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靈芝
摘要:從教學準備階段、教學實施階段對怎樣上好一堂課進行了探討,目的是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教師;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教師展示學術才華的舞臺,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jù)。要上好一堂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水平,熱愛教育事業(yè),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做到:符合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精心組織教學,教學信息量要充足,教學目的要明確,教學過程要和諧,教學方法要得當,教學效果要明顯,教學基本功要扎實,教風要嚴謹,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同時還必須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學習階段,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選擇合理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安排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就此問題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作了探討。
一、教學準備階段
備課是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課堂講授的水平,從根本上來說,決定于教師自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但認真?zhèn)湔n對于保證講授的效果,有直接的意義。
1.備大綱。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明確所講授課程的結構體系,知識點之間內在關系,初步了解課程教學重點、難點及在教法上的要求。明確教學任務的性質,總學時、周學時安排,考核方式等等。
2.備學生。了解教學對象(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專業(yè)、年級等;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如學風、班風、學習態(tài)度、習慣、水平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認真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3.備教材。鉆研教材是備課前期的基本工作,通過鉆研教材和參考資料,把課程內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論理解準確、透徹;重要公式、推導過程要清楚、熟練;掌握教材的重點,找準教材的難點;掌握教材內在的知識體系結構和思維邏輯關系。
4.備方法。教學方法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課堂講授的組織和設計,如什么時間引出問題、怎樣引出問題、什么時候引導啟發(fā)思考、什么時候互動及采取怎樣的方式互動;板書的設計及粉筆顏色的選用;課件與板書結合的方式,課件畫面切換的時間和方式,布置課外作業(yè)等等。
5.備教案,即編寫教案。這是教師深入具體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的細致過程,也是教師個人思維活動的深化和具體化過程。首先,在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編寫教案(講稿),促使教師深入細致地構思每一次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選用,重點、難點的確定,板書結構設計,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按照自己邏輯思維路線,通過自己的認識來闡述、說明、推導、論證、演算。講稿要強調問題的引出、過程分析、邏輯的推理和展開,要能夠體現(xiàn)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思想水平。
6.備載體,備環(huán)節(jié)。上課前還應該檢查教案、教師手冊、以及麥克、U盤、模型等教具是否準備齊全,配備和調試好有關教學儀器設備等各種教學設施。
二、教學實施階段
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的要清晰明確,教學內容要正確充實,教學方法要靈活適當,課堂組織要嚴密緊湊,教學手段要合理恰當。通過一堂課的學習,使學生獲得知識,為學生培養(yǎng)品德、發(fā)展智力、提高能力奠定基礎。
1.教學內容豐富,信息量適中。要清楚本節(jié)課講述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要講得完整、正確、透徹,簡練,切忌內容貪多,講課過細。對于理論性較強,學生不易理解的內容,要聯(lián)系實際進行講解,選擇的實例要恰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shù)亟榻B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關的本學科的最新進展。為拓展學生對本節(jié)課(或本門課程)的思路,要適當?shù)亟o學生介紹一些好的參考資料。教學內容應把握學科的發(fā)展方向,講授內容充實,教學信息量充足,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并要考慮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
2.概念準確,條理清楚。概念明確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明確本節(jié)課有哪幾個主要概念,二是要清晰、確切地表述這些概念,特別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用清晰準確的語言,充分地表達清楚,只有概念明確了,才能對含有這些概念的規(guī)律(如原理、定律、推論等)有正確的理解,才能順利地運用這些概念和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使之具備一定的終生學習的知識儲備。
3.重點突出,分散難點。所謂重點是指本節(jié)課要介紹給學生的重要的知識點或要培養(yǎng)的重要的能力點,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所謂突出,就是在教材的這些重要的部分,要舍得花時間、下力氣,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這些重點凸現(xiàn)出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理解并掌握它。講解重點問題時要加重語氣,字字鮮明肯定,使學生聽得清楚,印象鮮明。突出重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可以通過課堂進程的合理安排,多角度、多方面地講解與練習,抓住本質的語言的恰當表述,板書或多媒體屏幕的有效利用等等。
“難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二是學生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內容。突破難點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難點,逐個擊破。②創(chuàng)設情景,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的思維由抽象到具體。③運用直觀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感知。④對于容易混淆的內容采用對比的方法來區(qū)分各自的特點。
4.靈活運用教材,處理得當。教材是本門課程的主要參考書,選擇教材要力求遵循選新、選優(yōu)的原則,盡量符合教學大綱。課程內容的安排應靈活適當,應考慮便于學生復習和參考,在講授的內容上不能偏離教材太遠,又不能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
5.注意啟發(fā),培養(yǎng)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法啟發(fā)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自覺地領會新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講授新知識,不僅僅是使學生學到知識,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倡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形成師生間的良好互動。
6.正確選擇和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輔助教學手段,它以豐富的視聽信息,高科技表現(xiàn)手段,提高了教學信息傳播效率,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
當前,由于多媒體的運用,板書往往被人忽略,甚至不采用,這是不對的。多媒體雖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有著黑板板書達不到的效果,而板書是講課內容的濃縮,運用板書,邊書寫,邊講解,便于學生記筆記,使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思路,有助于理解和記憶,因此多媒體教學方式絕對不能代替板書。講課時還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倪x擇,采用多媒體配合板書或實物演示等教學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7.教師要有飽滿精神狀態(tài)。教師往講臺上一站,就是治學態(tài)度,師德修養(yǎng)、專業(yè)知識、人文素質、審美情趣的全方位亮相,形成一種人格的魅力,營造出的是一種氛圍。
其一:心態(tài)積極平和,教學過程中不許帶有消極的情緒化成分。作為教師在步入講臺前,要精力充沛,自信地面對學生,或說是心情一定要好。
其二:教師要有一定的感情和激情,有能力駕馭你的課堂和你的學生,這就要求具備自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其三:恰當?shù)剡\用語言藝術,配合動作、聲調和表情,也會對組織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應做到口齒清楚,語言準確,精煉,簡明,生動。
其四:要適時組織課堂紀律,營造良好的教學課堂氛圍。嚴格要求學生,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能力,養(yǎng)成自覺的遵守秩序的良好習慣,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
其五:教師的著裝要典雅大方,這樣能表現(xiàn)你的內在氣質,增強你的自信心。
課堂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陣地,作為教師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這是教師神圣的職責和使命。
(遼寧科技學院基礎部 遼寧本溪 1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