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薄兑捉?jīng)》中的這句名言影響深遠(yuǎn)。那么何為善?《了凡四訓(xùn)》給了堪稱經(jīng)典的解釋:“有益于人,是善?!庇軐W(xué)家培根亦然:“利人的品德我認(rèn)為就是善?!睂Υ烁拍?,中西方高度一致,一心一意利益他人就是善。孟子曰:“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古往今來,心存善念,樂于助人,甚至舍己為人的大德高古、君子賢士不勝枚舉。
范仲淹被貶浙江時,一名小吏死在任上,家貧子幼,不能回鄉(xiāng)安葬。范仲淹重金相贈,并為之雇了一條船,將其靈柩和一家老小送歸家鄉(xiāng)。為免途中關(guān)卡阻滯,特派一位老成持重的屬下全程護(hù)送。臨行前,還交給他一首詩,并囑咐他,過關(guān)過卡,把這個拿出來就行了。原來詩是這樣寫的:“十口相攜泛巨川,來時暖熱去凄然。關(guān)津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兒寡婦船?!泵總€睹詩之人無不感動落淚。
蘇軾當(dāng)年所住地區(qū)曾流行溺嬰的惡俗,讓他十分難過,他向武昌太守痛陳其弊,懇請改變,又自行成立救兒會,向人募捐,每年捐助十緡,多捐隨意,用此錢買米,買布,買棉被,然后到各鄉(xiāng)村調(diào)查貧苦的孕婦,她們?nèi)魬?yīng)允養(yǎng)育嬰兒,則贈予金錢、食物和衣裳等。蘇軾自己率先垂范,每年都捐出十緡錢,他認(rèn)為,如果一年能救一百個嬰兒,就是他心頭最大的喜事。
毋庸諱言,為官者手中資源確非常人可比,造福萬民也因此有先天優(yōu)勢,但善發(fā)于內(nèi)心,出于赤誠,只要心中有愛,有悲天憫人之情,則人人皆可為之。正如孟子對梁惠王所說:“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這不是不能,而是不為也。
善無大小,至善是善,小善積累多了,也是了不起的大善,就是令人敬重的好人,故而劉備在《誡子書》中才殷殷教誨:“勿以善小而不為。”因?yàn)樗钪?,滴水能穿石,積羽可沉舟?!耳Q林玉露》中也說:“住世一日,則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則做一日好事?!鄙瞎艜r期,舜曾住在深山中,與木、石為伴,與鹿、豬往來,跟深山中的野人差別極少,等到他聽到一句好話,見到一件好事,就會立即照著去做,從中獲得的力量就像決了口的江河,洶涌澎湃沒有人能夠阻擋。
舜家境清貧,歷經(jīng)坎坷,就靠著日行一善,時時行善,常見常行,最終成為傳說中的圣王。
樂于助人,與人為善,捧給世界的都是心靈的玫瑰,生命的余香也定會綿綿不盡,食則香甜,寢則安眠,怡然平和,波瀾不驚,幸??鞓凡痪褪沁@樣的狀態(tài)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