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中國的農(nóng)歷節(jié)氣,還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延續(xù)了三千多年。墨西哥人和美國印第安后裔都傳承著歡慶春分的習俗。
在中國,春分要立蛋?!按悍值剑皟呵巍?,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中國人都會做“豎蛋”試驗,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
在中國,春分要祭祖。早在周朝時,就有了春分祭日之儀式。據(jù)《禮記》記載“祭日于壇”,之后這一習俗就在歷代相傳下來。
在中國,春分要吃春菜??鬃佑醒裕骸安粫r,不食?!笔澄镆灿凶约旱臅r節(jié)。春菜顧名思義,是春天的蔬菜。枸杞頭、馬蘭頭、薺菜頭、香椿頭、苜蓿頭、豌豆頭、小蒜頭、菊花腦,“ 七頭一腦,八種極致”的春季蔬菜,可是老蘇州人魂牽夢縈的餐桌寶貝,稱得上是蘇州人的“八鮮記”,春季尋鮮必備。
在中國,春分要送春牛。春分到,送出春牛圖。什么是春牛圖呢?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nóng)歷節(jié)氣,再印上農(nóng)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nóng)時的俗語,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這些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在中國,春分要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nóng)民家里都要吃湯圓,還要把十多個或二三十個不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在中國,春分要踏青。春分時節(jié),萬物復蘇,燕歸花開,一派融融春意,正是走出家門,春游踏青,擁抱大自然的好時機。在一年中最好的時節(jié),去戶外放風箏,搭帳篷野餐,老少咸宜。
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春分至,平均氣溫穩(wěn)定地跨越10℃,這意味著氣象學上定義的“春天”來了,我國大部地區(qū)的氣溫就會蹭蹭蹭地往上飆,迎來最暖春季。俗話講:“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分過后,春管、春耕、春種就要進入繁忙階段。由于氣溫回升快,需水量較大,農(nóng)民要加強對田地的蓄水施肥,盡量減少土壤蒸發(fā)和其他非生產(chǎn)性的土壤水分消耗,抓住農(nóng)時,為農(nóng)作物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已過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睆倪@一天開始,白晝開始變長,大地進入到活躍的時間,說的形象點就是:“大地在立春時醒來,在春分時起床?!辈贿^,還有倒春寒,晝夜溫差也較大,所以要注意保暖。
謝宇佳,2002年生,蘇州評彈學校17屆傳預班優(yōu)秀學生,擅長俞調(diào)、麗調(diào),代表曲目有:《新木蘭辭》、《庵堂認母》等。
TIPS:專家說春分
蔡斌?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教育人文學院副教授
春分為三春之中,是日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相等。一年中到了這一時分,神州大地氣溫煦暖,人再無畏寒之感,所以宋代邵雍《樂春吟》里贊道“四時唯愛春,春更愛春分。有暖溫存物,無寒著莫人”。吳地于春分前后,若是晴日,已很適合戶外活動,舊時鄉(xiāng)村常于野外臨時搭臺演“春臺戲”,觀者如織;而農(nóng)歷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當天,閨中女子則結(jié)伴為撲蝶會。春分時節(jié),吳地也恒多春陰,風雨溟濛,云容沈黯,俗稱“神鬼天”,《遁齋閑覽》上說此時每數(shù)日一作的大風叫做“吹花劈柳風”,得此風則為豐年。而農(nóng)歷二月初八舊為祠山張大帝生辰,相鄰的幾天里即便是天氣暄和,也“必多風雨釀寒”,民間稱為“接客風、送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