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體育成績如何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里發(fā)生質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英國獲得一枚獎牌,而在20年后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英國獲得了67枚獎牌。英國體育為什么會一步步崛起呢?在英國體育崛起的背后,還有什么人在默默地作出貢獻?
2012年,我突然被一個故事深深迷住了。在時間跨度長達20多年的故事情節(jié)中,科學與體育交織在一起,一個由科研人員、教練和分析師組成的群體,如先驅般創(chuàng)造出諸多全新的方法,而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解決體育領域中最核心的問題:何以制勝?
一切都是從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開始的。倫敦奧運會期間,我對英國代表團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原因產生了巨大的好奇。畢竟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英國在獎牌榜僅列第36位,甚至排在阿爾及利亞、比利時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之后。那慘不忍睹的成績也成為英國有史以來最差的紀錄,英國媒體將之形容為國家丑聞。
英國政府被迫介入,這樣一來,資金得到了保障,隨后又成立了一個名為“英國體育”的專門機構,負責資金的分配,這些資金的絕大部分來自英國國家彩票的收入。資金的分配標準十分嚴格,不能用于提高體育運動在大眾中的普及,甚至也不能簡單地幫助運動員提高水平。這些資金必須精準投放,其回報目標必須是相應數(shù)量的世界冠軍和奧運會金牌。這項政策后來被稱為“軍令狀戰(zhàn)略”,只針對那些最具奪牌希望的項目。
換句話說,“英國體育”只對“成功”進行投資。在接下來的悉尼奧運會、雅典奧運會與北京奧運會這3屆奧運會中,英國代表團在獎牌榜上的排名穩(wěn)定提升。
“英國體育”對于倫敦奧運會4年周期的投入約為5億英鎊。即使如此,該數(shù)字仍比像韓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少很多。與俄羅斯、中國和美國等體育超級大國相比,更是九牛一毛。
憑借國家彩票的資金,英國建成了一批體育中心,很多運動員得到了資助,可以進行全職訓練。2002年,這筆資金還贊助成立了英國體育學院,為“英國體育”提供技術、科學和醫(yī)學方面的支持。英國體育學院的核心任務就是為所有項目的英國國家隊提供體育科學人員。英國體育學院創(chuàng)建時以澳大利亞體育學院為模板,因為澳大利亞體育學院早在千年交替之時就已經被公認為體育科學領域的最佳機構。而到了2012年,英國體育學院顯然已經躍升成為這一領域供同行學習的新榜樣。
那么,一個國家的體育成績究竟是如何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里就發(fā)生了質變呢?
這是我向“英國體育”運動表現(xiàn)總監(jiān)彼得·基恩提出的問題。
“我很奇怪為什么之前很少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基恩說,“我在談論體育話題的時候,會時刻保持清晰的邏輯和冷靜的態(tài)度,這與大眾眼中充滿激情的體育形成了反差。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態(tài)度,可以確保我為你提供一個有力而完整的答案?!彼聊卣玖艘粫豪^續(xù)說:“我們在過去的20年中所做的,就是運用理性和科學的手段解析運動表現(xiàn)。開展科學研究需要數(shù)據(jù)的支持,需要研究者具備科學能力,也就是提出假設并用最簡單的方法進行求證的能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是保證研究過程的客觀性。客觀性保持得越好,效果就越驚人?!?/p>
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后,“英國體育”發(fā)布了兩份重要的聲明。2013年12月的第一份聲明宣布了英國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的目標是66枚獎牌。在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個國家在自己舉辦過奧運會之后的下一屆奧運會上,獲得比自己作為東道主時更多的獎牌。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實現(xiàn),英國將創(chuàng)造歷史。
第二份是內部聲明,發(fā)布對象是所有教練員、項目總監(jiān)和體育科學家,發(fā)布內容包括一個旨在提高運動成績、名為“何以制勝”的標準化流程,這一流程將在英國體育界的高效系統(tǒng)中實施。
我不斷融入體育精英的世界,開始認識一些深居幕后的體育科學家,他們被稱為“團隊背后的團隊”。我逐漸加入他們的里約奧運4年之旅中。
在4年的時間里,“何以制勝”作為一個句式表達了大家共同的信念,逐漸獲得了教練員與科學家的認可。其實,“何以制勝”中包含的理念,并不是最近才出現(xiàn)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源于一次偉大的實驗,而實驗的內容就是對于下面4個問題進行重新思考:某項體育運動是如何運行的?運動員的水平是如何發(fā)揮的?運動員是如何訓練的?教練是如何執(zhí)教的?該實驗是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體育科學系的利物浦理工學院(1992年更名為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最早開始實施的。那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就在這所大學,由一位數(shù)學家、一位生理學家、一位心理學家和一位退役籃球運動員組成的雜牌軍開創(chuàng)性地建立起運動表現(xiàn)的分析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球場和更衣室晃來晃去,扮演討人嫌的角色,把攝像機對著足球場。他們近距離地對頂級教練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即使是頂級教練中的頂級人物也無法精確地復述出比賽過程中那些最重要的事件。他們的研究首次在生理學的層面上對足球運動員的場上活動進行了量化,還編寫出了可以預測壁球賽事冠軍的軟件。
英國體育學院成立初期,那些之前在純學術環(huán)境中開創(chuàng)出新的運動表現(xiàn)分析方法的體育科學家,開始直接進入英國各國家隊,并對分析方法實現(xiàn)了第一次升級。此時,他們的主要任務已不再是進一步的科學研究,而是幫助英國奪取金牌。他們將模型運用于類似的項目中,這一分析方法的第一次成功迭代很快便在壁球、英式橄欖球、自行車和一級方程式賽車等不同項目中得以實現(xiàn)。
英國體育界的高效系統(tǒng)為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足馬力,這些以獲取成功為目標的新方法便在英國各項目的國家隊中推廣開來,其結果也很快在世人面前得到清晰的展現(xiàn)。在倫敦奧運會之后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英國體育繼續(xù)創(chuàng)造歷史,不僅獎牌總數(shù)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65枚還多出2枚,而且在獎牌榜高居第二,超過了中國。
當然,賽場上的勝利是由天才和勤奮的運動員獲得的,但每塊獎牌背后都是三位一體的緊密配合:天才的運動員、智慧的教練和思路清晰的體育科學家。這其中顯然包含著一個充滿了奮斗、假想、奉獻和沖突的故事。
在所有的賽事和項目中,這種故事都無比真實。
體育科學家是成功隊伍身后的那群人,那些隊伍包括歐洲足球賽事的冠軍、英式橄欖球世界冠軍和奧運金牌選手。體育科學家的任務是幫助球隊打破失利怪圈,確保冠軍選手保持強大競爭力。他們以科學研究的方法,通過不斷地試錯,探尋體育領域中最核心問題的答案:何以制勝?
(摘自中國紡織出版社《67枚奧運獎牌——英國體育是如何崛起的》? ? 作者:[英]若昂·梅代羅斯? ? 譯者:孫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