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拓展閱讀是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補充,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針對拓展閱讀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探索符合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閱讀方式,讓小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本文探討拓展閱讀的有效策略,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素養(yǎng)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的語文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拓展性閱讀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是語文教學中需要重點開展的一項教學工作。閱讀是從書籍中吸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其能夠培養(yǎng)人的專注度,提升個人修養(yǎng),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基礎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一、深挖教材內容,提升閱讀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只局限于進行課內閱讀是萬萬不夠的,還需要課外著作的銜接將閱讀課堂拓展延伸。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積累文學素材,提升寫作經驗,還能幫助他們更加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在課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想要讓學生融入到閱讀之中,不能只是形式化地去完成任務,更不能在閱讀中“一目十行”,教師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帶動學生進行閱讀思考,結合著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個性化意識展開,進而再延伸課外閱讀,促使其培養(yǎng)長久讀書的習慣。例如,開展《祖父的園子》讀書導讀活動的教學時,教師先要讓學生通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后拋出問題:“同學們?yōu)槭裁磳ψ娓傅膱@子念念不忘呢?”“祖父的園子里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回憶?”通過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讓學生對課文有所了解。緊接著,教師指引他們對《呼蘭河傳》展開拓展閱讀去揣摩故事中蘊含的情感,繼而從中感受作者一生的不幸和童年的幸福、快樂和自由。這種課內外結合的閱讀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開展知識競賽,培養(yǎng)閱讀習慣
據調查,現(xiàn)今小學生在閱讀書籍方面存在幾種現(xiàn)象:一、不愛閱讀文字性的書籍,偏重于漫畫書。二、不會選擇書籍,面對琳瑯滿目的書籍無所適從。我們說小學生涯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積累文學素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加以引導并加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從而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使其在閱讀課外名著的過程中收獲喜悅。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閱讀知識競賽,旨在利用他們的好勝心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教師可利用早、午讀時間布置閱讀任務,將文學名著中的佳詞美句摘抄下來,并把自己的感受闡述在一旁。學生也要對閱讀過程中的難點進行標記,與其他同學探討分析,或詢問教師。等到閱讀競賽時,教師可以將其時間定在每周五最后一節(jié)課分層設置不同的獎品,學生之間展開閱讀賽的對決。例如教師可讓學生按順序說出《水滸傳》中前十位梁山好漢的姓名,或將《三國演義》中周瑜的主要功績等講述出來。教師通過這種提問搶答的形式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去閱讀,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認識到課外拓展閱讀的意義,以此讓教師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
三、合理選擇拓展內容,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語文教師一定要幫助小學生挑選閱讀材料,選擇與小學生年齡相稱的書籍,給小學生帶來閱讀的快感和樂趣,避免小學生盲目閱讀。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不成熟,都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選擇的閱讀內容要有趣味性、邏輯性和廣泛性,幫助學生建立閱讀自信,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要讓小學生對不同的題材都有所涉獵,快速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以后再閱讀同樣題材會更加得心應手;還可以選擇具有時代感的閱讀材料:如今小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和一些課本內容、時代背景不相符,這就需要語文教師與時俱進,選擇貼近小學生生活的閱讀內容,既滿足拓展閱讀的需要,又達到增強閱讀效果的目的。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語文教師應以課內閱讀為基礎,合理進行拓展閱讀,靈活地運用多種閱讀方式,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yǎng)。
四、把握拓展閱讀時機,發(fā)散閱讀思維
拓展閱讀應根據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立足文本,把握時機,突出閱讀的重點和難點,發(fā)散小學生的閱讀思維,深化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師應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小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閱讀資源,夯實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提高閱讀效益。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引導小學生去搜集關于作者的相關資料,可以是作者的生平,也可以是作者的其他作品,這樣小學生不僅能夠全面地理解課文,還在潛移默化中增強知識搜集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如:抓住小學生的疑惑點,或通過多媒體給小學生展示閱讀資料,調動小學生的閱讀熱情,引導小學生把閱讀的視角轉向課外,讓小學生愿意閱讀、喜歡閱讀;還可以在課后進行,教師可以在課后給小學生推薦閱讀材料,一方面加強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另一方面幫助小學生形成閱讀思維。
五、開展閱讀實踐活動,提升閱讀水平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因此語文教師要依托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廣泛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活動,營造樂享閱讀的濃厚氛圍,讓閱讀成為小學生的精神樂園。在開展閱讀活動時,設計的閱讀活動必須主題突出,每次都要選擇一個鮮明的、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圍繞主題選擇閱讀內容,豐富閱讀形式。閱讀活動應該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讓語文教學走向社會,回歸生活,使小學生獲得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最后教師要對閱讀活動進行總結,指出小學生在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小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結論:
綜上所述,運用拓展閱讀對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具有推動作用,不僅消除了課內閱讀資源有限的束縛,增強了小學生閱讀的水平,還給小學生提供了增長才能的平臺,在閱讀中茁壯成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進行拓展閱讀,實現(xiàn)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增加小學生文化積淀,深化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高文學素養(yǎng),讓小學生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楊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課外閱讀范圍和增強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及措施[J].課外語文(下),2020,(2):17,19.
[2]鄭靜.小學語文單元拓展閱讀教學方法探尋——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為例[J].考試周刊,2020,(27):59-60.
[3]周紅霞.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拓展閱讀教學開展的策略[J].散文百家,2020,(11):64.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安康市第二小學 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