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倩瑩
在實際的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中,文化發(fā)揮著基礎性的作用。比如許多科幻、幻想等作品的創(chuàng)作都來源于生活,和現階段的文化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也會受到當時社會背景的影響。但是不同的文化作品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特點,文化差異性較大。但是就我們中國人而言,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賞析時,這種文化的差異性會體現得更加顯著。所以要重視英美文學作品的文化象征體驗,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學作品的情感和文化內涵。比如,在對作品《老人與?!愤M行賞析時,要重視其所體現的象征意義和語言特色。這個故事中所描繪的主人公和命運斗爭的故事,在各種角色淋漓盡致的表現下,將其所表達的意義深入地體現出來,整個文章不僅語言生動活潑,而且學習價值顯著。
一、《老人與?!匪笳鞯囊饬x
所謂的象征,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想象和圖像來對其蘊含的意義進行體現,對不可體現的含義進行暗示,讓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閱讀者的情感共鳴,讓文學作品將自己的價值體現出來,讓文學作品淋漓盡致地體現自己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海明威作為一名聞名世界的現實主義作家,其在對作品體現方面,所運用的象征手法能夠將作品蘊含的物象表達出來,實現讀者對意象和情感的激發(fā)。
在作品《老人與海》中,作者為了將意象體現出來,運用了獨特的體現手法,修辭手段在各個段落中都有體現。作品中的人物圣地亞哥主要體現的是生命英雄,他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雖然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但是只要不放棄,積極地面對困難,敢于迎難而上,面對人生中的挑戰(zhàn),就有改變的可能。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不能輕易地放棄,而應選擇勇敢地面對,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人生價值,從不同的角度去感悟生命的力量。在本作品的學習中,我們能感悟到主人公和大鯊魚之間的較量,總體斗爭中,主人公都是十分勇敢的,樹立了自己的英雄形象,將自己的感情進行了豐富的演繹。因為,大海附近的漁民主要就是通過捕魚維持自己的生計,雖然老人在大海上堅持84天劃船釣魚,但是他一無所獲。即使這樣,老人也沒有喪失生活的自信心,依然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在《老人與?!分?,有一個十分經典的表達,其主要表明:眼睛就是一個人心靈的表達,眼睛可以比喻為藍色的大海,如果大海中漂浮一艘破爛的船,我們能夠顯著地體會出其中的差異,整個差異就是對人物情感和性格特點的表達,其所象征的意義就是人物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為了自己的目標實現而積極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態(tài)度。雖然84天都沒有釣到魚,但是他始終相信在第85日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釣到想要的魚。其中不難看出,釣魚就是一個意象,釣魚象征著作者人生理想的實現,這充分表明他為實現人生理想而不斷奮斗的信念。在這篇文章中,十分形象的描寫就是老人與大馬林魚之間的較量,通過畫面,我們可以得到深刻的啟發(fā),無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何種困難,只要逆流而上,就能實現困難的解決,即使自己的能力有限,也不要輕易放棄勇敢奮斗的勇氣。在一定程度上,老人和大馬林魚的較量,不僅是體力方面的對比,也體現了精神的斗爭。
因為將人類和鯊魚進行相比,力量懸殊是比較大的,畢竟人類的力量十分有限,拼死和鯊魚對抗也難以有很好的結果,但是文中老人并沒有因為力量的懸殊而放棄,而是勇敢地面對,利用各種手段,和鯊魚進行斗爭。雖然他沒有什么有效的工具,但是他可以將自己捕魚的工具利用其中,同時還需要克服饑餓問題。畢竟就主人公而言,老天對他是十分不公的,他的一生困難重重,但還是沒有將他打倒,反而讓他越挫越勇,不會輕易向惡勢力低頭。
作品中海里的鯊魚代表的是破壞性力量,也代表各種掠奪和災難,這其實體現的就是人的一生中所要面對的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所以,作者海明威通過對鯊魚的描繪顯示出:對于受到鯊魚襲擊的大馬林魚,老人覺得仿佛自己被襲擊,他認為既然要跟鯊魚做斗爭,那么就一定要斗到死。這其實體現出來的就是和困難殊死搏斗的勇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將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體現出來。
二、《老人與海》的語言風格
(一)簡單明了的語言特色
在這個故事中,對于語言的描寫形象生動,運用了多個不同的單音節(jié)和雙音節(jié)詞,因為語言會在一定程度上將情感和思想內容體現出來,但是具體的體現效果與語言有著直接的聯系。作者海明威認為,如果人們經常反復地見到某一事物,那么就會使這種事物變得平淡化,人們就無法體會到這種事物的敏銳知覺。因此在對作品進行體現的時候,所利用的語言最好不要太過繁雜,畢竟繁雜的語言不利于人們理解。簡單的語言才可以淋漓盡致地將文章的價值和所表達的情感體現出來,展現作品的巨大魅力。作品《老人與海》描述中,通過進行各種語言特點的利用,實現創(chuàng)作的價值提升,這個過程中雖然作者也利用了一些口語,但是整體的句式結構較為簡單,整體利用起來比較簡單。比如在描繪主人公和馬林魚的斗爭時:“馬林魚縱身一跳,全方位展現在海面上,就好像示威,在陽光下魚的上顎呈現劍狀,閃閃發(fā)亮,就像對老人示威,想要從精神層面上將敵人打垮。在老漁夫正想要稱贊的時候,大馬林魚馬上又跳到海中,將它的尾巴擺來擺去,立即逃走?!彼玫恼Z言風格十分簡單,其中原文的詞語基本控制在一百一十個左右,但是從語言的角度來看,所涉及的單、雙音節(jié)詞匯數量并不多,這就會使這個語句的表達更加簡單有趣。另外,作品《老人與海》的語言特點中,更加注重虛實結合,從而讓整個作品變得更加有穿透力和節(jié)奏感,真正地體現出了人魚之間斗爭的緊張感。
(二)簡單化的語法結構
1.常用小詞
該作品在對語法結構的體現方面,經常會用到一些小詞,因為詞屬于音義結合范圍,利用的時候具有一定獨立性,許多內容的表達都是通過措辭和詞匯量獲得的。比如文中用到的詞匯有:“so”“good”等,尤其是在文章開頭的表達中,“and”使用的數量超過七次,這樣簡單化的語言利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將語句體現的意義表達出來。
2.常用多義詞
通常一個詞語會有多種意義,將其利用在不同語境中,就會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每個詞語在語法中體現的詞性具有一定差異。在《老人與海》作品中,對于多義詞的利用篇幅較大,對于人物和事件的描寫多數使用的都是名詞,名詞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修飾,從而讓整個作品看起來豐富有趣。
3.主要省略的結構
在作品的語法表達中,要加強對省略句的利用,從而生動地將語言的風格體現出來?!独先伺c?!纷髌分卸鄶档恼Z法表達都是言簡意賅,比如:“Not as long as he keeps them up.”這句話的開頭為“Not”,該詞語的利用直接將老人的心理感受體現出來,沒有任何的拖沓,這也充分地體現出了主人公與大馬林魚間的斗爭是必然的。這樣可以充分說明,文章對于語言的表達所利用的結構是十分豐富的,不僅可以避免語言使用的口語化,加強作者對作品的理解,還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置身其中的氛圍,激發(fā)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
(三)含蓄
正因為該作品的語言較為簡單明了,所以在小說特點的體現方面變得更加含蓄。即使作者沒有對故事情境進行任何解釋和評論,也能夠將問題的故事情節(jié)體現得更加完善。比如:文章表達中,老人在早上溫情脈脈地將小男孩從睡夢中喊醒,并用無聲的語言讓小男孩感受到溫情。語句中“溫情”一詞的利用,將老人對小孩的情感體現出來,這種情感的體現和老人的硬漢形象完全不符合,但是老人優(yōu)雅的一面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大眾眼前。同時,整個表達中,還加強了作者對含蓄寫作手法的利用。首先運用了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將魚類和人物的斗爭描寫出來。另外,文中利用的比喻手法較多,能夠讓讀者將個人的思考體現出來。比如:“But his left hand always been a traitor and would not do what he called on it to do and he did not trust it.”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想使用“traitor”進行暗喻,表達老人對自己不能靈活使用左手的憤懣。雖然老人和鯊魚搏斗后失敗了,但不表示老人是失敗的,他雖然沒有武器,但是從未放棄反抗。
綜上所述,在作品《老人與?!分校中蜗蟮伢w現了英美文學作品的象征意義與語言特色。在作品中,通過海明威對不同象征手法的利用與語言特色的個性化表達,塑造了十分生動有趣的藝術形象?!独先伺c海》作品中,體現的是圣地亞哥、大海、鯊魚等不同的象征意義。作者在有限的文字利用中,實現對無限發(fā)展思想的表達,引發(fā)讀者不斷思考,而且作品的語言風格簡練,讓讀者通過一粒小小的沙子看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