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B不僅運載能力出色,而且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直接入軌的火箭。
一般而言,發(fā)射低軌任務都需要兩級半火箭接力工作,一級扔掉之后,二級再接力工作才能把它送到軌道上去。然而,長五B通過采用全新構型設計,實現了一級半就能直接進入預定軌道的世界航天難題。
“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氫氧發(fā)動機和液氧煤油發(fā)動機的組合,特別是中間的氫氧可以長時間小推力地工作,才實現了一級半就能直接入軌?!遍L征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介紹。
用一級半的火箭完成過去兩級半火箭才能完成的任務,無疑是技術上的一個巨大進步。
“天和核心艙在火箭最頂端的整流罩里邊,火箭飛行過程中將承受非常惡劣的熱學環(huán)境、力學環(huán)境和噪聲環(huán)境?!遍L五B總體主任設計師黃兵解釋道,“因此,核心艙就需要依靠整流罩的保護?!?/p>
據了解,長五B的整流罩部分是中國迄今為止研制的最大尺寸整流罩,直徑超過5米、高度超過20米,相當于六七層樓的高度,規(guī)模較基本型增大了近1倍,可以對核心艙、實驗艙以及光學艙提供周全的保護。
整流罩的規(guī)模增大后,為了保證運載效率,結構的剛度會隨之減少,而剛度是影響分離能源設計、分離包絡設計的關鍵要素,如何準確模擬飛行及分離過程中整流罩的剛度特性,確保安全、可靠分離是研制過程中所面臨的技術難題。
為此,在技術攻關過程中,團隊基于顯式動力學方法進行了仿真分析,首次計算出分離過程中的能量占比關系,并通過3次大型整流罩地面分離試驗對方案進行驗證,為分離系統的優(yōu)化設計提供了基礎。
為了滿足空間站交會對接的要求,長五B需要做到“零窗口”發(fā)射,將發(fā)射時間誤差控制在1秒以內。“零窗口”發(fā)射,要求火箭各系統在點火前提前做好準備,以“隨時出發(fā)”的狀態(tài)等待點火。
“這項看似并不復雜的技術,實際上需要從火箭可靠性提升、大系統之間發(fā)射流程優(yōu)化兩方面開展大量研究。”長五B結構總體設計師馮韶偉說。
作為中國首個實施“零窗口”發(fā)射的低溫火箭,長五B需要綜合、權衡好“提前量”和低溫推進劑“蒸發(fā)”的“消耗量”的關系。
“通過可靠性分析和試驗,實現了關鍵系統可靠性提升;通過射前流程優(yōu)化,提高了各系統對‘零窗口’發(fā)射的適應性?!崩顤|介紹說。
作為空間站主要艙段的專用座駕,艙箭分離技術也是長五B的一大亮點。此次發(fā)射任務中,艙箭連接的直徑為4?100毫米,也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所發(fā)射載荷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整個核心艙長度近17米,重量達22.5噸量級。
有效載荷的規(guī)模增大后,傳統的包帶、低沖分離裝置均無法滿足需求。
要使重達20多噸的空間站艙段安全順利?“到站下車”絕非易事,長五B創(chuàng)新采用更具可靠性的降沖擊方案,并采取了一系列減振降噪技術,實現減振降噪的效果,既確保了安全分離,又將?“下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碰撞風險降到了最低。
針對分離面不再是對接面的特殊星箭接口,設計團隊在機械接口設計過程中精益求精,通過星箭聯合操作精細化設計,規(guī)避了行程開關失效風險,最大程度確保發(fā)射任務成功。在此次對接過程中,所有項目均為一次通過。
作為一級半構型的火箭,長五B沒有單獨的調姿和末速修正系統,而是利用一級火箭直接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在一級發(fā)動機關機時,約140噸的推力在幾秒鐘之內消失,相當于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突然“剎車”,還要穩(wěn)穩(wěn)??吭谥付ㄎ恢?。為了滿足入軌精度、分離安全等方面的更高要求,研制團隊開展了入軌姿態(tài)控制、入軌精度控制、分離安全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攻關。
“研制團隊采用姿態(tài)控制增益優(yōu)化和復合制導方法,提高了火箭姿態(tài)控制精度,降低了制導誤差對精度的影響,使火箭在分離時處于最佳‘姿態(tài)’和最準位置?!崩顤|說,團隊還設置了2枚離軌火箭,使火箭一級箭體可以及時避開空間站艙段的軌道面,提高艙箭分離的安全程度。
后續(xù),中國還會發(fā)射天舟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在建設空間站的目標中,發(fā)射核心艙的任務是實現該戰(zhàn)略目標的起點,也是后續(xù)一切任務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