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前提,識字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進而影響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感知力,這不僅有關于語文學科,還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所以需要將識字學習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同時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識字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講授,提升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元識字;教學策略
引言
識字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首要任務,還是緊要任務。許多小學生語文學習困難的原因就是識字量不足,一篇文章中有很多字不認識,這和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關聯(lián)。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重視起來,并探究多元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識字量。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識字方法的必要性
首先是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識字量的要求是3500個常用漢字,并通過這些漢字了解到中華文化,使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意味豐富。要達到這些要求,教師就需要在備課中做好充足準備,思考如何使學生有效識字,提升識字的技能。
其次是在教材中也出現(xiàn)了“多元識字”的內(nèi)容安排,這是對“多元識字”的重視,教師就更需要跟著教材的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教法,與時俱進。
同時,語言文字的學習也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語言功底可以展示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對于學生來說在隨后的學生生活中更是離不開漢字,那么就需要在小學階段打下扎實的漢字功底。漢字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通過漢字的學習還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通過感悟漢字的魅力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
2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識字方法
2.1趣味識字法
換偏旁的方法。中國漢字中會有好多的形近字,形近字之間還會有相關聯(lián)的含義。那么教師就可以采用變換偏旁或者增加偏旁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更多的字,通過教師對于不同漢字偏旁意義的解釋,更有利于學生理解這個字的含義,加強學生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伴”“絆”“拌”這三個字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各個偏旁的意思,使得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
猜字謎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識字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字謎謎面,并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競賽,評選出準確率最高的小組和搶答速度最快的小組予以獎勵。這樣游戲的形成可以極大程度激發(fā)學生識字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作字謎謎面,請班級同學來猜,看哪位同學創(chuàng)作的字謎又準確又新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說部件的方法。說部件法就是按照這個字的各個組成部件進行記憶,將比較繁瑣的漢字轉(zhuǎn)化成簡單的漢字組合。例如“子小孫”、“文刀劉”“弓長張”等,可以幫助學生很快記住這些字的字形,還可以讓學生感知漢字的結(jié)構(gòu)魅力。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將這些漢字部件的內(nèi)容改編成歌謠,配以音樂教給學生吟唱,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形聲字的方法。形聲字是兩個文字的復合體,其中一個表示事物所屬類別,另一個表示事物的讀音,可以教會孩子來去進行辨別,例如“請”“情”“晴”之間的關系,字音類似但是字形代表的字義各不相同。形聲字也是漢字造字法中最常見的一項,大多數(shù)的漢字都可以通過這個方法進行記憶,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字義,記住字音,兩全其美。
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在小學生識字初識經(jīng)常使用這一方法。主要就是把所要學習的文字以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印象。甚至還可以是以漢字圖形演變的形式,給學生展示這個字動態(tài)的演變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識字的方法,例如詞組法、數(shù)筆畫法、形近字法等等,針對于不同漢字學習的各種方法靈活運用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能夠很好地達成教學效果。
2.2字理識字法
字理識字法就是根據(jù)漢字的規(guī)律來認識漢字,這就需要了解到漢字的形成過程,可以給學生展示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如今的文字轉(zhuǎn)變,有趣的形式變化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在此過程中,還可以給出漢字,請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自己猜想甲骨文的形象,在學生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所學內(nèi)容適當講解漢字演變的原因和背景,運用故事展示的方式講述這部分內(nèi)容,這樣的方式更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能力,更好地把漢字的演變和漢字本身的意義結(jié)合起來,還有助于學生對于漢字演變淵源的了解和傳統(tǒng)文化的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深入了解了漢字的起源和發(fā)展,這符合新課標要求中對于學生識字素養(yǎng)的要求,也是素質(zhì)教育下對于當代學生能力的必然要求。那么掌握了基礎的字理基礎知識之后,學生的識字能力就會有一個顯著提升,極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信心,為語文學習做好了第一步。
2.3思維識字
思維識字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筆畫之間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用思考的方式來認識漢字。例如“坐”的含義,就是兩個人坐在土堆上面,以前的人們在勞作辛苦之后都會坐在田間地頭的土堆上歇息;“思”的含義,“田”加“心”指的是農(nóng)人心里牽掛著糧食,想著吃飯的問題,這就是“思”原本的含義。這樣對于漢字的含義進行聯(lián)想思考,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將字義和字形生動形象地結(jié)合起來了。學生在表達漢字字形和字義之間的關系時,也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學生語言組織比較薄弱無序時,教師可以給予適當指引,提升學生語言表述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的方法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提升了識字的效率。
結(jié)語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jù)當下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知識掌握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同的字形字義需要教師在準備課程時細致區(qū)分,并研究最適合的教學方法,除了課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之外,教師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復習,“溫故而知新”,課上掌握的知識,再次課程導入前可以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進行復習鞏固,從而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增加識字量。
參考文獻:
[1] 何紅.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 [J]. 當代家庭教育. 2020(22)
[2] 周艷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探索 [J]. 中國新通信. 2019(06)
[3] 王蘇棟. 游戲教學 快樂學習——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藏息相輔”教學法的應用 [J].名師在線. 2018(04)
[4] 楊芷.探析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J]. 考試周刊. 2020(A4)
作者簡介:曾少婷(1991.08),籍貫:福建晉江,性別:女,學歷:大專,學科教學:小學語文,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zhèn)溪邊小學
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zhèn)溪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