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毅
摘要:如何通過戲曲教學的方法革新,令小學生愛上戲曲的學習,是傳承我國戲曲文化的首要條件,更是增加音樂課堂民族屬性的基礎路徑,因而小學音樂老師需要分析小學生不愛學習戲曲文化背后的原因,并通過教學方法的更迭,增強小學音樂課堂的品質。
關鍵詞:小學教育;音樂課堂;戲曲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隨著短視頻與流行文化對小學生思維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現(xiàn)階段戲曲文化的了解與學習成為了一件難事。因而,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育思想,以我國戲曲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角度,讓小學生肯主動了解戲曲文化,并愛上戲曲文化的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倡多渠道學習戲曲文化時,還應通過戲曲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結合,以多元化學習案例的形式為小學生揭開戲曲文化本身的藝術價值,最終使小學生能夠在豐富的學習視角,肯靜下心來,主動去了解戲曲文化的藝術表現(xiàn)特征,賦予小學音樂課堂更多的民族屬性。
一、構建文化學習情境,賦予戲曲教學更多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專注度的下降速度較快,這樣的情況不僅發(fā)生在普通的學科教學之中,就連音樂等趣味性較高的課堂,學生也會出現(xiàn)此類學習問題。因而,小學音樂教師應將戲曲文化的教學視野,聚焦于教學趣味性的增加上,使小學生熱愛戲曲文化的同時,明白戲曲文化的學習意義。利用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感的增強,降低戲曲教學的無聊感,使小學生自愿參與戲曲文化的研究之中,這種戲曲教學方法降低了戲曲教學中趣味性不足的問題,使小學生漸漸喜歡戲曲文化。以《唱臉譜》教學為實例,教師完成戲曲演唱技巧的教學后,利用師生互動,引出京劇具有逢歌必舞的藝術特征,隨后教師跟著第二段的伴奏開始演唱,并且伴隨著京劇中經(jīng)典的亮相動作,易于通過豐富的動作展示,引發(fā)學生對戲曲文化的思考。其次,在老師表演完畢后,請同學們站起來模仿老師剛才的樣子進行演唱,經(jīng)典的左腳前右腳后姿勢。之后,邀請最后的同學們上臺佩戴臉譜進行表演,通過這種演唱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到京劇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引入媒體信息技術,引發(fā)戲曲研習欲望
為了讓小學生喜愛戲曲文化,教師應在教學工具上進行更多的教育嘗試,比如:通過媒體技術構建全新的戲曲教學課堂,并在圖片、音頻內容的展示后特別安排戲曲表演時間等內容。另外,小學音樂教師還可以運用視頻課件,引導學生進行演唱的模仿,可使戲曲教學的品質提高。其次,要想在教學課堂,引發(fā)小學生的戲曲表演欲望,教師還應通過媒體技術呈現(xiàn)出戲曲文化的多元表達技巧,以便增加戲曲文化的可探索性。同時,進行戲曲文化學習時,教師向學生們展示不同的戲曲文化作品,可使小學生在豐富的戲曲作品中逐漸找到戲曲學習的興趣。例如《橘樹尚且性剛強》教學時,重點內容是幫助學生了解具備地方特色的越劇文化,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應進行必要的引導,并結合媒體技術展示越劇戲種的歷史發(fā)展及音樂特點,以便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越劇的表演欲望,教師還可在教學前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學生們很熟悉的《梁?!繁硌萜危⒐膭顚W生根據(jù)舞臺表演動作進行模仿,學生通過對自己熟悉的樂曲入手,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了解越劇,之后的教學活動也能更好的開展。
三、流行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教育,豐富學生的藝術認知
流行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戲曲教育結合,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更好的學習經(jīng)歷中,得到不一樣的藝術啟發(fā)。其次,文化的融合能夠使那些對戲曲文化無感的學生,肯主動去了解戲曲文化的學習價值,繼而對戲曲文化產(chǎn)生改觀,甚至愛上戲曲的學習。文化的融合還易于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去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探討,使學生在戲曲教學課堂的精力,流向文化融合、文化的多樣性研究上。例如,在進行文化融合的戲曲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身騎白馬》,這首歌曲的副歌部分是出自歌仔戲的著名劇目《薛平貴與王寶釧》,傳統(tǒng)的古典故事通過流行音樂的唱法加以演繹,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而流行音樂又因為戲劇的融合,不僅提升了歌曲的文化價值、民族屬性,還讓歌曲從好聽變成了驚艷。學生能通過歌曲感受到二者結合產(chǎn)生的強大效果,也能清晰地認識到音樂創(chuàng)作存在著各種可能。
四、結束語
改變教學視野,擴充戲曲教學的師生研習范圍,并將精力聚焦于教學趣味性的增加上,可賦予戲曲教學更多的分化研究視角,使小學生明白戲曲文化的學習意義。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進行戲曲的二次模仿,可提高戲曲教學的品質。教師還應通過視頻課件,進行戲曲文化的多元化教學呈現(xiàn),促進小學生對戲曲表達技巧的了解,增加戲曲文化的可探索性。流行文化與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結合教育,有利于改變學生對戲曲文化的看法,使其肯主動了解戲曲文化的藝術價值。最終使小學生能夠在豐富的學習視角,肯靜下心來,主動去了解戲曲文化的藝術表現(xiàn)特征,賦予小學音樂課堂更多的民族屬性。
參考文獻:
[1]李璨. 傳統(tǒng)戲曲教學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2]周潘. 讓戲曲藝術點亮小學音樂課堂[J]. 科普童話,2019(02):132.
隴南市武都區(qū)舊城山小學 甘肅省隴南市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