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蕓
短短五天的培訓,給我們帶來的是豐盛的精神大餐——一場場高級別講座我們還需要慢慢咀嚼,一節(jié)節(jié)富有啟迪的課堂教學我們還需要親身實踐,一次次專業(yè)點評讓我們茅塞頓開……關于閱讀的思考、關于閱讀教學的實踐、關于整本書閱讀的指點……讓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閱讀于鄉(xiāng)村孩子的重要、于鄉(xiāng)村教育的重要!
一、做一粒閱讀的種子,讓閱讀在每個孩子心中扎根
“閱讀的目的是什么?”這是每位語文教師都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不是為了應付當下許多學校施行的應試考試,也未必是想培養(yǎng)孩子們成為作家。那么,當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時,到底閱讀的目的是什么呢?溫柔、美麗的兒童文學作家湯湯老師用她溫婉的聲音告訴我們,“閱讀是為了遇見,遇見更好的自己!”博學多才的吳永軍教授說,“閱讀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閱讀鍛造兒童的完美人格?!笔茄剑喿x是一種生命活動,我們會遇見故事中的人物、遇見作者,更重要的是遇見自己、照見自己的內心,這是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生活與智慧生活,人們正是在自由自在的閱讀中享受著精神生活,提升著精神境界,在不知不覺中為自身精神成長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思政教師要為孩子們系好“人生的第一??圩印?,其實小學語文教師在孩子的人格塑造上同樣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們更需要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棵閱讀樹,用閱讀潤澤孩子們的心靈,在海量閱讀中發(fā)展高階思維,提升閱讀能力。
二、做一粒閱讀的種子,讓每個孩子習得閱讀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阻礙孩子們愛上閱讀的原因有很多:興趣、習慣、方法、能力……對于鄉(xiāng)村學校的孩子來說,更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阻礙。作為在一線工作的鄉(xiāng)村教師,我深深感到,閱讀能力、方法欠缺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習慣養(yǎng)成。我曾經上過多次閱讀指導課,課上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可是,課后由于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方法受限,他們不能完成既有的閱讀任務,或者是認真讀完了,卻不能讀懂故事,深層次的思考就更無從談及。長此以往,興趣、習慣就無從培養(yǎng),這成為了鄉(xiāng)村孩子在閱讀路上的阻礙。
在這次的五節(jié)示范課中,執(zhí)教教師們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在整本書閱讀中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敢于實踐、探索的先行者。蘇州吳江區(qū)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費敏老師的低年級繪本《禮物》教學,是繪本教學的范例,讀圖與讀文字、讀故事與講故事、讀故事與編故事的巧妙結合,讓孩子們在潤物無聲中獲得了繪本閱讀的三個秘訣:先說看到的,再說想到的;說清楚怎么做的;加上動作、表情。孩子們徜徉在繪本故事中,同時在故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特級教師吳勇的《桂花雨》讀寫結合課,從寫作的角度指導孩子們重新閱讀《桂花雨》一文,“鹽在湯中”一詞一定鐫刻在了每個孩子的心中。兒童文學作家祁智的《三國演義》閱讀教學、特級教師王金濤的《刷子李》拓展閱讀課、啟東市實驗小學汪東瑋老師的《西游記》閱讀教學,都著眼于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粒種子,一粒閱讀的種子。
回到鄉(xiāng)村,我會將學習到的理念與自己學校的實際相結合,去化解孩子們在閱讀中碰到的困難,先讓孩子們有能力、有書、有時間去閱讀。我們有理由相信,樸實的孩子們有了扎扎實實的引領,必定能習得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從而養(yǎng)成閱讀習慣,真正愛上閱讀。
三、做一粒閱讀的種子,豐盈每個孩子和教師自己的人生
要想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每位教師先要做一名“讀書人”,切不可出現(xiàn)社會上流傳的“一群不讀書的人正在教孩子們閱讀”的現(xiàn)象。吳永軍教授提出了“六‘百工程”:閱讀100部教育文學類名著以及兒童文學、觀看100部教育類影片和電視劇、經歷100次藝術欣賞活動、書寫100幅字帖。童話作家湯湯以自身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閱讀在教師個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做一名愛讀書的教師,做一粒閱讀的種子,必然能豐盈自己的人生,影響到遇見的每個孩子。
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一百位鄉(xiāng)村老師
就如一百粒閱讀的種子
正奔赴鄉(xiāng)村教育的沃土……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草堰鎮(zhèn)三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