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剛
摘要:歷史是對過去事件的記載,是對事實的見證,學習歷史就是在跨越時空與古人對話,了解過去。而文化是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對于本民族認同感提升的基礎和根本,所以,學習歷史,就是在了解我國的過去,相識相知才能相愛,如此愛國情懷才能根植于靈魂深處,才能真正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而教師要做的就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認識到自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重點,盡可能的通過歷史啟發(fā)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奮斗精神。本文將以新課標下的新要求為基礎展開探討,進行相關研究。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229
引言
“讀書使人明智”、“以史為鑒”等名言警句是中國人所熟知的,言簡意賅的幾句話道盡了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從人生大格局來說,學好歷史、用好歷史,就相當于掌握了一把勇往無前、不懼艱險的鑰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習的意義和好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促進學生歷史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穩(wěn)步、同步提升。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1、教師自身的不足
就目前的高中歷史任教人員本身的歷史素養(yǎng)來看,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具體而言可將高中歷史教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歷史基礎扎實,專業(yè)素養(yǎng)高,教學水平高的教師,他們能夠及時理解新課程改革標準,并做出及時且恰當?shù)膽獙?,積極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第二部分就是歷史基礎相對較弱,業(yè)務水平有待提高的歷史教師,這部分教師大多集中在偏遠地區(qū),他們的業(yè)務能力有限,對新課標的要求認識不足,更無法做出及時恰當?shù)膽獙Γ档土烁咧袣v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影響了教學質量。
2、學習方法不當
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歷史基礎知識,更要提升自己的歷史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但是就目前的教學和學習現(xiàn)狀來看,大多數(shù)的學生并不是出自真心的、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歷史知識的,他們中更多的是被動學習者,即俗話常說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睂ψ陨碇黧w地位的認識不足、無法適應新教學模式等眾多問題導致當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難以提高。
二、新課標下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1、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于此,歷史教師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以及對新課程要求的解讀能力,具體提升方法如參加有關的專業(yè)能力培訓。歷史教師只有提高自己的解讀能力,才能“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才能掌握歷史教學的正確方向和教學方法,從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2、改進教學方法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所以歷史教師們還應該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主觀能動性。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歷史知識的搬運工,而學生只需死記硬背相關的歷史知識點即可,但這一教學方法明顯不適合新課程標準的新要求,且自身的弊端也十分的明顯?!俺砸粔q,長一智?!睘樘岣邭v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歷史教師們必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搭建新的教學環(huán)境和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比如創(chuàng)設情景、制作微課、利用慕課等,通過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調動歷史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和延伸自己的歷史知識。
比如在講解“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上網找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作為課程導入,如《建國大業(yè)》《我愛我的祖國》等影視劇,通過這些氣勢恢宏的影視劇來激發(fā)學生心中的歷史榮譽感,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來。這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3、以書本知識為基礎,深挖歷史內容
我國的中學教材是幾經修訂后的產品,所以不管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都將以歷史教材為基礎展開,同樣的,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是離不開歷史書本的。因此,在歷史知識講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歷史教材本身的作用,深挖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和內容。
高考時,歷史考試內容所涉及到的歷史知識非常的寬泛,所以學生單單只是簡單了解歷史教材上的基礎歷史知識是不足以應對高考的,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以本為本,從本出發(fā),給學生指出深挖歷史內容的方向,從而鼓勵學生自主自發(fā)的深挖歷史內容。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將歷史書上的知識融會貫通的同時,還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盡可能的達到和超過高考的需求,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比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史西周史分封制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我國目前的省份制度作為媒介進行倒敘、分析和比較,這些過程就是學生深挖這部分歷史知識和內容的過程,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這部分歷史內容。
結語
新課標對于師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產物,因此,每個人都要勇于嘗試和挑戰(zhàn),而凡事都講究“對癥下藥”,所以作為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歷史教學能力和解讀新課程要求的能力,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自己的教學有效性。并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來。雙管齊下,其結果必然不同凡響。
參考文獻
[1]吳福海.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探[J].天津教育, 2020(17):109-110.
[2]曹學芬.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信息周刊才, 2020(12):273.
[3]孫建芳.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探[J].科學咨詢, 2020(41):260.
安徽省池州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