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文
(重慶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重慶 402760)
隨著環(huán)保力度的加強,天然砂石執(zhí)行“限采令”,大量人工機制砂應(yīng)用于混凝土中,當(dāng)前人工機制砂石品質(zhì)參差不齊,石子級配變差,砂的級配和含泥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1],加之?dāng)嚢柢囘\輸距離的要求,混凝土要求長時間保坍,這對聚羧酸減水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炷翑嚢枵鞠M诂F(xiàn)有材料情況下,盡量降低外加劑應(yīng)用的敏感性[2-4],要求聚羧酸減水劑具有較大的有效摻量浮動范圍,且對混凝土的凝結(jié)時間、保坍等影響較小,即需開發(fā)低敏感性的產(chǎn)品。
為了追求性價比,目前大部分聚羧酸外加劑的減水率較高,混凝土流變性能優(yōu)良,但摻量較敏感,使用起來有諸多問題[5]。為了滿足混凝土長時間保坍要求,往往在外加劑復(fù)配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的保坍劑,這極易帶來混凝土反應(yīng)滯后等弊端。所以在實際工程中應(yīng)用時,往往會造成在外加劑摻量低時,混凝土坍落度損失較大;而高摻量下,混凝土出現(xiàn)泌水、離析現(xiàn)象,影響了商混企業(yè)生產(chǎn)和現(xiàn)場施工進度。
本項目通過引入異構(gòu)酯替代HPEG型聚羧酸分子的部分主鏈,利用異構(gòu)酯改性后增加水泥顆粒間的空間位阻效應(yīng),開發(fā)一款低敏感母液,降低外加劑對混凝土原材料的敏感性,從而提高商混企業(yè)施工效率,降低行業(yè)成本。
(1)合成原料
異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相對分子質(zhì)量2400,工業(yè)級;異構(gòu)酯:為無色透明液體,濃度為70%,上海某公司生產(chǎn);丙烯酸(AA)、雙氧水(H2O2)、抗壞血酸(Vc)、巰基乙醇(MCH)、氫氧化鈉(30%),均為工業(yè)級。
(2)混凝土試驗材料
水泥:臺泥P·O42.5水泥;砂:機制砂,細度模數(shù)2.7,含粉量9.8%,MB值1.0;小石:粒徑為5~10 mm碎石;大石:粒徑10~25 mm碎石;粉煤灰:Ⅱ級;拌合水:自來水,符合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標(biāo)準(zhǔn)》中規(guī)定的拌合用水要求;聚羧酸減水劑:重慶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chǎn)。
(3)分析用原材料
水化硅酸鈣的制備:參照文獻[6],采用溶液反應(yīng)法,將飽和硅酸鈉溶液和硝酸鈣進行滴定反應(yīng),常溫靜置7 d,用無水乙醇沖洗,去除雜質(zhì)離子,經(jīng)負壓過濾得到壓片,進行低溫烘干,粉磨后過200目方孔篩,得到試驗用水化硅酸鈣粉末,通過XRD分析(見圖1),確定所制得的粉末為水化硅酸鈣。
圖1 水化硅酸鈣的XRD圖譜
按照表1的合成方案,往裝有加熱裝置、溫控裝置、冷凝回流裝置和攪拌器的四口瓶中加入計量好的水及TPEG,加熱攪拌至大單體全部溶解,待升溫至45℃后分別滴加AA、異構(gòu)酯水溶液和H2O2的水溶液及Vc和MCH的水溶液,控制在3 h內(nèi)滴完,再恒溫1 h,加入30%氫氧化鈉調(diào)節(jié)pH值至6.0~7.0,即得到減水劑母液,通過調(diào)整酸醚比n(AA)∶n(TPEG)及異構(gòu)酯用量合成了4組不同的聚羧酸減水母液。
表1 減水劑合成方案設(shè)計
水泥凈漿流動度: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劑勻質(zhì)性試驗方法》進行測試;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按照GB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biāo)準(zhǔn)》進行測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按照GB 50081—2019《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標(biāo)準(zhǔn)》進行測試。
為了排除不同水泥組成對合成母液吸附的差異性,試驗采用實驗室制備的水化硅酸鈣,采用TOC法測試聚羧酸減水劑分子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吸附量。采用有機碳分析儀測試在液固比為1∶20時,濃度為2 g/L的合成聚羧酸外加劑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吸附量,結(jié)果見表2。
表2 合成聚羧酸減水劑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吸附量
由表1可見:對于4種不同配比的聚羧酸減水劑,相同酸醚比條件下,異構(gòu)酯的加入都可以增大合成聚羧酸減水劑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吸附量;且適當(dāng)減小酸醚比,也有利于增大聚羧酸減水劑分子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吸附量。
按照液固比100∶1,稱取0.5 g水化硅酸鈣和100 mL稀釋至一定不同濃度的合成聚羧酸母液,通過攪拌靜置、離心等程序過濾得到上清液,采用美國DT公司Zeta電位儀對水化硅酸鈣表面的Zeta電位進行測試,結(jié)果見圖2。
圖2 合成聚羧酸減水劑及其濃度對Zeta電位的影響
由圖2可見:
(1)當(dāng)未摻入聚羧酸減水劑時,水化硅酸鈣表面Zeta電位較低,此時分子表面的靜電斥力較弱,粉體顆粒的分散效果較弱。
(2)摻入聚羧酸減水劑后,水化硅酸鈣表面的Zeta電位大幅增加,說明聚羧酸分子產(chǎn)生了對水化硅酸鈣表面極強的吸附,能夠增大電荷密度,顆粒間的相互斥力增強。對于同一種聚羧酸減水劑,當(dāng)濃度在1~4 g/L范圍內(nèi)時,Zeta電位變化較為平緩;隨著濃度繼續(xù)增大(4~5 g/L),Zeta電位增幅明顯,這表明粉體顆粒間的斥力進一步增大。對于相同濃度的聚羧酸減水劑,以S-4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電荷密度最大,顯示出較好的顆粒分散性能。
將合成聚羧酸減水劑母液(S-1~S-4)按膠凝材料總質(zhì)量0.30%及0.33%的摻量(固含量均為50%)進行混凝土拌合物試驗,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如表3所示,不同聚羧酸減水劑對混凝土擴展度的影響如圖3所示。
表3 C30混凝土的配合比 kg/m3
圖3 4種母液及其摻量對混凝土擴展度的影響
由圖3可見,4種聚羧酸減水劑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有一定差異。整體來看,隨減水劑摻量的增加,混凝土擴展度均增大,且混凝土擴展度的經(jīng)時損失增大。當(dāng)S-1摻量為0.30%時,混凝土的初始、1、2 h擴展度分別為580、530、450 mm;當(dāng)S-1摻量增加至0.33%時,混凝土的初始擴展度最大,達650 mm,1、2 h擴展度減小至560、480 mm,隨減水劑S-1摻量的增加,混凝土擴展度增大,但同時經(jīng)時損失也更大。相同摻量下,摻減水劑S-2、S-3、S-4混凝土的擴展度均呈現(xiàn)出與摻S-1母液相同的趨勢;摻S-4的混凝土,其初始擴展度相對其他幾種減水劑偏小,但其經(jīng)時損失也相對較小,即S-4的敏感性較低,因此,確定酸醚比3.5,異構(gòu)酯用量4%為最佳工藝參數(shù)。
將4種合成減水劑母液進行混凝土壓力泌水率試驗,以評價其混凝土保水性能,結(jié)果見圖4。
圖4 混凝土壓力泌水率測試結(jié)果
由圖4可以看出,隨4種減水劑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均增大。摻入0.30%的S-2時,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最大,達17%;當(dāng)S-2的摻量增加到0.33%時,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增大到32%,增幅達15個百分點。摻入0.3%的S-4時,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為8%;當(dāng)S-4的摻量增加到0.33%時,混凝土的壓力泌水率增大到11%,增幅為3個百分點。相比其他3種減水劑,S-4摻量增加對混凝土壓力泌水率的影響最小。即當(dāng)酸醚比為3.5,異構(gòu)酯用量4%時,合成的聚羧酸減水劑(S-4)保水能力最佳,即使提高外加劑摻量,壓力泌水率不會發(fā)生較大變化,體現(xiàn)出高保水、低敏感的性能,這說明異構(gòu)酯的引入增加了水泥顆粒的空間位阻效應(yīng),使得外加劑對水泥顆粒的吸附特性增強,表現(xiàn)出較好的適應(yīng)性。
4種合成減水劑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如圖5所示。
圖5 合成減水劑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
由圖5可見,4種合成減水劑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差異不大。3d齡期時,分別摻4種減水劑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均達到了20 MPa,其中摻S-2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最低,為22.1 MPa,摻S-4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最高,為23.7 MPa;28 d齡期時,摻S-4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到36.2 MPa,摻其他3種減水劑的混凝土抗壓強度也相應(yīng)增長,其中摻S-2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最低,為33.8 MPa。
通過對分別摻4種合成減水劑混凝土的擴展度、壓力泌水率和抗壓強度試驗分析可知,減水劑S-4的敏感性相對較低,對混凝土的擴展度和壓力泌水率的影響均小于其他3種減水劑,且摻S-4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發(fā)展最好,強度最高。
上述試驗結(jié)果表明,選擇減水性與保坍性最優(yōu)酸醚比,同時引入異構(gòu)酯作為主鏈替換原有AA的部分主鏈,異構(gòu)酯具有典型的丙烯酸酯類大單體特性,可以顯著改善聚羧酸減水劑對混凝土的適應(yīng)性,提高和易性,降低敏感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1)在HPEG型聚羧酸分子主鏈中引入部分異構(gòu)酯,相同酸醚比條件下,異構(gòu)酯的加入可以增大聚羧酸減水劑分子對水化硅酸鈣的表面吸附量;適當(dāng)降低酸醚比,有利于提高減水劑在水化硅酸鈣表面的吸附性。低敏感聚羧酸減水劑(S-4)的最佳合成工藝參數(shù)為:酸醚比3.5、異構(gòu)酯用量4%。
(2)隨聚羧酸減水劑濃度增大,水化硅酸鈣表面電荷密度增大,Zeta電位升高,減水劑S-4具有更強的吸附能力,顆粒分散性能相對最佳。
(3)通過對分別摻4種合成減水劑混凝土的擴展度、壓力泌水率和抗壓強度測試結(jié)果表明,減水劑S-4的敏感性相對較低,對混凝土的擴展度和壓力泌水率的影響均小于其他3種合成減水劑,且摻S-4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發(fā)展最好,強度最高。
(4)選擇減水性與保坍性最優(yōu)酸醚比,同時引入異構(gòu)酯作為主鏈替換原有AA的部分主鏈,可以顯著改善聚羧酸減水劑對混凝土的適應(yīng)性,提高和易性,降低敏感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