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1:培根說:“奇跡多是在厄運中出現(xiàn)的?!?/p>
材料2:別林斯基說:“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p>
材料3: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p>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考生寫作時,首先要注意對材料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重點把握幾個關鍵詞,如“厄運”“不幸”“奇跡”“暗礁”“浪花”等,要充分挖掘其內(nèi)在含義。其次,要吃透三則材料的意蘊,明確三則材料的著重點和共同的指向。此外,還要選好、選準寫作角度、選準,切入要自然。
寫作時,考生對觀點的把握要全面,防止立意的片面和局促??嚯y與不幸,對人的磨煉多,讓人得到的經(jīng)歷也更多,會使人加快成功的步伐。但這并不意味著順境就不能使人成功,在同樣條件下,沒有苦難與不幸,更有利于創(chuàng)造人生的奇跡。面對生活,面對苦難,重要的是心態(tài),是一種積極上進、奮起直追的精神。
原作雛形
漫談苦難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東坡失意而大叫“大江東去”。(“大叫”用詞不雅,可改為“大呼”。)無疑,他們都是不幸的,但他們又都是幸運的。他們的人生之路布滿了荊棘,但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念、樂觀的態(tài)度笑著走過去了。于是,他們站在世界的頂端,俯瞰著大地,露出絕美的微笑。
(標題太大,而且空泛。開頭破空而來,讓人措手不及,太突兀,太倉促,應有必要的導入或鋪墊。)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不幸在強者的手中會轉(zhuǎn)化成一個奇跡,閃爍著讓世人驚羨的光芒。不幸是弱者最好的絆腳石,(“最好”用詞欠妥,可改成“致命”)卻是強者(此處可加“堅固”兩字,以便與前面形成對應)的奠基石,當你處在最絕望的境地,只要不放棄夢想,不放棄希望,你就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奇跡。(此段承接上文,但有些空泛,前面缺少必要的事例論證基礎。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在開頭部分補充必要的論據(jù),使得這段總結(jié)性的論述水到渠成。)
當幸運女神降臨時,我們回以感激的微笑;當不幸敲門時,我們也回以感激的微笑,感謝不幸磨利(應為“磨礪”)手中的劍,讓我們更堅強,更優(yōu)秀。冰心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蔽液芟矚g這段話,“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面對不幸不覺得沮喪失落,而是用信念堅守最初的感動,鍛造自己的思想和靈魂,讓所有的苦難都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生命的詭計(什么是“生命的詭計”?這里表意不明,可刪去“的詭計”,使得表意明確)并不需要純粹的空靈和優(yōu)雅,厚實沉重才是軌跡的人生。(什么是“軌跡的人生”?這里表意不明,需要修改。)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生活不是編好的程序,我們永遠不知道苦難是不是在下一個拐角處等候。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戰(zhàn)勝它,接受它,打敗它。(這里應改為“接受它,打敗它,戰(zhàn)勝它”。)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用不懈的奮斗去追求,用無悔的青春去譜寫昂揚的樂章。(這一句可以刪去,以便上下文銜接更自然,結(jié)構更嚴密。)
我想起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中那個不朽的形象。保爾·柯察金用他的執(zhí)著和勇毅,贏得了世人的敬佩,最終成了一個真正的強者,真正的勇士。他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句名言運用的指向不是十分明確,應考慮與主旨的密切聯(lián)系,可以采用另外的方式表達。)
讓我們守著心中一份淡淡的精致,做一個堅強樂觀的守望者,守望苦難,守望幸福。當我們年華逝去,回首今日時,才不會因為曾經(jīng)的懦弱妥協(xié)而沉默嘆息。
(這個結(jié)尾有些“虛弱”,與開頭對應不夠,應增加力度,加強對思想深度的開掘。)
●升格指要
本文能圍繞話題展開論述,所舉事例具有一定的經(jīng)典性,語言較有文采,論述過程也不乏精彩的片段,但整個論證過程缺乏必要的推敲,總體事例不夠豐富,內(nèi)容顯得單薄,一些事例的論述指向也不夠明確,特別是聯(lián)系自身實際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作文標題大而空,較多地方詞語運用不夠準確,總體字數(shù)還不足700字,讀來有流于簡單化之弊,作文整體的缺陷十分明顯。如果在選擇材料、議例策略和語言運用上再下些功夫,作文會更上一個層次。
升格佳作
擁抱苦難 創(chuàng)造奇跡
王沐之
生命中的苦難往往是奇跡的溫床,奇跡常常伴隨苦難仍生。
不能忘記,在大漢王朝中,有一位握筆的勇士,雖遭宮刑仍不屈不撓,苦難也囚禁不住他自由的心靈。他,司馬遷,用手中的筆寫下了千年的風起云涌,用意志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不能忘記,一個雙耳失聰、步履蹣跚的老人,用手中的小提琴,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奇跡,苦難遏制不住他那噴涌的音樂靈感。他,帕格尼尼,“琴弦上的魔術師”,用自己的拼搏和激情,達到了世人無法企及的藝術高度。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東坡失意而大呼“大江東去”。無疑,他們都是不幸的,但他們又都是幸運的。他們的人生之路布滿了荊棘,但他們憑著堅定的信念、樂觀的態(tài)度笑著走過去了。于是,他們站在世界的頂端,俯瞰著大地,露出釋然的微笑。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不幸在強者的手中會轉(zhuǎn)化成一個奇跡,閃爍著讓世人的驚羨的光芒。不幸是弱者致命的絆腳石,卻是強者堅固的奠基石。當你處在最絕望的境地,只要不放棄夢想,不放棄希望,你就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奇跡。
當幸運女神降臨時,我們回以感激的微笑;當不幸敲門時,我們也回以感激的微笑,感謝苦難磨礪手中的劍,讓我們變得更堅強。冰心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我很喜歡這段話,“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面對不幸卻不沮喪失落,而是讓所有的苦難都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生命并不需要純粹的空靈和優(yōu)雅,厚實與沉重才鑄就人生的內(nèi)涵。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生活也不是編好的程序,我們永遠不知道苦難是否在下一個拐角處等候。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打敗它,戰(zhàn)勝它。
我不禁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當中那個不朽的形象。保爾·柯察金用他的執(zhí)著和勇毅,戰(zhàn)勝苦難,挑戰(zhàn)命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他那句關于人生的名言,對那些身陷苦難中的人們來說是多么深沉的鼓勵。
人的一生大概是少不了一些苦難的,奇跡也常常蘊藏在苦難之中。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必定是真誠擁抱苦難的人。
●升格點評
這篇升格文,比起原文來,論點更加集中,論據(jù)更加充分,論證過程也更加嚴密。開頭提出觀點,緊接著選取典型事例加以證明,或鋪排,或概括,充分實現(xiàn)了議例的多樣性。主體部分圍繞中心,采用比喻論證、引用論證等多種方法進行多側(cè)面的闡述,形象生動,思辨意味濃,給讀者以深刻的哲理啟迪。最后設置“豹尾”,照應開頭,升華主旨,渾然一體,讀來給人一種充實感和完整感。全篇語言簡潔流暢,句式靈活,充滿靈動感,富有表現(xiàn)力。
【王學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