司帥的地位,是造型中最強的部分,每一根線條都有著獨特的靈魂。線分為輔助線和輪廓線,顧名思義輔助線就是專門輔助輪廓線建立標準的立體框架的線,對我們把握形體從整體到局部的特征起到促進作用,它是我們在觀察物體形態(tài)的時候假設出來的,用于定準輪廓線的線。而輪廓線就是反映形體轉折的部分,通過直線和曲線勾勒出形體的外輪廓和內輪廓,形成物體的立體框架。
3.面在素描造型中的應用:面是由無數(shù)的點和線排列后形成的,是相對于點和線的平面形象,是放大的點,而面的運動又產生了我們想要塑造的體。面分為直面和曲面,直面一般表現(xiàn)為頂面、側面、底面三個面。而曲面則是由亮面、明暗交界面、暗面、反光面、投影幾個部分組合而成。任何復雜的形體在造型的時候都可以拆分成立方體、柱體、椎體和球體等形體進行簡化剖析。
二、透視學在素描造型中的應用
在專門研究人體肖像和素描靜物時我們研究的透視學是指狹義的透視學,即合乎科學規(guī)律地再現(xiàn)物體的實際空間位置,適用于大范圍的場景時,則是廣義的透視,即各種空間表現(xiàn)的方法。青少年在素描造型中出現(xiàn)了最多的問題,如抓不住形狀、形體不自然、沒有動態(tài)感等,甚至很多初學者沒有造好標準的型就進行深入塑造,畫面自然不經(jīng)看。這是因為對透視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徹底、對空間的感受成果觀察力不夠深、對于空間距離的掌握不成熟的原因,所以要全面理解透視學的原理和法則,并且將理論知識貫徹到實踐中去,才能將三維空間根據(jù)透視規(guī)律呈現(xiàn)于二維平面的藝術表現(xiàn)中。在積累理解透視的基本名詞和概念后,可從四個方向理解透視法則:
1.平行透視:在畫面中一個物體距離越遠,所占畫面的面積越小,視覺觀感自然越小,反之。所以歸納在一起就是給人視覺上“近大遠小”的感覺,這種感覺運用到造型中常常使用平行透視的方法。平行透視中,物體的一個面與視覺平行,另一個面與畫面呈90°垂直面,以吃雞中的長方體集裝箱為例,當集裝箱的兩個面與視角畫面平行時,集裝箱的12條棱里有8條棱也與畫面平行,我們可以借助這一特性使用輔助線參照作出標準的集裝箱輪廓線。當較多的集裝箱同時平行于一個面時,垂直面全部會向一個點延伸,即只有一個消滅點。
2.成角透視:當所畫物體的兩個面都與畫面視角不平行,已知不平行必定意味著相交成角,因而這樣所作的透視就是成角透視。這種視角就像是位于拐角轉彎處,余光望向角的兩端。成角透視又可分余點成角透視和距點成角透視兩種,有兩個消滅點。遇到此種透視構圖需注意觀察以利用它的特性協(xié)助造型。
3.仰視透視:立于高樓大廈底部距離較近的地方,將抬頭所見視角作于畫中,便為仰視透視。畫面中高樓底部應腦補廣角亦顯碩大堅實,頂部逐漸縮小顏色漸虛,由矮到高、由近到遠的仰視畫面必然傾斜,但是視心的輔助線必須與畫面垂直。仰視透視運用于狹義的物體透視中,體現(xiàn)在透視對象的底部隱藏面顯露,而頂面隱藏,以素描人物頭像的造型為例,仰視中的人物三庭中的第一庭變?yōu)樽疃?,第三庭變?yōu)樽铋L,眉骨和發(fā)際線不易凸出,而鼻底和下巴可能整個顯露。
4.俯視透視:俯視透視與仰視透視概念相同只是視角相反,形同立于大廈頂端低頭作畫。同樣遵循近實遠虛的原理,越向底部靠攏,體積越小、顏色越虛。
三、直觀道具在素描造型中的運用
1.測量:由于初學者不善于深入觀察和感知空間距離,所以可以借助量尺或透視板等工具,將畫紙固定在畫板上,然后對應需要取形部位在紙上淺標出輔助線,測量的對象可以是外框長短、肖像五官的比例、轉折的角度等,有的也可以在畫板側邊作常用豎軸和橫軸標注,方便下次造型,原理類似于練字字帖中方塊字設置的田字格方塊,正如賣油翁所言:“唯手熟爾!”多次運用以達到慣性記憶的效果,熟練后就不需要借助工具了。
2.模型:根據(jù)最常見的物體道具化,依照實物的比例和結構制造出的模型,可以讓人從從用眼睛感受跨度到用手感受、用心感受。模型可以做成等比例均勻縮小在日常把玩中感受記憶,最常見的是人像石膏、幾何體石膏和泡沫塑料材質的水果及小件物品。就像地球儀一樣,模型可以收集很多不一致的東西,使他們促成一致,多個模型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擺放練習不同曲線的構圖。
3.圖解:學習素描的最初,多數(shù)情況下,除了臨摹還是臨摹之外,直覺性的圖解說明了前輩們總結的寶貴經(jīng)驗,彌補了缺乏實踐經(jīng)驗的地方。臨摹優(yōu)秀的作品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它對藝術素養(yǎng)和造型技巧,以及構圖能力和構想意識的強化有很大的推動力,所以我們應該積累很多適合臨摹的優(yōu)秀的書畫集。
總結
素描造型能力看似單一,但涉及面很廣,包括觀察能力、手眼協(xié)調能力、基本手繪能力、藝術表現(xiàn)能力等。這篇文章中提到了許多乏味的問題。造型的時候想那么多可能會很累,但是青少年們必須努力練習!不經(jīng)過實踐,多吸收理論知識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把這些技巧放在潛意識里,它們自然會為你服務。在此基礎上,熟能生巧,素描造型能力自然會提高。
作者簡介:李雪,女,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公共藝術專業(yè);那海峰(通訊作者),男,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