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海文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fā)展,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更加重視,尤其關注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班級管理是高校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基本單位與載體。高等教育質量也與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班級管理的水平直接關系到高校教育質量與教育效率。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定問題與不足,高校管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也越來越認識到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將對高校班級管理及其策略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高校;班級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5.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6-0057-03
一、現階段高校班級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高校,班級是學校對學生進行組織、管理的基本組成部分。高校的教育質量與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直接關系到大學的教育質量與教育效率。隨著高校擴招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與高校學生人數的進一步增加,高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在現階段中出現了更多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的重視與關注[1]。高校班級管理工作有利于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要想提高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須先對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一)高校部分班級缺乏凝聚力
高校是大學生的聚集地,大學生在我國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具備了基本的綜合素質水平與科學文化知識,因此,大多數高校學生認為班集體是具有凝聚力的,同學之間應該互相信任,每一個個體都在班集體的建設工作中各自發(fā)揮作用,應不斷提升班集體的建設水平,爭當優(yōu)秀班集體[2]。盡管如此,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尚不具備一定的班級歸屬感,易出現班級凝聚力較弱的現象,也有少部分同學僅關心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對班集體的關注,給高校班級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應該有較強的班級凝聚力,班級成員之間應對班級建設工作有共同的目標與努力方向,同學之間應具備較高的互依性,在班級建設工作中,班集體成員也應具備為班集體建設工作貢獻力量的思想覺悟。
(二)因班級管理制度缺乏規(guī)范性而導致的學風、班風差等問題
高校學生都是通過層層考試才有資格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個人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但是,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不僅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公共課、專業(yè)課的學習中,逃課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只有部分同學能真正自覺地學習公共課與專業(yè)課。在高校班級建設工作中,班級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是,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普遍尚未形成具有規(guī)范性的班級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應該充分體現班集體成員的意見,將班級制度的制定權利與管理權利交到班級成員的手上。
(三)部分班級管理干部缺乏一定的團隊意識與自主意識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都有著較強的自主性,但是,部分班干部在班集體中卻缺乏一定的集體意識。班級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的實施或活動布置時,往往需要多名班干部通力協作,共同完成班級工作,但是,由于部分班干部缺乏一定的團隊意識,易對工作效率產生一定消極影響,不僅不能及時完成教師布置的工作,也不利于班級成員之間的互相配合。
二、高校班級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高校擴招后,學生質量有差異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我國高校擴招工作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的數量也有了大幅增加,易出現高校學生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通過相關調查發(fā)現,部分高校生源質量不盡如人意,學生自身的素質水平也需要進一步的加強,這就使得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進一步加大[3]。除此之外,雖然高校學生的數量有所增加,但是部分高校的教育資源卻不能滿足學生的相應需求,增加了高校班級管理教師工作提升難度,導致部分班級教師沒有充足的工作精力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
(二)高校班級管理與中學管理模式的脫節(jié)
中學的管理模式較為嚴格,學生在家庭和教師的嚴格要求下,有著規(guī)律的作息及學習的動力。但是,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后,高校的班級管理模式與中學管理模式有較大區(qū)別,在學習上,除了老師的督促外,大部分需要依賴學生的自覺性。高校班級管理與中學管理模式的脫節(jié),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三)班級管理中教師工作繁雜
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雖然每名班級教師都有一定的權利與義務對班級進行管理工作,但是高校的輔導員、班主任才是班級管理的主要組織者、教育者與指導者,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與輔導員、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有著緊密聯系,因此,高校應提升對輔導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視。高校輔導員、班主任的工作較為繁雜,需要完成高校各個部門所安排的工作內容,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可能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由于高校輔導員大多數情況下在辦公室工作,減少了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導致對學生缺乏深度的了解。
三、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改善策略
高校的班級管理工作較為復雜,不僅涉及高校擴招工作的開展,還涉及高校管理工作的實施。要想建設優(yōu)秀的高校班集體,就必須充分發(fā)揮高校班級管理工作參與人員的管理積極性,保質保量地做好高校班級管理工作。
(一)規(guī)范高校班級管理制度
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班級管理制度尤為重要。高校應合理采納班級學生的意見與建議,規(guī)范班級管理制度,確保班級管理制度內容的有效性,從而提高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在對高校班級管理制度進行規(guī)范的同時,高校應綜合多方考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級管理工作理念。
(二)提升班級凝聚力
大一新生進校的初期是班集體班風、學風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高校應充分激發(fā)學生在班級建設中的積極性與班級凝聚力。在大一新生進校時就應該加強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形成班級凝聚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營造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體能夠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以及個人的性格、人格帶來巨大的影響與作用[4]。提高大一新生的班級凝聚力可以從思想、精神、態(tài)度、能力等方面加以培養(yǎng),為優(yōu)秀班集體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還可以從新生入學教育入手,做好理想信念、學校紀律規(guī)范、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提升班級凝聚力。
(三)重點培養(yǎng)班級管理的學生干部
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與班級管理教師有密切聯系,而且還與班干部息息相關,因此,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認識到學生干部的重要性。教師應對學生干部進行重點培養(yǎng),積極指導學生黨支部、團組織以及學生會團體的建設工作,加強學生干部團隊的培養(yǎng)工作。在對學生干部重點培養(yǎng)時,教師需要從學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藝術、工作態(tài)度上進行指導,提高他們?yōu)橥瑢W服務的意識,提升他們參與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動性與榮譽感;還可請大二大三的學生傳授管理經驗,采用學長、學姐帶班的形式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使得學生干部充分發(fā)揮自身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增強班級凝聚力,為建設優(yōu)秀的班集體努力奮斗。
(四)提高高校學生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群體是班級中的學生,提高高校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有利于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5]。每位學生都應從自身做起,主動學習前沿的班級管理工作思想、理念,并將其主動運用到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適時鼓勵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對班級管理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使其真正認識到自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管理班級的自主意識,樹立班級榮譽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班級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復雜性,班級管理工作與班級教師、輔導員作用的發(fā)揮,班級管理學生干部的工作實施以及班級學生成員的思想、班級管理意識、價值理念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當前,高校管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已經越來越認識到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陳增鋒. 高校班級自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J].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40(01):141-142.
[2] 陳芳. 大學生班級自主管理有效策略探析[J].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5(03):76-79+83.
[3] 陸海蘭. 差異化管理視角下高校班級文化的運行機理及應用策略研究[J]. 高教探索,2016(S1):170-171.
[4] 周雅娟. 淺議高校班級管理中依法治班的實施策略[J]. 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3,31(03):22-24.
[5] 李永田. 高校班主任班級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討[J]. 管理觀察,2020(06):132-134.
(薦稿人:郭玉芳,安徽三聯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