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 ? ? ? ? ?要]?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學元素,是高等職業(yè)院校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一個重要抓手。以Python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分析了該課程的定位和思政育人目標,從教師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優(yōu)化課程教學方法、改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對本課程的課程思政進行了設計和實踐。
[關? ? 鍵? ?詞]? 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7-0024-02
全面推進高等院校課程思政改革,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是目前高校貫徹落實2017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提升高等人才教育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高等職業(yè)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我國未來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使命。高等職業(yè)院校在人才培的過程中一直堅持著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追求把高素質的人才輸入社會。因此要求我們的課程不斷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樹立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目前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教育并進的道路上存在一些問題,對大學生人才的培養(yǎng)和教育存在重“才”輕“德”,沒有把思政教育貫穿大學生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主要表現為[1]:(1)思想政治類的課程與專業(yè)類的課程互相獨立;(2)專業(yè)類課程的講授中存在重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輕思政教育的問題;(3)課程的考核方式普遍存在缺少德育的內容。所以,目前的思想政治類的和專業(yè)類課程已滿足不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教育要求。中央提了“課程思政”這一建設要求,要求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yè)知識,充分挖掘專業(yè)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指導作用。
一、課程概況
Python程序設計是大數據專業(yè)中一門特別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承載著很重要的育人功能,同時這門課程也是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的一個重要載體。引領大數據專業(yè)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思政教育在大數據學科育人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一方面,為大數據專業(yè)學生的知識技能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也為思政育人目標提供了堅實的保障。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主要講述了常用數據類型、流程控制、組合數據類型、認識函數、文件的基本操作等基礎知識,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語法和算法,并利用Python編程解決簡單的基礎性問題,為以后對海量數據進行采集、清洗、分析打下基礎。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不僅要講授大數據專業(yè)必需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技能,也要滲透大數據在它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中所蘊含的人文、科學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yè)觀,讓“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成為大數據專業(yè)學生價值引領的重要課堂。
二、Python程序設計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探索
(一)加強教師政治理論學習,為課程思政打下理論基礎
課程思政需要任課教師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并且教師的政治理論水平要跟上時代發(fā)展,這就需要專業(yè)教師不斷進行政治理論的學習,多向思政教師交流和學習,探討時事熱點,并且不斷學習新的思想理論和新的方法[2]。除了可以通過思政教師學習,教師自身還可以通過自身學習來提高政治理論水平。Python程序設計這門課的團隊的成員大部分是共產黨員,經常通過“學習強國”平臺中的人物、黨史、文化等欄目認真學習、仔細揣摩,從中挖掘與時俱進的課程思政點。比如從“人物”欄目中我們了解到了為中國“天眼”燃盡一生的南仁東、最美教師張麗莉、不畏犧牲的排雷戰(zhàn)士杜富國,這些英雄人物都在影響和改變著時代。從“新思想”欄目中學習《求是》中文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進自我革命、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二)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設計中
在課程思政的改革實踐過程中,教師不能“為思政而思政”,這樣不但達不到課程思政的預期教學目標,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讓學生反感。因此,一定要以專業(yè)課作為課程思政的載體,在恰當的知識點處,將和學生密切相關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專業(yè)課堂教學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并將其過程分解落實到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案講義當中去體現,并形成Pyhon程序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
(三)通過改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課程思政
本課程采用學校智慧課堂的平臺來管理教學資源。將含有課程思政元素的大量課程資源上傳至智慧課堂,以場景化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并在每學期抽出一個月,帶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參加項目實踐,由企業(yè)導師指導學習項目開發(fā),使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得以交融和強化,在鍛煉實踐技能的同時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分組進而分工合作去體會不同的職業(yè)角色和崗位,把團結合作、誠信友善及實踐期間的個人心得、總結評價相結合,使學生發(fā)現自身的價值,更好地養(yǎng)成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良品德[3]。
(四)優(yōu)化課程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思政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育人目標,可以在目前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采取課堂講授法、項目實施教學法、榜樣力量示范法、網絡教學手段、項目實踐指導、企業(yè)實地參觀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
(五)課程考核方式
在課程思政改革過程中,課程培養(yǎng)目標,既有關于專業(yè)知識技能方面的知識目標,又有“德育”的育人目標。所以,在完成教學任務后,課程考核方式上也要更加靈活,因此,要適當引入德育目標的考核,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人、成才為標準,優(yōu)化課程考核方式,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比如:在過程性考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對前沿技術的探討、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的探討,從而增強學生關注社會和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在考試題型的設計中,可以適當增加主觀題的比例,在考核專業(yè)知識應用能力的同時,也有德育目標的考核,考慮其解決方案對自然、社會、人文等環(huán)境的影響,進而增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結語
立德樹人是高等職業(yè)院校育人的根本任務,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不僅僅是思政教師的事,也是所有一線教師的事。課程思政任重而道遠,結合本課的思政元素還有很多內容可以挖掘,也還有內容是值得探討的。今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人將繼續(xù)深入挖掘與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思政元素和素材,不斷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取、考核方式優(yōu)化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實踐和創(chuàng)新,使專業(yè)課程教育與思政教育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唐光義,高俊鋒,李繼革.課程思政在專業(yè)課程中的實踐探索[J].高教學刊,2019(19):103-104.
[2]萬力.“課程思政”研究的三重邏輯綜述[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9,8(4):36-41.
[3]王棟,張新娜,唐建祥,等.將思政教育融入工程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探索[J].科教導刊,2018(11):98-99.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