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青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是中華歷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將詩詞經典進行傳承弘揚,就需要語文教師做好教學指導工作。從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養(yǎng)成良好的詩詞學習習慣;從課堂與課外的緊密銜接,加深學生的體驗與感悟,最終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外教學
引言: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經驗,基于課堂學習之外,進行拓展延伸,并且做好教學指導,讓詩詞教學更加實效。
一、營造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
古詩詞蘊藏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對于學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塑造、情感培養(yǎng)等,有著非常深遠的積極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就要做好課外教學指導,引導學生悅讀古詩詞,實現經典傳承。那么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通過良好環(huán)境的營造,激發(fā)學生興趣,促使學生主動踴躍參與詩詞學習。首先,作為語文教師,要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專題講座、主題會議等途徑,進行正確的詩詞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引導,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通過良好校園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熏陶與感染中,主自覺主動學習古詩詞,搜集更多的詩詞資料,養(yǎng)成良好的興趣習慣。其次,教師要做好網絡教育資源的收集、整理與篩選,通過層層把控與監(jiān)督,為學生傳遞與分享積極的、多元的詩詞素材,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習慣。對于超出學生理解范圍的,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簡化與優(yōu)化,以圖文、視頻、聲樂等方式,形象趣味的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帶來視覺與感覺上的沖擊,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印象與理解。最后,語文教師要將詩詞經典、傳統(tǒng)文化緊密結合,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頭表達教學等緊密結合,為學生留有思考交流、互動探究、實踐表達的機會,帶領學生積累豐富的素材,從而感受詩詞的經典魅力。
二、反復誦讀,展開想象
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外教學,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習慣,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而且在于挖掘詩詞背后的情感價值,用心去體驗與感受,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因此在古詩詞課外教學指導中,還需要語文教師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指引其展開反復誦讀,并且想象思考,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2]。首先,在古詩詞教學前,教師先要指引學生,展開逐字逐句的反復誦讀。逐步掌握詩詞的正確讀音、節(jié)奏、感情,然后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與詩人進行對話交流,深入體驗與感悟詩詞中的情境,領悟詩詞的美,做到“悅”讀詩詞。其次,想象,也是詩詞誦讀與學習中的關鍵。當學生初步領悟詩詞的內容、節(jié)奏、情感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結合詩詞所描繪的場景,展開思考想象。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了解作者要想表達的思想,深刻掌握詩詞背后的價值與內涵。
例如在李清照的《夏季絕句》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指引學生展開反復誦讀,在熟知詩詞內容與情境的基礎上,展開思考想象,將詩人當時創(chuàng)作的心境與背景重現,深刻感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壯志豪情,領悟一代女詩人的風采多姿。
三、實踐活動,加深體驗
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外教學指導,必須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才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在教學中,還需要通過實踐活動的組織,加深學生對詩詞的體驗與感悟。首先,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發(fā)展,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突破古詩詞教學的時空限制,將課堂與課外緊密銜接,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3]。然后將古詩詞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鼓勵學生質疑、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保障學習的多元化,遵循小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3]。其次,古詩詞課外教學指導,還要充分利用家庭、社會等資源,組織多元、趣味的實踐活動。作為語文教師,要主動與其他學科教師、家長、學生等,保持密切的聯系互動。比如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為學生推薦與分享優(yōu)質的詩詞素材,趣味靈活的學習方法;也可以利用社會資源,包括著名的詩人、經典建筑、文物館等,引導學生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搜集更多的參考資料,深入了解詩詞背后的內容與價值,豐富自身的學習之旅,感受到詩詞文化的魅力。最后,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校內活動、班級活動、校外活動的組織,在比賽競賽、角色扮演、話劇表演中,引導學生主動展開詩詞學習,領悟其中的思想情感與價值魅力。如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結合傳統(tǒng)文化、利用戶外郊游活動等,引導學生以“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以及自然景觀為主題,搜集相應的古詩詞,或者進行詩詞創(chuàng)作,營造濃郁的閱讀與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中秋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有關中秋節(jié)的習俗、圖片、來源等,然后鼓勵學生搜集有關中秋的詩詞,與同學、教師分享交流,組織一場大型的詩詞交流活動。如:李白的《靜夜思》、蘇軾的《水調歌頭》、李商隱的《霜月》等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的體驗與感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外教學指導策略,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希望為后續(xù)的實際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就可以通過營造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反復誦讀,展開想象;實踐活動,加深體驗等策略,帶領學生喜歡上詩詞,主動踴躍參與,將其經典內容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楊作兵.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27):37-38.
[2]趙雅.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及策略[J].知識窗(教師版),2021(03):83.
[3]朱韶蕾.多維度延伸,在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審美情趣[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3):27-29.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橋頭河鎮(zhèn)中心小學 41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