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御涵
茫茫云浸月,微弱的耳語仿佛來自千年之前,重重疊疊地從時光漣漪中穿過,犀利穿透渺渺云霧,寄托在那一輪沉甸甸的明月中。我截取的是“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的裊裊余音,是電波躡手躡腳穿過耳機(jī)線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萬籟俱寂,無邊無際的黑夜緘默著,包裹著我們。失眠如蟲兒揮之不去,頑固地鉆進(jìn)五臟六腑。我總是矛盾至極,我的眼皮子沉重欲合,仿佛牽掛著什么,血液仍舊滾燙,奔涌著,歡樂地吶喊著。
于是我從暗處摸出冰涼涼的MP3,樂聲好像水面一般光滑柔軟。我的曲庫很單調(diào),我熱忱地把《琵琶行》單曲循環(huán),貪婪地占據(jù)著如清甜泉水般的靜謐黑夜。弱弱的歌詞藏掖在厚厚的被子下,給予我釋放的一隅空間。
玻璃窗外淺淺呈現(xiàn)出穿梭于黑云之中的月亮。眼前月,溫文爾雅,是否亦是白居易筆下浩浩蕩蕩朦朦朧朧的“別時茫茫江浸月”?
我還期待著在夢境里遇見那位彈琵琶的小女子,想問問她,卿卿幾歲學(xué)得琵琶成?她,一定有著白皙纖長的手指,且眉目似水,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她是否也有苦衷,像白居易一樣平生不得志?
黑暗無盡,如波濤翻滾襲來,卷我入深深黑色。盡管如此,樂音卻足以拉我回光明。綿延的電流霎時間化為一葉小舟,渡我向?qū)Π逗J序讟堑膶m廷。
光影交錯,那流光溢彩的華裳錦衣足以攪得人心神恍惚。臆想輕飄飄的,但在寂寥的黑夜中著實是慰藉。
耳中樂,明亮深遠(yuǎn),潛移默化中鐫刻在我心上。耳中樂亦是心上樂。
入睡前,在喧囂一天后,再回到小床遐想,這仿佛成了一個儀式,由密密麻麻的音符織成神圣的審判,洗滌污濁。
教師點(diǎn)評
音樂似乎總是在無形中給予人想象,也給予人期望。只是因為夜間的輾轉(zhuǎn)反側(cè),“我”拿出了藏在黑暗之中的MP3,將《琵琶行》進(jìn)行了單曲循環(huán),在一句句重復(fù)的歌詞里渴望遇見彈琵琶的女子,也想與詩人進(jìn)行一番心靈的探討。正如作者所言,“耳中樂亦是心上樂”。音樂,能給予平淡生活一種濃濃的儀式感。
(指導(dǎo)教師:黃 忠張穎怡)