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影像科 福建廈門 361000
運用介入療法,對惡性腫瘤進行治療,是對肝惡性腫瘤患者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1]。主要通過股動脈插管方式,將化療藥物注射到患者病變臟器動脈當中,從而控制病變臟器養(yǎng)分獲得,縮小病灶體積[2]。從目前的臨床治療當中,該方法有效率高,安全性較好[3]。但患者治療過程中需大量使用化療藥且易出現(xiàn)較多并發(fā)癥,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因此為保證介入化療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結合我院開展的循證護理干預應用的效果進行比對,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100例首次肝惡性腫瘤介入化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齡35~60 歲,平均年齡(53.54±3.42)歲,對照組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齡35~60 歲,平均年齡(52.95±3.9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上、性別比例上,無顯著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WHO 實體腫瘤評價標準》(2010年mRECIST 標準),并采用介入化療作為首選治療方式,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及嚴重感染者;神志、精神意識障礙者;合并心肺腎等器官功能嚴重異?;蚰δ苷系K者;妊娠、哺乳期婦女。
1.2.1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
講解介入化療操作方法,說明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同時在日常休息、運動、飲食等方面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觀察化療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對癥實施治療。
1.2.2 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循證護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提出循證問題:成立科室循證護理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 1 名、醫(yī)師1 名、護理組長2 名及責任護士4 名,小組成員均熟練掌握循證護理方法。圍繞著預防肝惡性腫瘤患者接受介入化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提高其護理滿意度以及改善其情緒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等多個方面,提出問題。
(2)尋找循證支持??剖已C護理團隊通過整理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臨床情況,對患者和家屬的反饋情況,按照患者的需求,提出循證問題,并通過查詢維普、中國知網、萬方及相關專業(yè)書籍等方法來獲取證據,從中得到具有權威性的科研結論,用于解決問題,了解介入化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原因,判斷患者治療期間產生負面情緒以及生活質量下降的影響因素,為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提供重要的參考。
(3)在并發(fā)癥護理方面:①術后腹股溝穿刺點血腫,術前提前指導患者鍛煉臥床排便,以適應術后床上排尿,術后囑患者臥床24 h,保持患肢制動6~8 h,穿刺側肢體平伸,避免劇烈咳嗽導致腹壓增高,導致出血。②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及患肢血運情況,若發(fā)生血腫滲血或患肢麻木疼痛的情況,則立即報告醫(yī)生,遵醫(yī)囑運用止血藥物,或及時松解繃帶重新包扎。③肝腎功能損害,因肝癌患者常伴肝功能受損,同時介入化療藥物又需腎臟代謝,具有肝腎損害性,因此需嚴密觀察患者肝腎功能指標異常情況,觀察患者尿液的顏色、性狀、量,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④術后疼痛,術后運用數(shù)字評分法動態(tài)評估患者疼痛情況、部位、性質、程度,可遵醫(yī)囑給予適量鎮(zhèn)痛藥物,減輕患者疼痛。⑤胃腸道不適,根據患者飲食習慣,制定個體化食譜,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戒煙戒酒,適當補充富含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及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如患者存在呃逆現(xiàn)象嚴重,遵醫(yī)囑給予泮托拉唑、格拉司瓊等護胃止吐藥物。
①不良反應: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發(fā)生胃腸道不適、腹股溝穿刺點血腫以及腹痛及其他不良反應的患者比例[5]。②滿意度:自制滿意度調查量表(0~100 分),對于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分為滿意(>80 分)、一般(60~80 分)和不滿意(<60 分),統(tǒng)計對于護理效果感到滿意和一般的患者比例(滿意度)[6]。
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肝惡性腫瘤介入患者的身體機能受到嚴重損傷,護理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腹股溝穿刺點血腫、腹痛、肝腎功能損害等[9]。傳統(tǒng)護理方式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心理情況以及身體情況,進行心理疏導以及用藥指導,對患者的針對性不強[10,11]。循證護理方式可以結合患者本人情況,采用更加有效、更加安全的護理方式,給予患者差異化護理,可以顯著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12]。
我院采取的循證護理,通過在護理數(shù)據庫當中進行廣泛搜集,采取以下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1)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為患者打造良好的恢復環(huán)境,并通過積極心理暗示,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適當?shù)脑谠簝扰e辦文藝活動交流活動等等,提高患者心理自己健康程度[13]。(2)安全性護理,采取有效方式,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之上,采取鎮(zhèn)痛治療,如肝惡性腫瘤治療過程當中,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口腔潰瘍等等,可用適當?shù)睦嗫ㄒ驅兠孢M行涂抹,解除患者的炎癥情況[14]。注重患者的飲食健康,保障蛋白質、纖維素、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減少油膩和鹽分,盡可能保障患者的腸胃功能處于正常狀態(tài)[11]。(3)對患者化療過程當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嘔吐、惡心情況,進行預見性護理,給予保肝藥以及保護腸胃的藥物,以減輕患者消化道不良反應[15]。
從本文研究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4%,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低于對照組的40%,充分反映出循證護理在提升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安全性方面的優(yōu)勢作用。經過循證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而SF-36 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充分說明了循證護理在改善肝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情緒狀態(tài)和提高其生活質量方面的應用價值。有研究指出,循證護理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反應出現(xiàn)情況,減少患者發(fā)生腸胃消化不良、肝功能嚴重受損、惡心、嘔吐、發(fā)熱、血壓降低等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可以達到83%~88%[12],與本研究成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