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麗琴
一、 興趣的重要性
1、高中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fā)展逐漸成熟完善的特殊階段,他們對知識的攝取有比較強的主動性和明顯的選擇性。我對本校高一15個班級649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結果表明。74.422%的同學喜歡現(xiàn)代流行音樂,0.593%的同學喜歡民歌,0.042%的同學喜歡民間器樂,0.071%的同學喜歡器樂曲,0.045%的同學喜歡戲曲,0.040%的同學喜歡藝術歌曲。對于這一現(xiàn)象,從一方面來說,是以往音樂課“灌輸式”教育的結果;另一方面,大多學生對藝術性較強的音樂作品不太感興趣,對于高雅音樂的美,沒有深刻的體驗。
2、與熟悉的知識經(jīng)驗相結合
高中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已經(jīng)比較豐富了,教師可以通過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引導他們音樂欣賞。例如:在聆聽《信天游》這種區(qū)域性特點明顯的作品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地理知識,分析跌宕起伏的旋律特點與黃土高原特殊的地形條件有關。這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將音樂欣賞與藝術之外的學科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讓學生從多方面分析了解音樂,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用藝術的手法促進學生的文化課學習。
3、與情感相結合
教學內(nèi)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例如:鑒賞《孟姜女哭長城》,先讓同學談談自己對于孟姜女這個民間故事的了解,然后再欣賞這首曲子,比較容易使學生體會人民對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能夠理解表演者發(fā)出孱弱的聲音,這種聲音卻有著血淚的力量。
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音樂審美心理特征
高中生在心理方面已處于“斷乳期”,希望擺脫過去對父母的依賴,追求獨立自主,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具有更強的選擇性,分析問題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很大的發(fā)展,自我評價也較以前更加全面、客觀。在情感方面,他們對生活和活動充滿激情,情感、想象力更加豐富多彩,情緒具有沖動性、爆發(fā)性,來得快,平息的也快。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會傾注極大的熱情和關注。
從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看,目前學生比較喜歡生活化、情緒化、娛樂化的音樂作品;從音樂形態(tài)方面來看,他們比較注重音樂的節(jié)奏要素,比較喜愛節(jié)奏強烈鮮明、輕松而有變化的音樂作品。偏重于情緒直白外露、刺激性、娛樂性更強的通俗流行音樂。音樂審美觀也主要受到社會上各種文藝演出甚至是商業(yè)演出的影響,對一些內(nèi)容頹廢、不太健康的音樂缺乏辨別能力。作為教師,對于通俗流行音樂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是不可取的,因為音樂欣賞應該廣泛傾聽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音樂。教師應當注意引導學生的欣賞方向,讓學生從狹窄的流行歌曲的小圈子里走出來,走向更為廣闊的音樂藝術海洋。
三、 啟發(fā)學習興趣
1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欣賞音樂作品作為一種審美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滿足于悅耳,是比較膚淺的欣賞。第二,是通過對音樂的理解,以達到共鳴。第三,需要了解作者和作者的歷史背景、民族特征、作者的創(chuàng)作個性、標題、音樂語言的表達功能、曲式和體裁等。許多藝術性較高的音樂作品氣勢宏大、寓意深遠同時也艱澀難懂,很難讓學生們一開始就理解和欣賞,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從第一階段開始,先欣賞一些小型的、大家比較熟悉的經(jīng)典名曲或改編曲。如: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陳美小提琴音樂會等,并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內(nèi)容健康的通俗流行音樂,如:《關山月》、《琵琶行》等以古詩詞為歌詞的作品,讓學生學會鑒別流行音樂與藝術作品,克服對藝術作品的抵觸、排斥心理,逐漸擴大學生欣賞曲目的視野。當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和欣賞品味得到初步提高后,再開始引導學生進入“感情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階段,使學生們真正懂得欣賞音樂。
2 、與姊妹藝術相結合
音樂是聽覺藝術。“聽”是音樂欣賞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音樂課堂上,教師不能一味地讓學生靜聽,要“動”起來。學生對藝術性較高的音樂感知很模糊。應該嘗試將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繪畫等姊妹藝術聯(lián)系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覺通道,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欣賞積極性,喚醒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知,從而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情感世界。
例如:讓學生欣賞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欣賞《舞蹈風暴》這一舞蹈比賽欄目。若單純地讓學生坐著聽,只能讓他們從表層上了解圓舞曲的三拍子節(jié)奏,這時我們不妨讓學生動起來,跟著樂曲看著視頻,做三拍子的簡單舞步律動。
3 、與學生課外活動相結合
有些好的音樂作品有時并不是光在課堂上聽一兩遍就能讓學生有情感共鳴的,而是要反復地聽,由陌生漸漸熟悉,細細品味。但高中生往往沒有這個耐心經(jīng)歷這個過程。在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可以延伸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去解決??梢灾笇W生成立一些音樂興趣小組、開設音樂專題講座、藝術觀摩或在學校的廣播節(jié)目中添加一些音樂家、音樂作品的介紹,并選擇作品精華部分反復播放,讓學生在無意注意的情況下漸漸對這些音樂建立起熟悉感。
綜上所述,只有讓學生“心動”,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去“行動”。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擴大音樂視野,讓他們接觸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去傾聽和研究他們不熟悉的音樂藝術世界,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比較、評價,增強他們的鑒賞能力。
溧陽市光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