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可能使汽車行業(yè)2021年的銷售額損失約600億美元。值得關注的是,在此番行業(yè)危機中,豐田通過對供應商的精細管理,基本避免了混亂狀況。
2011年3月,大地震引發(fā)的海嘯襲擊日本東北部海岸線,造成逾1.5萬人死亡,豐田花了半年時間才恢復元氣。當時最大的困難之一便是,海嘯導致汽車行業(yè)主要的芯片生產商、總部位于東京的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的主要工廠停產三個月,引發(fā)波及整個行業(yè)的供應緊張。
豐田在忙于修復受損的生產設施、采購缺少的零部件的同時,對供應鏈做了仔細研究。這家汽車制造商拉了一份清單,列出了大約1500個它認為有必要確保替代品或者保證庫存的零部件。此外公司還建立了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用來監(jiān)控生產這些產品的龐大供應商網絡,甚至這些供應商的上游原材料小企業(yè),一個短缺預警系統(tǒng)因此形成。
10年后,這個龐大的應急方案正在經受考驗。幾個月來,全球的汽車廠商都在努力應對疫情導致的半導體短缺問題,豐田卻表現(xiàn)得比較從容。
中西研究所(Nakanishi Research Institute)所長中西孝樹表示,豐田的供應鏈精細管理能力不僅幫助它渡過了芯片短缺的難關,也幫助豐田渡過了過去一年的困境:疫情導致的種種混亂令汽車行業(yè)在各方面都大受影響,從安全氣囊使用的纖維到將汽車運往海外所需的船舶都變得緊俏。
鈴木汽車4月表示,集團有兩家工廠因為芯片短缺而停產;克萊斯勒和菲亞特的母公司斯特蘭蒂斯3月表示,計劃從3月29日起至4月上中旬,在北美的5家工廠暫時停產;而福特汽車也暫時關閉了位于密歇根州迪爾伯恩的卡車廠;通用汽車、本田和日產也采取了輪流停產的舉措。
芯片短缺之所以令許多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毫無防范,是因為大型芯片制造商將生產層層外包給芯片制造商和代工廠。大型汽車廠商一般只跟一級和二級零部件供應商直接打交道,這些大型零部件制造商轉身再與較小的汽車芯片設計商溝通。
而豐田有一個復雜的數據庫,要求一級供應商在里面輸入最不起眼的零部件和材料供應商的詳細信息。豐田發(fā)言人橋本詩織舉例,利用這個系統(tǒng)收集某款車單個前燈的相關信息,可以細致到這些前燈鏡片的表面處理材料的生產企業(yè)名稱及其地址,甚至是組裝橡膠件時所用潤滑油的生產商。多個溝通渠道很早就發(fā)出警告,需要儲備芯片。
幾十年來,汽車業(yè)一直采用即時庫存管理,即許多零部件僅在需要前數天甚至數小時才抵達組裝廠。但日本東北部地震的影響,促使豐田提高了靈活性,自2011年以來,豐田的原材料存貨計價幾乎翻了一番。作為公司業(yè)務連續(xù)性方案的一部分,芯片等一些關鍵零部件的庫存最多可達4個月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