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
張大爺是患糖尿病多年的老糖友,平時白天口服降糖藥物,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血糖控制良好。入夏后,天氣炎熱,老人先是吃不下東西,喝水也少,之后病情進一步加重,出現(xiàn)昏迷、休克,被緊急送到醫(yī)院急診進行救治。
腦CT 檢查排除了“腦卒中”,急查隨機血糖高達38 毫摩/升,尿酮體陰性;體檢:患者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呼吸急促,同時有眼球凹陷、皮膚皺縮等脫水征象,最終確診為“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由于搶救及時,老人最終轉危為安。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發(fā)癥之一,預后兇險,病死率高達50%以上,遠遠高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可謂是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的頭號殺手。該疾病多見于老年人,約2/3以上的患者發(fā)病前沒有糖尿病病史,或僅有輕微癥狀。當老年人突然出現(xiàn)昏迷時需警惕此病的可能。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早期一般表現(xiàn)為“三多一少”癥狀加重以及明顯的脫水體征(如皮膚干燥、眼球內陷、脈搏細速等),然后逐漸出現(xiàn)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嗜睡、神智不清直至進入昏迷狀態(tài)(但并非所有病人均發(fā)生昏迷),常伴有局限性抽搐、偏癱、偏盲、失語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的癥狀,常被臨床誤診為“急性腦卒中”。
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不同的是,此類患者發(fā)病時尿酮體往往呈陰性或弱陽性,但血糖和血漿滲透壓往往很高,脫水嚴重。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的常見誘因包括:
1.有糖尿病而毫無察覺,沒有采取正規(guī)的治療,甚至因其他疾病而誤用高糖輸液,致使血糖顯著升高。
2.應激狀態(tài),如有急性感染、外傷、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外科手術等應激因素,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
3.進水不足,多見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體出汗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樞不敏感,進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導致血液濃縮及血漿滲透壓升高。
4.失水過多,如高熱、嚴重嘔吐、腹瀉或使用利尿劑等。
5.藥物因素,如使用糖皮質激素、β受體阻滯劑及部分利尿劑等可引起血糖升高。
6.如果使用胰島素泵,當出現(xiàn)器械故障(如導管堵塞)而未被及時發(fā)現(xiàn),亦可導致本病。
當然,有時上述幾種誘因可以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病人身上。
血漿滲透壓和血糖顯著升高是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的兩大主要特征。具體診斷依據(jù)是:①中老年人,臨床上伴發(fā)明顯的脫水和意識障礙;②血漿滲透壓≥330 毫摩/升(正常人血漿滲透壓在280~310 毫摩/升左右);③血糖≥33.3 毫摩/升;④尿糖++++、尿酮體陰性或可疑陽性。
這種病人之所以“血糖很高但卻無明顯酮癥酸中毒”,是由于這種病人體內尚有一定量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可以抑制酮體的大量產生,但還不足以對抗各種誘因導致的血糖升高。
高滲性昏迷雖然兇險,但卻是可以預防的。老年人要提高對該疾病的警惕和認識,無論有無糖尿病病史,都要注意避免可能誘發(fā)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的因素。
近年來,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應定期進行血糖監(jiān)測,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達標。需要強調的是,除非患有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需限制飲水的疾病,老年人一定不要限制飲水,必須保證每天飲用足夠的水,防止脫水和血液濃縮;除發(fā)生低血糖時外,不要喝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