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鄧濤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
橡膠與塑料共混的目的是改善產(chǎn)品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加工工藝性能,解決經(jīng)濟技術(shù)問題。如何有效地利用現(xiàn)有橡膠、塑料,通過共混改性拓寬應用領(lǐng)域已經(jīng)引起了廣泛重視。
混煉型聚氨酯(MPU)由多元醇(長鏈醇類OH -R-OH)、二異氰酸酯(NCO-R-NCO)和擴鏈劑(低分子二醇OH-X-OH)構(gòu)成[1],其中,大分子長鏈多元醇的類型決定MPU的類型,可利用通用橡膠的加工機械進行加工。MPU分子鏈基本呈線性,室溫下為橡膠態(tài),受熱后具有塑性,根據(jù)主鏈軟段結(jié)構(gòu)的不同,混煉型聚氨酯可分為聚酯型和聚醚型兩大類。
本文將MPU、低熔點尼龍(PAM 13)及部分氯化聚乙烯(CM)按照一定比例共混,制備MPU/PAM/CM共混膠,采用不同用量的過氧化物過氧化二異丙苯(DCP)體系進行硫化,研究MPU/PAM/CM共混膠硫化性能,進一步考察MPU/PAM/CM的物理機械性能及耐熱介質(zhì)性能。
MPU,牌號SUNTHANE?E6011,聚醚型高性能混煉型聚氨酯橡膠,廣州順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PAM 13,共聚系列尼龍,由兩種以上的尼龍單體,添加特殊組分經(jīng)共縮聚制備的共聚改性尼龍,上海新浩化工有限公司;CM,牌號WEIPREN?3000,濰坊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配合劑均為常用工業(yè)品。
高溫開煉機:XK-160,大連華韓橡塑機械有限公司;開煉機:X(S)K-160,上海雙翼橡塑機械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機:LCM-3C2-G03-LM,深圳佳鑫電子設(shè)備科技有限公司;GT-7017-M型老化箱,臺灣高鐵有限公司;無轉(zhuǎn)子硫化儀,GT-M2000-A,臺灣高鐵有限公司;電子拉力機,I-7000S,臺灣高鐵有限公司;硬度計,上海險峰電影機械廠。
在MPU/PAM/CM共混膠中,并用比例為70/15 /15,變量為硫化劑DCP的用量,具體用量如表1所示。
表1 DCP的用量變化實驗配方
其余配合劑(單位:份):硬脂酸 0.3,白炭黑 30,輕鈣 20。
稱量:按照配方中規(guī)定的原材料品種和用量進行稱量。
制備方法:將高溫密煉機溫度調(diào)至130 ℃,加入PAM 13熔融,待扭矩基本不變后,按照比例加入CM,待扭矩下降并基本不變后,取出并用膠在常溫開煉機上下片,冷卻待用。將MPU和冷卻好的PAM/CM并用膠按照70/30的比例于50~60 ℃下在開煉機上加入配合劑混煉,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將開煉機的輥距調(diào)到1 mm,加入MPU,薄通5次;輥距調(diào)到2 mm,將塑煉后的生膠放入開煉機中,待包輥后,依次加入配合劑,分批加入輕鈣、白炭黑等,最后加入硫化劑,混煉約15 min,均勻后打三角包5次,下片。停放16 h后,在無轉(zhuǎn)子硫化上170 ℃測試焦燒時間t10和工藝正硫化時間t90[2],后于平板硫化機上硫化,硫化條件為170 ℃、10 MPa×t90。
硫化性能:按GB/T 16584—1996測試,硫化條件為170 ℃/10 MPa×t90。
力學性能:拉伸性能采用電子拉力試驗機按照GB/T 528—2008進行測試。
耐介質(zhì)老化:按GB/T 1690—2006測試,熱介質(zhì)老化條件為46#液壓油、100 ℃×72 h。
浸泡后的拉伸性能、硬度試驗:采試樣從試驗液體中取出后,清除其表面上的液體,在室溫空氣中停放30 min后,進行測試。
對MPU/PAM/CM混煉膠進行硫化特性測試,探究共混膠的硫化特性及DCP用量變化對硫化特性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DCP用量的增大,MPU/PAM/CM共混膠MH明顯上升,這是因為隨著硫化劑用量的增大,在硫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化學交聯(lián)鍵增多,交聯(lián)密度增大,引起MH上升。其中,在任何DCP用量下,MPU/PAM/CM共混膠的扭矩均小于相同配方下的MPU的扭矩,這是因為共混膠中并用的是低熔點尼龍PAM 13,其軟化點低于130 ℃,而硫化溫度為170 ℃,因此扭矩較MPU低。同時,DCP用量增加使MPU/PAM/CM共混膠的t10和t90縮短,硫化速度加快,這是因為隨DCP用量的增大,共混膠中硫化劑濃度增加,在溫度作用下有利于達到反應的臨界濃度,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因此t10和t90縮短。
表2 MPU/PAM/CM混煉膠的硫化特性表
老化前MPU/PAM/CM共混膠的物理機械性能如表3所示,可見共混膠的拉斷強度和扯斷伸長率均隨著DCP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且在DCP用量為1~1.2份時達到較大值。
表3 不同DCP用量共混膠老化前的拉斷強度
由于交聯(lián)密度隨著DCP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交聯(lián)密度的增大,使材料形變時承受負荷的有效分子鏈數(shù)量增加,當交聯(lián)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斷裂前每一個有效分子鏈都能均勻承載,因而拉斷強度出現(xiàn)較大值,且扯斷伸長率較高;進一步增加DCP用量時,分子鏈網(wǎng)絡(luò)的密度往往在某個位置優(yōu)先增加,產(chǎn)生應力集中點,這時的有效網(wǎng)鏈數(shù)量減小,網(wǎng)鏈不能均勻承載,應力容易集中于局部網(wǎng)鏈上,這種承載的不均勻性,造成拉斷強度變小,扯斷伸長率降低。同時發(fā)現(xiàn)在本實驗所采取的DCP用量范圍下,共混膠的拉斷強度和扯斷伸長率變化幅度較小[3]。
MPU/PAM/CM共混膠的各級定伸強度在應變低于300%時較低,只有6.5~9.2 MPa,而拉斷強度均大于23 MPa,扯斷伸長率均小于550%,這說明大應變下,MPU/PAM/CM共混膠表現(xiàn)出良好的韌性。在大變形下,承受應力的主要是分子鏈主鏈,MPU/PAM/CM共混膠主鏈鍵能較大,另一方面MPU、PAM和CM之間容易生成分子間氫鍵,且共混膠內(nèi)部微觀結(jié)構(gòu)較為均勻,缺陷較少,使得斷裂前可承受的應力較高。
隨著DCP用量的增加,共混膠的硬度略有升高,這是因為硫化劑用量增加,共混膠中化學交聯(lián)鍵增多[4],分子鏈纏結(jié)程度升高,故硬度上升。
經(jīng)過46#液壓油100 ℃×72 h老化后,共混膠的拉斷強度保持率和扯斷伸長率保持率如表4所示。
表4 熱油老化后MPU/PAM/CM共混膠物理機械性能
總體來看,MPU/PAM/CM的拉斷強度保持率和扯斷伸長率保持率在86.47%~104.03%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耐熱油老化熱油老化性能較為優(yōu)異5#拉斷強度保持率較接近100%,2#扯斷伸長率較接近100%;由于老化前3#共混膠的拉斷伸長率較長,熱油老化時,部分低分子液壓油滲入,老化后拉伸時部分分子鏈滑脫,導致3#拉斷強度保持率和扯斷伸長率保持率較其余組較低。
MPU/PAM/CM共混膠熱油老化后的扯斷永久形變,隨著DCP用量的增大MPU/PAM/CM的扯斷永久性變隨DCP用量的增大的變化趨勢與老化前接近,為30%~40%,較老化前25%~35%基本不變。這說明MPU/PAM/CM共混膠具有良好的耐熱油老化性能。
熱油老化后MPU/PAM/CM共混膠的硬度隨著DCP用量的增大,MPU/PAM/CM的硬度變化趨勢同老化前,略有上升。共混膠的硬度較老化前均有所上升,這是因為熱油老化時,共混膠進一步交聯(lián),交聯(lián)程度增大,分子鏈網(wǎng)絡(luò)變密,因此硬度升高。
(1)隨著DCP用量的增大,MPU/PAM/CM共混膠的硫化速度均加快且MH增大。
(2)隨著DCP用量的增大,MPU/PAM/CM的硬度逐漸增大,拉斷強度和扯斷伸長率先增大后減小。
(3)老化前,MPU/PAM/CM的物理機械性能較優(yōu)異,熱油老化后,MPU/PAM/CM性能保持率接近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