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中
眼睛是最寶貴的器官,我們常常形容愛惜一件東西如同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不難理解,如果因為保護不好,視力受損,甚至失明,看不見周圍的事物,那該多么痛苦!就是單純的視力下降了,看不清東西,對學習、工作、生活也有很大影響。其實,許多失明和視力低下,都是因為沒有及時發(fā)現眼病而延誤治療的結果。所以,保護眼睛,及時治療眼病,應該引起我們大家的高度重視。那么,如何能夠在早期就知道自己患有眼病而得到及時治療呢?為此,我想給廣大讀者介紹一些相關知識和提供一點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當眼睛發(fā)脹或脹痛時,如系偶然發(fā)生可能為視疲勞或血管性頭痛;經常發(fā)生或伴有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則可能為慢性青光眼。若眼睛脹痛且伴同側頭痛,可能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應趕緊就醫(yī)。
當眼前有黑影飄動,可能有玻璃體混濁,若眼前有閃光感,可能有玻璃體后脫離或系視網膜脫離的先兆,應及時就醫(yī)。
如眼睛有干澀、異物、燒灼、不適感及視力波動等,應考慮有干眼癥的可能。
若突然性視物模糊不清,可能為眼底血管阻塞、玻璃體積血、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應及時就醫(yī)。
對于漸進性視物模糊不清,兒童或青少年首先要考慮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50歲以上的人可能為老花眼、白內障、慢性青光眼、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即老年性黃斑變性)及其他眼底疾病。
夜盲癥患者,除考慮為缺乏維生素A外,一定要上醫(yī)院檢查,看是否有視網膜色素變性。
若看東西變形,則患者可能有黃斑病變;如雙眼看東西有復視(即視物成雙)而單眼視物無復視者,考慮為眼外肌麻痹;若單眼視物有復視者,多為屈光不正、早期白內障、眼底病變或癔癥、中樞性疾病等,應及時上醫(yī)院確診。
在掌握了以上有關眼病的癥狀知識后,建議大家定期檢查視力。成人每年檢查一次,青少年每半年檢查一次。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可及時發(fā)現視力變化,如遠視力下降、近視力正常,多為近視;而遠視力正常、近視力下降,則多為老視或遠視。若遠近視力都下降,那就需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眼科就診,進行眼部檢查,以盡早發(fā)現眼病并得到早期治療。
還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果老年人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全身性疾病,則需要定期上醫(yī)院檢查眼底,并積極從飲食、藥物等方面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