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
摘要:初中階段許多學生看到詩歌鑒賞的題目就害怕。畢竟時代與我們相差幾百年,所以學生理解古詩詞會有些困難。然而,詩歌鑒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和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涵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初中生的鑒賞能力呢?
關鍵詞:詩歌鑒賞;鑒賞能力;積極性
一、當前初中語文詩歌鑒賞的教學困境
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針對詩歌鑒賞內容,往往存在一定的困境。
第一,學生進行詩歌鑒賞過程中,不能對其中蘊含的情感進行透徹的理解和分析。不管是在日常學習還是初中考試中,詩歌的情感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但是很多學生在鑒賞過程中,脫離了詩人生平經(jīng)歷,不能透過詩歌關鍵詞句步入詩人情感軌道,這樣在情感理解上就可能出現(xiàn)錯誤的認知,詩歌內容鑒賞往往也偏離了方向。
第二,對意象和典故的理解把握是詩歌鑒賞的一個瓶頸。一般來說,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詩歌蘊含相應的典故。但是,學生在具體詩歌鑒賞過程中,并沒有對詩歌典故進行全方位的認知和理解,經(jīng)常是根據(jù)自己的猜想進行分析,這樣就降低了詩歌鑒賞的準確性。
二、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重要意義
語文詩歌鑒賞能力對初中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在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讓學生在實際鑒賞過程中擁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懂得得當?shù)膶W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二,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會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充足的準備和支撐。學生徜徉于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中,可以激發(fā)興趣,涵養(yǎng)性情,陶冶情操,發(fā)展思維,從而全面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三、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
1.把握格律,切入重點。
古詩很講究音律的和諧圓潤,特別是初中語文所選篇目大多為格律詩和詞,在這一點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為了使詩讀起來能抑揚頓挫,瑯瑯上口,所以古時往往平仄聲交錯使用。格律詩句數(shù)固定,如五言、七言、五律、七律等。此外,在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要合理應用詩眼分析法,優(yōu)秀的詩人往往非常注重動詞的巧妙應用,通過生動有趣的描述,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進而有效表達詩詞的中心主題。例如,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中的“就”字,寫作過程中經(jīng)過仔細推敲,通過“就”字的應用,巧妙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渴望與憧憬。總之,整個古詩詞鑒賞過程中,善于抓住“詩眼”,離理解全詩的基本內容也就不遠了。
2.教師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
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文知識。學生在自身基礎知識扎實的情況下,才能從多層面對詩歌進行合理鑒賞。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累詩歌知識,形成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比如李清照,她的前后期作品隨國運發(fā)生變化。她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是自然惜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xiàn)女詞人活潑清新、多愁善感、細膩婉轉的詞風,她后期的詞則充滿“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沉郁憂傷情調,表達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如《聲聲慢》上片表現(xiàn)詞人“尋尋覓覓”又無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環(huán)境中獨自傷心的神態(tài)。以這個千古奇女子為知識核心,以其生平經(jīng)歷為軸,分類拾掇代表其迥異詞風的作品,積累詩詞,讀懂詩人,品鑒內涵,形成知識網(wǎng),這樣能為學生深入學習、研究作家作品做好充分的準備。
3. 鼓勵學生開動腦筋,感悟詩歌力量
教師在教學初中詩歌時,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可為學生進行詩歌鑒賞提供充足的空間。例如,在教學初中語文《行路難》時,可以實行小組鑒賞的方式,讓學生從李白當時失意又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心情出發(fā),深層次對所學內容進行重點分析,最終提升鑒賞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鑒賞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講述李白當時沒有得到真正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并分析作品中李白失意和憧憬美好未來的情感。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灑脫樂觀,這值得學生學習。
4. 開展豐富的詩歌活動,激發(fā)學生詩歌鑒賞的興趣
為了讓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項詩歌鑒賞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在開動腦筋的情況下,會獲得個性情感體驗,能夠從內心對所學詩歌進行賞析。例如可以開展“我是小小詩人”“詩詞鑒賞大會”“詩歌朗誦大賽”等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積累的詩歌參與活動。這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詩歌鑒賞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讓學生的鑒賞能力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時,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讓學生擁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得當?shù)膶W習方法,關注學生的知識積累,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為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提供充足的知識,保證學生擁有良好的發(fā)展空間,提升學生詩歌鑒賞的興趣和欲望。
參考文獻:
[1] 李天宇.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詩詞鑒賞能力[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8, 000(012):217.
[2] 劉金燕. 淺議提高初中學生詩詞鑒賞能力策略. 中外交流.
[3] 趙玉芬. 淺談初中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研究:下旬,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