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央金
【摘要】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我們應該尊重家長,建立起合作的關系,進而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我們還要幫助家長不斷提高教育能力,為幼兒的身心和諧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更加立體的教育環(huán)境。為此,我們加強了家園之間的溝通。本文結合家園共育的實踐情況,提出有效地開展家園溝通的策略,為相關教育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家園溝通;策略
新時期家園共育成了幼兒園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家園共育也是提高幼兒園課程實施質量的重要途徑,家園共育是現代幼兒教育的重要發(fā)展趨勢。在幼兒園開展家園共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有能力進一步豐富家園共育的內容,不斷地提高家園互動的質量,促進家園之間的進一步合作,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對此,本文將結合家園共育工作的實踐,對家園之間的有效互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完善溝通渠道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我們進行家園溝通時,會使用不同的方式和途徑,根據家長的不同情況,我們會利用傳統的溝通模式或者是現代化的溝通模式,有效地滿足了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家長的需求,實現了家園之間的有效地互動和溝通。
例如,我們會利用傳統的家園互動的渠道來搭建起家園之間的互動橋梁,包括成立家長委員會,開展班級家長會,使用家園聯系冊,運用問卷調查,設置家長接待日,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等等。又如,我們根據一些年輕家長喜歡使用現代通訊的方式,搭建了網絡的家園互動平臺,包括幼兒園班級網站、QQ交流群或者是微信交流群等通過不同的形式,實現家園之間的互動。尤其是現代化手段支撐下的網絡溝通平臺,為家園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也使家人之間分享的內容更加的豐富,使家園之間的互動更加的充分。總之,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傳統的溝通模式和現代化的溝通方式,在不同的渠道做好相應的工作,發(fā)揮各種渠道的優(yōu)勢,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而且通過豐富的溝通渠道,也提高了家長的認同度,他們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幼兒園的日常管理當中來,有效地提高了家園共育的質量。
二、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提高家長育兒能力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幼兒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專業(yè)的優(yōu)勢,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進行指導,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增進家長對幼兒園以及教師的信任,使各個方面都達成對教育的一致認識,進而使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能夠順利的開展。
例如,有的教師會利用家長學校這種形式來提高家長的科學保教水平。為此,教師會為幼兒家長宣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或者是要求保健專家、心理教授等專門為家長講解幼兒時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并使用互動問答、主題沙龍等多種形式,對家長進行育兒指導。為了使家長學校更加有針對性,我們還可以把我們整個學期所要組織開展的專題講座等活動形式,用表格的方式發(fā)放給家長讓家長進行勾選,從而使幼兒教師的指導更加具有針對性。又如,教師一定要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教育資源分享給家長,包括幼兒教育類的理論書籍、報紙和雜志,等等。有條件的幼兒園可能會構建自己的圖書室。那么,這里的幼兒讀物都可以成為共享的資源,為幼兒家長提供方便滿足他們的需求,幼兒園可以設置圖書室開放日,專門供家長和幼兒在圖書室里閱讀。幼兒園還要適時組織全園家長經驗交流分享會。在這方面,家長可以撰寫教育子女的經驗文章,也可以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先進的教育思想,以及一些成功的教育案例。在這種活動中,家長教育家長,家長影響家長,大家共同探討教育幼兒的方法,總結教育孩子的經驗,從而使每一個人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
三、引領家長參與,形成幼兒教育合力
在家園共育工作中,為了提高家長的素質,提高他們教育子女的能力,我們還使用了更加就參與性的活動和形式,從而提高了家長的參與度,提升了他們的自身素養(yǎng),幫助他們轉變了觀念,增進了家園之間的互動和了解。
例如,由于每一位家長身上都蘊含著比較豐富的資源。那么,我們就會鼓勵他們來幼兒園當助教。在這樣的活動中,由于家長的教學風格不同,帶來的活動內容各異,所以,會有效地豐富幼兒園課程的內容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彌補了幼兒教師的其他領域的專業(yè)知識的不足。如有一名幼兒家長是小學的老師。那么,在大班的入學前準備工作中,我們就邀請這位幼兒家長和廣大的家長朋友們進行探討,既可以增進家長之間的了解也可以使,每一名家長都能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在這種活動中,家長成為了幼兒園課程實施的重要的合作者和支持者。為家園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又如,教師可以組織節(jié)日聯歡活動,并通過傳統佳節(jié)這個載體,邀請家長參與到節(jié)日環(huán)境的布置當中來,并和幼兒共同在幼兒園度過節(jié)日,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增進家園之間的感情。教師還應該組織一系列的親子閱讀、親子郊游等,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游戲,感受孩子成長的快樂,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融洽家園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多年的家園共育工作組織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不斷地拓寬家園溝通和互動的渠道與平臺,通過不同的溝通方法,實現家園之間的互動,滿足了不同家長的需求,豐富了家園共育的內容和家園合作的內涵,增進了家園雙方的信任,實現了家園之間的互補,使家園共育工作真正走向了健康和深入。
參考文獻:
[1]朱凱利.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家長工作新策略[J].才智,2018(20):54.
[2]魏艷娟.家園溝通中幼兒教師共情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153.
西藏昌都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