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
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是重要的教學課程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一些學生不能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導致逐漸對數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基礎教育教學中,人們總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只是語文教學的任務,殊不知,數學閱讀同樣重要,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幫助他們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閱讀習慣;培養(yǎng)
前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學好小學數學并不是困難的,只需要正確的背誦數學公式,做好課后習題就可以了,并不認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是必要的。而實際上,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著很多的知識點,所有的數學題型都是緊緊圍繞數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展開的,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書的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經過多次的閱讀和學習,學生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越來越透徹,對知識點的記憶和運用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注重激發(fā)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要注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重要的內驅動力。對于任何學習來說,學習者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興趣,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并且學好的可能性非常大[1]。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就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全面了解,知曉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成長特點等,在實踐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作出積極的努力,注重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例如將多媒體技術融合到課堂教學當中,發(fā)揮其強大教學優(yōu)勢,將教學中的一些抽象知識點或者難點知識,以圖片、動畫片、視頻等形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帶給他們視覺和聽覺上的強烈刺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利用多種形式引導他們進行數學閱讀[2]。又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首先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進行答案的探尋,最先閱讀完成教材相關內容且給出正確答案的學生獲得最佳。學生在問題的啟動下,通過與其他學生的閱讀競爭,從而有效的激發(fā)他們閱讀和探求的欲望,并在不斷的訓練中逐漸增強認知,體會到數學學習中的樂趣,有助于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心理學上認為,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好的生活環(huán)境,能夠促進人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而差的生活環(huán)境,往往會影響人向差的方向發(fā)展,我國古代的“孟母三遷”的故事正是表達了環(huán)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里開展閱讀接龍的活動,學生輪流搜集數學方面的故事或者小知識內容等,每次的課前幾分鐘在班上進行閱讀,大家一起學習和討論,針對知識內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同學之間進行閱讀的心得交流,不僅在增長了知識,而且也拓展了視野,感受到了數學閱讀中的樂趣[3]。逐漸的,學生在良好的閱讀氛圍中將很快激發(fā)出閱讀的興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也逐漸活躍了起來,課堂參與性也逐漸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非常有利的。
三、培養(yǎng)學生做題前的審題閱讀習慣
(一)關于概念題的閱讀審題
針對教材中的概念,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認真的閱讀,甚至逐字逐句的閱讀,將其中的關鍵詞和重點詞做為學習和掌握的重中之重。例如,一個數除30商是5,問這個數是多少?一些學生將這個題目一掃而過,立馬就得出了解答的過程:設要求的數為X,那么本題的列式為X÷30=5,那么要求的數是150.很明顯,學生的這種解答方法是錯誤的,他們將“除”和“除以”的概念弄混淆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另出一道有關“除以”的題目,通過全面的對比,學生就會在今后的閱讀中加以注意,盡量減少此類錯誤的發(fā)生。
(二)關于計算題的閱讀審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特別喜歡做計算題,因為只需要簡單的計算即可,不用費腦筋去理解題意,選擇公式的運用等。從實踐教學來看,學生在此題型上犯的錯誤一定也不少,例如,抄錯數字、看錯運算符號、運算順序出錯等。究其根源,一部分原因是學生做題時的不細心,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審題時,閱讀出現了問題。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認真審題,看清楚題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理清楚運算的順序,對于容易出錯的地方,可以利用鉛筆做好記號,起到提醒的意思[4]。例如在四則混合運算當中,很多學生容易在運算順序上出錯,只要學生認真閱讀題目,用連線標出運算的順序,那么運算正確率將大大的提升。
(三)關于應用題的閱讀審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應用題的解答需要更高的閱讀能力。針對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識字量比較有限,需要在教師的引領下,逐字的進行閱讀,直到學生理解、搞清楚為止,讓學生知道哪些是題目給出的條件?哪些是需要回答的問題?哪些是關鍵的詞語和句子?將這些重點的詞語、句子標注出來,為接下來的分析和計算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需要長期的堅持。數學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如此,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快速進步。
參考文獻:
[1]邱少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亞太教育,2019(11):114.
[2]廖海英.分類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淺談數學教學中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教育現代化,2016,3(38):230+232.
[3]曹玉榮.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 中國新通信,2020,22(01):192.
[4]龔曉蕓.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習慣[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13.
德陽市廬山路小學 6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