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芳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更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的閱讀教學方式也應得到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不能一味的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要學會以多樣化的閱讀方法使用,使得閱讀效果獲得切實提高。尤其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科學有序的教學方式運用,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語感和表達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具體的教學實例出發(fā),對教學方式的運用進行詳盡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6-210
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生如何閱讀是教師每天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閱讀能幫助學生掌握各方面的語文知識,深化學生的知識素材積累,同時對于促進學生語言學習,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著積極的助益。在素質教育發(fā)展下,教師應清醒認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學習反思,總結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一、創(chuàng)設趣味閱讀情境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稍顯不足,尤其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導的邏輯方式,很難理解文本中的一些意境,而學生理解不足,在課程深入學習時就極易出現問題。為了有效的避免這一情況,教師就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這一特殊思維認知方式,立足于學生的基礎,在朗讀教學過程中,以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將抽象的教學內容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現出來,給予學生強烈的認識,深化學生的朗讀認知,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
例如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由于古詩所描述與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有很多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比較薄弱,不能充分了解作者的情況,因此不能對詩中作者表達情感進行很好的體會。為了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從朗讀開始,就以科學的教學方式運用,使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欣賞優(yōu)美的詩句和韻律。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必須事先做好教學準備工作,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素材。如九月九日的節(jié)日背景、其背后的歷史文化,教師可以以卡通的形象,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述。在學生對文本獲得一定了解后,接著結合詩文內容制作趣味的卡通動畫,為學生講述這個古詩內容。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趣味教學展示所充分激發(fā)后,教師順勢讓學生反復閱讀體會詩意。通過這一方式,使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無意識地積累素材與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語文文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
二、科學指導閱讀方法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必須需要教師給予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只有學生切實的掌握了閱讀技巧,才能少走“彎路”,能夠直接有效的進行閱讀學習。同時新課標也明確強調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學會默讀、要學好默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生默讀是教師的職責。教師以默讀的形式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學會輕聲朗讀,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朗讀技巧,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在安靜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用心讀書的心境,也可以使得學生可以逐漸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閱讀時,能夠不受干擾。
例如在教學《陶罐與鐵罐》這一課程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堂默讀訓練,通過規(guī)范的、定時的、有針對性的默讀訓練,來使得學生可以逐步掌握這一閱讀技巧。在具體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每日的閱讀任務,如在10分鐘內默讀這一文本,并迅速的找出其中有關陶罐和鐵罐的特點,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而在學生默讀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閱讀體會,對陶罐與鐵罐性格特點的感受,以及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發(fā)?通過給予學生充分默讀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同時是帶著目的的閱讀,最后讓學生主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切實深化學生的閱讀效果。
三、開展閱讀理解教學
理解背誦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背誦優(yōu)秀文章,學生能增強語文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同時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小學語文教材中經常要求學生背誦課文,這對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大有裨益,但背誦并不應該局限于課文的內容,其同樣適用于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進行綜合課內外文本的閱讀理解教學,讓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閱讀,可以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訓練中開闊自身視野,開拓思維,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程內容時,教材內容對自然美的描寫很多,在開展教材文本的閱讀訓練時,教師可以以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性閱讀,讓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文本所描繪的意境,感受自然美。而在學生閱讀學習完成后,教師可以再為學生推薦課外的一些描寫風景的文本,讓學生進行綜合性閱讀。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記憶、背誦一些精妙的章節(jié),獲得是記錄下來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再進行理解和分析。通過仿寫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通過趣味的訓練活動開展,讓學生慢慢掌握創(chuàng)作者的用詞、文章內容、表達風格等,掌握文章內容的精妙所在。通過閱讀理解教學,讓學生可以運用想象,體會書本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感受創(chuàng)作者想要在文本中表達的情感,這對于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有著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到閱讀對于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學會逐步引導學生開展閱讀訓練,以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式展開和教師閱讀教學方法的科學指導,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水平,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獲得切實提升。
參考文獻
[1]曹耀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的路向及啟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2):217.
[2]王云平.教材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新解讀[J].華夏教師,2019(35):84-85.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