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飛
摘要:“整合”教育思想已經(jīng)成為當前培養(yǎng)幼兒全面素質能力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幼兒繪畫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其通過交流、討論以及自我評價等方式實現(xiàn)對語言的整合,進而為強化整體的教學效果奠定良好基礎。本文將從繪畫過程中、繪畫完成后以及最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等方面對幼兒繪畫和語言整合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整合教育;幼兒;繪畫;語言
1 引言
整合教育理念實際上是將幼兒園課程中的各個要素充分結合起來,促使幼兒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yǎng)。幼兒的繪畫過程實際上是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期間將語言整合于整個繪畫過程中量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自主發(fā)展。教師在整合教育的過程中更加需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贊揚,促使幼兒能夠在激發(fā)繪畫興趣的同時,提升整體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下將對幼兒繪畫和語言整合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2 幼兒繪畫和語言教育的整合教學策略
在幼兒繪畫教學過程中,其教育過程主要可以分解為主題示范、講解、巡回指導、作品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期間幼兒美術教師需要充分將語言適時地融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由此更好地表達對藝術的感知。以下將對其整合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2.1 繪畫過程中的交流
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束縛的美術教學模式,促使幼兒能夠在繪畫果中自主創(chuàng)造描繪事物的方法,進而使得繪畫作品更加具有藝術感。期間教師需要給予幼兒充足的交流空間,通過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通過想象以及創(chuàng)作的方式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現(xiàn)出來,進而實現(xiàn)繪畫形式與語言表達之間的整合。例如幼兒在繪畫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傳統(tǒng)單一的繪畫作品展示將會使得幼兒產(chǎn)生單一的思維誤區(qū),這將導致幼兒在后續(xù)的人物形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可以引導不同的小朋友在舞臺上表演動作,而后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請大家看看小朋友是什么樣子的?由此使得幼兒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對人的外形特征以及形態(tài)姿勢等進行觀察,由此更好地促使幼兒的繪畫作品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征,其中人物的形態(tài)可以是站著的、坐著的;睡覺時候的、跑步時候的....最后,教師還可以基于對幼兒繪畫作品的觀察,引導其主動表達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正處于什么位置以及狀態(tài),同時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想法表達出來,進而促使幼兒能夠在提升整體繪畫技能的基礎上提升整體的語言表達能力。
2.2 繪畫后的討論
在繪畫之前提出問題能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并引導其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將能夠更好地提升繪畫與語言整合的效果,期間教師需要充分激發(fā)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強化與同伴之間的交流,鼓勵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幼兒對色彩的感知依然處于較低的層次,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就需要將大師的作品融入到色彩教學中,促使學生能夠在顏粉和水分配置的過程中感知不同程度的色彩,進而使得美術繪畫作品的特色能夠得到更好地凸顯。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強項進行選擇,從而提高了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在創(chuàng)作建議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可以做出更大的顏色變化,用一組與原作完全不同的顏色來臨摹。在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呈現(xiàn)給小伙伴,并將自身的想法創(chuàng)意表達出來,進而增強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例如在繪本融入教學在之后,可以為幼兒選擇一幅作品或按照繪畫內容講述故事,而后促使幼兒根據(jù)繪本內容展開想象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期間可以引導幼兒對工作內容進行一定的組織和介紹,以此確保后續(xù)的作品創(chuàng)作能夠呈現(xiàn)幼兒的內心情感。幼兒教師還需要激發(fā)幼兒基于繪畫作品進行語言的表達,促使其能夠在展開討論的過程中發(fā)表自身的見解。
2.3 對幼兒繪畫作品的評價
幼兒教師不應該成為繪畫作品評價的唯一主體,而是需要給予幼兒更多的評價自主權,進而使得幼兒能夠在繪畫作品評價過程中增強自身的語言能力。比如在幼兒繪畫作品完成之后可以問孩子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而不是“哪一張最好”,因為世界的顏色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太陽,不一定要涂成金色,也不一定要染成藍色……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表現(xiàn)出來,讓他們認識到不同的評價尺度,讓他們能夠個性發(fā)展。要真正發(fā)掘幼兒的潛能,就必須鼓勵他們多樣化的生存方式。當兒童表達他們的觀點時,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在當前新課程標準下,美術學科更加倡導幼兒評價的自主性,期間幼兒不僅需要對自我知識技能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同時還需要對 個人的心理、意志和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作出評價。因此作為美術教師需要準確告知幼兒自我評價中所需要包含的內容,而后引導幼兒對自身的綜合性表現(xiàn)進行評價,教會幼兒說。例如在幼兒色彩創(chuàng)作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印象較為深刻的色彩運用進行分享,同時通過多媒體平臺向幼兒展現(xiàn)幾幅具有色彩沖擊力的空間設計圖片,引導幼兒作出“運用豐富的色彩,使得整個空間結構變得更加開闊”、“我的作品運用了不同色系的色彩進行搭配,使其感覺整體的沖擊力變得更強”等自我評價,在幼兒作出自我評價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幼兒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提出類似于“小朋友們的作品色彩搭配可以再進行優(yōu)化嗎?如何搭配能夠使得整體的畫面設計感更強呢?”通過指導使得幼兒對自身作品的評價更加全面。
3 結束語
“整合”教育思想的滲透比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夠有效的彌補分科教學的不足。真正意義上的整合自然不是單純的整合兩個領域的教育,而是將五大領域的教育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結合我國幼兒園分科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運用“整合”的教育思想,讓其成為幼兒園教師教學的重要理念,成為教師的種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穆彥青.淺談幼兒美術課程與語言課程的整合[J].讀書文摘(中),2017(1):114-115.
[2]李寧蓉.如何在幼兒繪畫活動中發(fā)揮語言功能[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10):153-154.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人民路幼兒園 45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