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春金 許向東 黃毅華 盧洪濤]
目前國際形勢復雜,中美關系緊張,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目前全球GPS 同步衛(wèi)星服務由美國運營掌控,而目前中國絕大部分4G基站均采用美國GPS 作為授時同步源,若由于種種原因,美國切斷中國區(qū)域的GPS 同步授時服務,中國絕大部分4G基站將由于丟失同步源而全部癱瘓,4G 業(yè)務無法使用,對中國的影響極大,后果不堪設想。在中美關系每況愈下的情況下,提前考慮中國4G移動通信網絡的同步授時安全問題及相應對應策略,將是極其重要及必要的。
FDD-LTE 4G基站采用頻分雙工機制,4G基站小區(qū)間不需要嚴格時間同步,采用頻率同步方式即可滿足4G基站同步要求,因此在5G NR TDD基站建網前,FDDLTE 4G基站在不需要時間同步應用場景(例如COMP 等)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如“以太同步、GPS 頻率同步”等方式。5G NR TDD基站建網后,由于涉及4G/5G 互操作,FDDLTE 4G基站要求選擇時間同步,原因分析如下。
(1)4G-FDD基站采用頻率同步,5G-TDD基站采用時間同步
如圖1 所示,因4G基站與5G基站間時鐘同步模式差異,標準5G 終端在現網4G網絡配置的LTE GAP 測量周期內(測量周期Measurement Gap Repetition Period=40 ms,測量間隔Measurement Gap Length=6 ms)大概率測不到NR 鄰區(qū)SSB 信號,從而導致4G基站到5G基站切換不成功,極大影響5G 終端在SA 組網架構下的4G 到5G 切換功能。
圖1 4G-FDD 頻率同步5G-TDD 時間同步
(2)4G-FDD基站和5G-TDD基站均采用時間同步
如圖2 所示,在4G-FDD基站和5G-TDD基站均采用時間同步的情況下,假設4G基站幀頭與5G基站幀頭對齊(站間Time Alignment 校準Error,TAE=0 ms),所以考慮到5G基站SSB Offset 設置下(通常為0,SSB在第0 個子幀),4G基站的MG offset 設置和MGL 測量間隙時長能夠滿足在MGL 時間段內能夠測量到5G SSB 信號,因此4G基站到5G基站能夠切換成功。
圖2 4G-FDD 時間同步5G-TDD 時間同步
通過第2 章節(jié)的理論分析,第3 章節(jié)將結合每種同步技術方案實施的應用場景、改造成本、實施難度等進行多維度比較分析,并對以下4 種替代同步技術方案進行現網試點評估或邏輯推導,得出具有實際應用參考價值的部署方案。
(1)SyncE 同步以太方案
4G基站在GPS 同步源丟失的情況下,依賴4G基站自身晶振,基站一般能保持12~24 小時頻率同步,在此時間后,基站將無法保持嚴格頻率同步,從而導致滑碼、累積誤碼,影響基站切換,嚴重影響用戶業(yè)務體驗。通過第二章節(jié)的分析,在不考慮4/5G 互操作的場景,可以采用“SyncE 同步以太方案”,為4G-FDD基站提供頻率同步,從而保障4G網絡的正常運行。
如圖3 所示,同步以太方案的雙BITS 時鐘的時鐘源為北斗BDS 系統(tǒng),通過同步以太或外時鐘口接入CX600設備,同時每臺BITS 與設備間的接口最好進行11 保護,中間網絡需要規(guī)劃好主備跟蹤路徑和時鐘跟蹤接口,并全網啟用SSM 協議。環(huán)上節(jié)點應從最短路徑跟蹤。優(yōu)先級規(guī)劃建議10、20、30 類推,為后續(xù)增加時鐘源預留優(yōu)先級值。4G基站一般通過ETH 口從A 設備獲取時鐘。同步以太方案需要逐跳支持,另外中間網絡需符合以下原則:從BITS 設備到基站的同步路徑節(jié)點不超過20 個,超過20 個的場景,需要將時鐘源下移。目前傳輸網的傳輸設備均支持頻率同步信號傳遞,不需要進行OTN 傳輸改造,因此該方案改造成本低,部署相對容易。
圖3 同步以太方案
(2)1588v2 時間同步方案
在考慮4/5G 互操作的場景,4G基站要求時間同步,此時可以采用1588v2 方案,但該方案涉及相關網絡設備的升級改造,包括BITS 時鐘需增加北斗星卡模塊、北斗天線模塊及時間輸出模塊,傳輸設備(主要是M-D 設備間波分設備)需升級支持PTP(1588v2)信號,因此該方案對現網影響較大,改造成本高,部署難度較大,適合在4G基站無法安裝GPS 同步天線的場景,作為有效補充。
如圖4 所示,1588v2 時間同步方案的時間源,采用雙BITS 部署1588v2 OC 模式,雙BITS 通過FE/GE 口或者1PPS +ToD 向核心匯聚點注入時間,同時IP RAN網絡將從時間服務器獲取的時間信號通過1588v2 協議傳送至4G基站。逐跳部署1588v2,承載網絡全網配置BC 模式,協議封裝格式一般采用L2 組播,BMC 算法支持破環(huán)。1588v2 需要保障每對光纖長度對稱性,否則進行補償。和以太同步一致,實際部署一般控制在20 跳以內。4G基站通過PTP 接口(FE/GE,1588v2 OC 模式)或(1PPS +ToD)&2M 外時鐘接口接收1588v2 時間同步信號。
圖4 1588v2 方案
(3)4G基站升級到支持北斗/GPS 雙模方案
2019 年9 月,中國北斗衛(wèi)星授時系統(tǒng)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務,因此通過對4G基站星卡進行升級或更換,更換或增加相應板卡以及GNSS 天線,實現對北斗的適配,從而使4G基站可以通過中國北斗授時系統(tǒng)實現時間同步,該方案技術成熟,但改造成本相對較高,適合某些需要重點保障的4G 站點以及有緊急任務需求和保障的場景,例如應急通信車上的4G基站。
(4)4G SyncE 同步以太方案+5G NR SSB 周期20 ms→5 ms 方案
如圖5 所示,在GPS 授時服務無法正常提供,1588v2時間同步方案無法全網部署的情況下,如果還要保證4G/5G 的互操作功能,則可以考慮4G基站采用“SyncE同步以太方案”,同時將5G NR SSB 周期從原來的20 ms 修改為5 ms,增加SSB 的發(fā)射頻率,從而保證5G 終端的4G 模塊,在LTE GAP 測量周期內能夠搜索到NR SSB,同步到NR網絡從而成功切換到5G基站。
圖5 4G 頻率同步,5G 時間同步,SSB 發(fā)送周期5 ms
如表1 所示,以某運營商5G基站上下行子幀配比為DDDSUDDSUU為例,由于該方案增加了SSB的發(fā)射頻率,因此會對5G網絡的下行性能造成一定的損失,經計算對比,5G網絡的下行性能損失約為3%,該方案適合在戰(zhàn)時或緊急情況下,基本保證4G、5G網絡均能正常工作的場景。
表1 NR SSB 周期20 ms →5 ms,5G網絡下行性能損失計算表
通過對“方案1”和“方案2”在某運營商進行試點評估,“方案3”和“方案4”邏輯推導等方式,并結合同步授時精度、4/5G 互操作功能、改造成本、實施難度、應用場景等維度進行綜合闡述分析,得出如表2 所示,具有實際應用參考價值的結論。
表2 試驗評估及邏輯推導結果
雖然中國北斗授時系統(tǒng)已在2019 年正式啟用,但由于歷史原因,目前某運營商FDD-LTE 4G基站絕大部分僅支持GPS 衛(wèi)星授時,如果對全網4G基站改造為支持BDS/GPS 雙模授時服務,改造成本高,不經濟也不現實。因此可以研發(fā)一種參考中國北斗系統(tǒng)同步產生GPS 信號授時的轉換裝置,通過該轉換裝置,可以產生與中國北斗信號嚴格同步的GPS 信號,并向下集中授時,支持“一拖多”,可以對機房中多個4G BBU 進行集中授時。如圖6、圖7 所示。
圖6 改造前后系統(tǒng)對比示意
圖7 北斗轉GPS 信號發(fā)生器原理
該系統(tǒng)滿足BBU 的GPS 同步信號輸入要求,并且頻率精度和時間精度均能滿足基站要求,僅需增加北斗同步GPS 信號發(fā)生器,而無需對現有4G基站和網絡進行任何改動,可以實現改造最小化,以較低成本解決4G基站無GPS 同步授時的問題。此方案尤其適合某些重點區(qū)域的4G 站點或者應急通信車的4G 站點,若國際形勢非常危險,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考慮在整張4G網絡全部部署該裝置,以確保4G網絡可以正常運行,4/5G 互操作正常,5G網絡性能無損失。
通過對4G基站丟失GPS 同步授時的4 種技術方案進行多維度分析,經現網試點評估驗證或推導分析進行綜合闡述論證,得出具有實際意義的結論。同時,在中國北斗授時系統(tǒng)已正式啟用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可行性高的解決方案,具有很大應用空間。眾所周知,網絡信息戰(zhàn)已然是現代戰(zhàn)爭的重要一環(huán),從國家網絡戰(zhàn)略安全層面考慮,提前考慮及制定4G網絡同步授時應對方案,借助中國自研的北斗授時系統(tǒng),加快“參考中國北斗系統(tǒng)同步產生GPS 信號授時的轉換裝置”的研發(fā)及應用,防范于未然,將可以使中國能夠更加從容應對4G 移動網絡可能受到的安全攻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