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瑩瑩 趙俊輝
文題實錄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禮記·中庸》云:“凡事豫(預(yù))則立,不豫(預(yù))則廢?!币馑际钦f,做任何事,事前有計劃和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計劃和準備就會失敗。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取得優(yōu)異成績、成就偉大事業(yè),打好扎實的根基最關(guān)鍵。
請你根據(jù)材料立意,或敘述生活經(jīng)歷,或闡述道理,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技法點撥
未雨綢繆,不打無準備之仗。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充足之準備。準備思想,迎接坎坷荊棘,后面才有康莊大道;準備力量,迎接狂風暴雨,雨后才有絢麗彩虹;準備冷靜,迎接鮮花喝彩,成功才會永留身邊。寫好這則材料作文,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分析材料。材料有兩句話,表達著不一樣的意思。第一句,包含著正反兩種道理,一是成功需要計劃和準備,二是沒有計劃和準備會失敗。第二句,是說,成功的關(guān)鍵,是打好基礎(chǔ)。分析完材料,可以選擇某一句的意思來寫,也可以選擇整合兩句的意思來寫,比如成功需要做好準備和計劃,還需要提前打好基礎(chǔ)。據(jù)此,我們可以擬定寫作的中心,比如“有準備,才能成功”“一日之計在于晨”“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好計劃是成功的關(guān)鍵”等。
二是化大為小。不管是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寫作的角度與中心越準確,越細微,就越好表達。以“有準備,才能成功”為例,如果寫議論文,可以這樣拓展一下,“準備什么”?于是,就有了“準備充分的物質(zhì),是成功的前提”“準備周密的計劃,是成功的基礎(chǔ)”“準備堅持的信念,是成功的關(guān)鍵”等分論點,這樣寫起來簡單,且中心更突出。如果寫記敘文,就可以以“無準備導致失敗”“反思”“嘗試著準備計劃”“嘗試著準備心態(tài)”“找到了一點成功的曙光”“成功后的感悟”等系列線索為材料的梗概,去講述成功的或有成就感的故事。學會化大為小,宏大的主題也會變得簡單起來。
佳作工坊
論 早
湖北省武漢市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 陳 敏
一個仲夏夜,明月的余輝點燃了夢里的燈,照亮了我心靈的旅程,此時的我,如夏夜里的蟬;在蒼茫的夜色中追尋“早”的痕跡,漸漸地,仲夏女神把我?guī)У搅唆斞傅拿媲啊?/p>
“閣下有何貴干,怎么深夜來訪?”
“晚輩深夜造訪實屬不敬,但還是斗膽和先生論一論‘早字?!?/p>
“好!請坐?!濒斞赶蛞粋€椅子指了指?!岸嘀x先生?!蔽易谝巫由?,張目四顧,先生正在沏茶??吹饺绱艘环榫?,我悠悠地嘆了口氣,沒想到卻被先生聽到?!澳贻p人,為何長嘆?”
“我嘆先生文思泉涌,才高八斗,卻棲身如此陋室,真乃‘上天忌英才?!薄胺且玻M不聞生于憂患乎? 此事暫且不論,我們且先論‘早字,如何?” “好?!蔽医舆^先生遞過來的茶說道。
“早,是一種好習慣。我就曾以‘早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先生呷了一口茶說道,“古人云‘為學須及早,又云‘黑發(fā)不知勤學早。足見古人學習之勤,以早為志?!?/p>
“我以為,古人之早乃勤奮,而非早矣。古人早起早學,可列為勤奮之舉。然我以為早不一定就是好的?!蔽艺f。
“噢?此話怎講?”
“‘早本是古仁人志士勤奮之舉,卻有人視‘早為好,以致令人嗟傷不已。曾有人于夏日早早摘取果實,以致青澀入口,悔恨不已;又有農(nóng)夫求實心切,揠苗助長,使半畝青苗盡數(shù)枯死。由此可見,在勤奮求知時,以‘早為鑒,方能逼迫自己勤學及早;而對于另一些事物,定要能沉住氣,從容不迫,方能收獲一畝金黃,半天喜悅。”
“言之有理,看來你對此花了一番功夫。正如你所說,求學及早,及勤之道;收獲及早,不切實際也。凡事當早則早,宜遲則遲,不必萬事皆求早。好吧,時間不早了,請在陋室小憩,如何 ?”
“好?!蔽医邮芰讼壬氖⑶?。
茶杯中騰起裊裊氤氳熱氣,升到空中,帶來滿室清香,只剩下一杯清茶和我久久的暢想。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構(gòu)思精妙的想象文考場佳作??忌鸂I造出和魯迅先生相聚的氛圍,以“論早”為話題,展開討論,頗有新意,體現(xiàn)了創(chuàng)新的思想。成功需要早準備,早計劃,早勤奮,同時也需要避免浮躁、心急。讀后,值得靜思。
佳作工坊
準備充分以后再上路
湖北省武漢市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 趙亦朵
饑渴難耐的行者,發(fā)現(xiàn)了水源,卻沒有帶盛水的容器,一定會悔恨自己的粗心大意。悔恨之余,我們掩卷而思,人生不也是如此嗎?只有事前做了充分準備,我們才能一路順風,直達成功的彼岸。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边@是對越王勾踐的由衷贊美。依稀記得作為越國國君的他,忍辱負重,為吳王夫差駕車喂馬。他只身進入?yún)菄?,為仆為奴,為越國贏得復國的希望。回國以后,他臥薪嘗膽,發(fā)展生產(chǎn)、鼓勵生育,十年修養(yǎng)、十年生息,積極做好充分的準備。終于,在勾踐的帶領(lǐng)下,越國大敗吳國,成為春秋一霸。充分的準備使越國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同時也使勾踐流芳百世,為后人稱贊。
相反,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倉促上路,那么便會舉步維艱,甚至會一敗涂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鼻G軻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勇士,他以信義在人們心目中塑造了不朽的形象。然而,他的刺秦不歸路,給人們留下了不盡的猜測和推想。荊軻刺秦之敗,不僅是敗在荊軻劍術(shù)不行,更敗在準備不充分。當時,荊軻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毅然決定去刺殺秦王。但他卻遲遲沒有動身,太子丹便去催促,在萬般無奈之下,荊軻踏上了征程。荊軻遲遲不去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是他在等幫手,或者在等待一個好的時機……總之,荊軻是在倉促的準備與不斷的催促之下去刺秦的,這也就注定了荊軻的不歸命運。
古代戰(zhàn)爭有一種軍事思想: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說白了就是在別人準備不充分或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自己準備充分去偷襲敵人,必將勝利。這不正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嗎?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有準備不足,倉促應(yīng)付的經(jīng)歷。這就注定我們會失敗。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在做每件事之前,我們?nèi)绻隽酥苊茉敿毜挠媱?,細致入微的準備,那么我們注定會成為勝利者。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量變與質(zhì)變的過程。只有做好量的積累,才會達到質(zhì)的飛躍。要想在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年代,尋找一處立身之地,我們必須周全考慮,理性判斷,做好量的積累,最終達到自身的超越。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論證嚴密的議論文考場佳作。文章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論證過程結(jié)構(gòu)行文,脈絡(luò)清晰語言順暢,正反論證能夠很好地分解中心論點,對照分析,顯得更加的緊促,中心也更鮮明。
小編貼士
素材卡片
-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就算你是特別聰明,也要學習,從頭學起!
——屠格涅夫
要想學問大,就要多讀、多抄、多寫。要記住,一個人想要在學業(yè)上有所建樹,一定得堅持這樣做卡片、摘記。
——吳晗
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chǔ),練好基本功,我認為這是學好數(shù)學的“秘訣”。
——蘇步青
-珠璣-
春風拂柳,綠草萌芽;夏之燦爛,樹影蔭郁;秋而收獲,果實累累;冬來傲雪,頂寒盛開。嚴冬的準備,才有了初春的萌芽;春天的準備,才有了夏季的蔭郁;夏日的準備,才有了秋的碩果;秋日的準備,才有了寒冬里的綻放。(選自優(yōu)秀習作《機會只青睞于有準備的人》)
浩瀚沙漠,駱駝一步步地穿越,最終走出沙漠,源于它對此次穿越做好的準備。蒼茫天空,雄鷹一次次地搏擊,最終翱翔藍天,源于它對此生飛翔做好的準備。深邃大海,鯊魚一次次地攻擊,最終稱霸深海,源于它對此生橫掃大洋做好的準備。它們都是生命的強者,都對未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它們的生命都是那么的成功。
像駱駝一樣為穿越沙漠做好準備;像雄鷹一樣為搏擊藍天做好準備;像鯊魚一樣為稱霸大海做好準備;而我們要為沖刺中考做好準備,迎接明天的美好。做好準備,把握現(xiàn)在;做好準備,迎接未來,我們將會取得成功。(選自優(yōu)秀習作《成功需要做好準備》)
-故事-
心中有地圖
一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從小喜歡游山觀水。剛剛成年的時候,便一人游歷中華九州大地。生活艱苦,居無定所。隨身盤纏用光了,他便替人做點事,打些短工掙錢,天黑了便找間廟過夜。但他并沒有退縮,他用半生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去時黑發(fā)少年,回時已是白發(fā)蒼蒼的老翁,幾十年的游歷,在他心中,已構(gòu)畫好了中國的地圖,哪里山水奇異,哪里樹叢怪異,他都了如指掌。終于,他憑借幾十年充分的準備,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地理典籍《徐霞客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