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楚
3次凱迪克金獎、3次凱迪克銀獎,還有各種數(shù)不清的獎項……他以創(chuàng)作無字繪本登上圖畫書領(lǐng)域的高峰,他的繪本魅力無窮。不著一字,卻能憑借著畫面,吸引讀者一次次進入夢幻的世界,任由想象馳騁。本期,我們將走進大衛(wèi)·威斯納的狂想世界,領(lǐng)略無字書的美妙之處。
《瘋狂星期二》
回憶你度過的每個星期二,它們在你的記憶中是否還留有印記?假設(shè)你將度過一個瘋狂的星期二,你所能想到的是怎樣的畫面?如果你說“我想不出來”,那我們就來看看大衛(wèi)·威斯納筆下的星期二能有多瘋狂。
原本,這也可以是一個一如既往的、平淡無奇的星期二。但是扉頁的三格分鏡告訴我們,事情可沒那么簡單:池塘里的青蛙蹲在荷葉上,正瞇縫著眼昏昏欲睡。突然,它們瞪大了眼睛!蓮葉竟然飄飄悠悠地浮到了半空!這個瘋狂的星期二,就這樣在晚上8點整,在三格畫面中,拉開了序幕。
大衛(wèi)·威斯納對畫面鏡頭的運用爐火純青,在他的操控下,單頁圖、跨頁圖、框形小圖靈活組合,遠景、中景、特寫交替出現(xiàn),于是,不管是青蛙飛滿天的壯觀場面,還是青蛙或驚喜或驚恐的細微表情,都一一收入我們眼中。同時,作家通過不同畫面的組合控制著故事的節(jié)奏,平緩處是單頁和框型小圖的組合,高潮則以一個大跨頁來展現(xiàn)戲劇化的情節(jié),給讀者帶來驚喜。
除了告訴我們時間的幾句話以外,《瘋狂星期二》全書再沒有一個字。剛翻開這本書可能會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作者的意圖,但是這本書的妙處就在于,只要放空大腦,跟隨青蛙翱翔于天空,見它們所見,感它們所感,你就能夠獲得無窮樂趣。而更驚喜的是,翻到最后幾頁,作者告訴你,另一個星期二晚上7時58分,瘋狂繼續(xù)。而這次,有多瘋狂,由你說了算。
《海底的秘密》
大衛(wèi)·威斯納的想象沒有疆界,有所不同的只是故事的形式。在《海底的秘密》中,他以一臺水下照相機為載體展開了想象。
不同于《瘋狂星期二》的開門見蛙,《海底的秘密》有一個略顯平淡的開頭,但是從小男孩撿到被沖刷上岸的相機開始,故事的節(jié)奏開始緊張起來了。通過一連串密集的分鏡,作者很快將海底的秘密帶到了小男孩和我們眼前。
混在魚群里的機械怪魚、海底家庭的晚間時光、海龜背上的貝殼城邦、外星人的海底觀光……奇異的海底景象讓人大吃一驚。除此之外,最后一張照片里是一個小女孩,她的手里拿著一疊相片,最上面的那張是另一個小孩手拿相片。也就是說,每個撿到這個相機的孩子,手里都舉著上一個孩子的相片拍下了一張照片。于是,小男孩也做了一件同樣的事,拿著小女孩的相片為自己拍了一張照片,然后讓相機回到了海洋。接下來,大衛(wèi)·威斯納用15個分鏡展現(xiàn)了相機的海底之旅,也揭開了相機里那些海底照片的來源。直到有一天,相機被海水沖到了沙灘上,又一個孩子向它伸出了手……
除了這些令人驚嘆的想象外,本書的結(jié)構(gòu)也很精妙。在這本書里,畫面一共有兩個敘述視角,分別以小男孩和水下照相機(及其相片)為主角。這兩個視角相互補充說明,一個陸上,一個海底;一個現(xiàn)在,一個過去,由此讓整個故事的空間感和時間感更加立體豐滿。而且這個故事里的畫面鏡頭更加多變,除了常見的遠景、近景、仰視、俯視鏡頭,大衛(wèi)·威斯納更巧妙地通過故事中的道具的鏡頭來描繪畫面,加強了故事的真實感。比如,故事開頭的放大鏡視角、后期的高倍顯微鏡視角,當小男孩舉著照片自拍時,畫家又專門用一個分鏡畫出了倒映在鏡頭中的小男孩的樣子。甚至封面也是如此,一只巨大的魚的眼睛,猶如一個鏡頭,倒映出了海中的游魚和故事的主角——那臺水下照相機。
《7號夢工廠》
從海底世界回來,讓我們把視線投向天空。天空中的云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無窮想象,因此,它們也總是能夠成為畫家們的創(chuàng)作對象。彼得·史彼爾的《夏天的天空》展現(xiàn)了云在孩子們的想象中能夠變成多么瑰麗的場景,大衛(wèi)·威斯納創(chuàng)作于1999年的《7號夢工廠》則更進一步,讓云“在廠”時與眾不同。
為什么說“在廠”呢?看封面就知道了:在層層霧氣中,巨大的綠色喇叭高低錯落,喇叭管道底下是5個巨大的字:7號夢工廠。而下方的幾個小字更容易被忽略:云朵分派中心。這個故事通過一個小男孩的奇遇,將我們的想象帶到了云端。
故事由頭至尾都包裹在云霧中,在時濃時淡的云霧包裹中,景色顯得朦朧,想象由此生發(fā)。作者筆下,云霧不再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們像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喜好,會捉弄人,也會對一成不變的圖紙不滿。與充滿創(chuàng)意、向往變化的云和小男孩不同,云朵分派中心的工作人員們則顯得嚴肅而墨守成規(guī)。兩者的對比和由此導致的行動讓故事充滿了戲劇性。但是,我們知道的,在童書的世界里,孩子和創(chuàng)意,永遠會是勝利的一方。
最后的場景是,小男孩睡在云朵上,浮在空中進入了夢鄉(xiāng)。也許,在夢中,他會創(chuàng)造出更加讓人驚奇的事物。
《夢幻大飛行》
我們不知道《7號夢工廠》里的小男孩做了什么夢,但是在《夢幻大飛行》里,大衛(wèi)·威斯納通過長卷式的畫面,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絕美的夢境。
2020年,《夢幻大飛行》紀念版出版,這部長卷式的繪本終于以長卷的形式面世,而我們也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夢境的萬端變化。展開這幅長卷,我們將驚嘆于繪本的無限可能和創(chuàng)作者那充滿靈光與新意的心靈。
《夢幻大飛行》就像電影里的長鏡頭畫面,一鏡到底,而畫面上下的白框,也制造出一種類似于膠片的感覺。故事以夜始,以晝終,首尾兩個現(xiàn)實中的畫面恰似畫軸,裝裱了夢境。于是我們看到,小男孩身上蓋著的格子棉被延伸成了夢境中的農(nóng)田,又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變成了棋盤,也讓他的夢中歷險揭開了序幕。在夢中,他接受了象棋國的委托,與巨龍戰(zhàn)斗,在書本中穿梭,時而小如棋子,時而變成巨人。雖然一鏡到底,但是大衛(wèi)·威斯納自如地操控著鏡頭,時而拉近,時而放遠,各個場景的銜接也無比自然。除此之外,他還用畫面致敬了5個經(jīng)典童話故事,有心的讀者可以仔細觀察。
與野馬縱橫似的狂野想象不同,大衛(wèi)·威斯納創(chuàng)作的畫面宏大而不失細致,筆下的人物、場景都非常寫實。為了能夠最為真實地畫出各種形象、動作,他會長時間地觀察動物,甚至自己制作模型,正因如此,他的畫面里充滿了數(shù)不清的細節(jié),真實得讓你不由自主地去相信他所構(gòu)建的想象是真實的。情節(jié)與畫面、幻想與現(xiàn)實背道而馳,這種強烈的對比讓他的故事更具張力。有人好奇大衛(wèi)·威斯納的創(chuàng)意源泉,他的回答卻是:“想象并不需要外在的刺激物……只需要讓信仰做一個小小的跳躍,就能相信龐大的翼龍會從天上向我們俯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